《蝉》虞世南-课件.pptx

《蝉》虞世南-课件.pptx

ID:59772843

大小:266.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23

《蝉》虞世南-课件.pptx_第1页
《蝉》虞世南-课件.pptx_第2页
《蝉》虞世南-课件.pptx_第3页
《蝉》虞世南-课件.pptx_第4页
《蝉》虞世南-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蝉》虞世南-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蝉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ruí)作者简介虞世南:唐代诗人(558年-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垂緌饮清露翻译: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赏析:“緌”古人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垂緌”暗示显宦身份,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

2、,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铺垫。这一句用了什么写法流响出疏桐翻译: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赏析:写蝉声之远传。“疏”字,体现了梧桐树枝干的高挺清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体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比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翻译: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赏析: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

3、睛之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强调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整体分析内容: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手法:比兴、托物言志象征情感: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抒发了作者

4、追求心地纯洁的胸怀。阐明了一个道理: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古诗常见意象菊柳梅蝉莲鹧鸪燕竹梧桐松月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视蝉—高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