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

ID:68528913

大小:16.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0-09

李约瑟难题_第1页
李约瑟难题_第2页
李约瑟难题_第3页
李约瑟难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约瑟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约瑟难题”及其在儒家文化、中西思维差异和科学交流方面的解答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辉煌的,不管从科学或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史都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西传,对于近代欧洲社会变革和科学的兴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现代科学却在欧洲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了起来,而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落后了。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

2、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关于李约瑟提出的问题

3、,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涉及到文化、政治、自然、地理、气候、经济结构等方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一、儒家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几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始终没能把认识视角定位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观上,而仅仅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与结构。即使偶尔显露出对自然的兴趣,也不是为了探究自然本身,而是要寻找人及人的世界的影像,如“天人台一”的观念等,旨在导出政治伦理道德方面的依据,并纳入其政治神学的轨道,从董仲舒到朱熹,无不如此。儒学这种漠视自然、回避自然科学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强大的思想障碍。在中国古代,科技只是—门技艺,而

4、不是一种抽象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一直弱不禁风,被视为雕虫小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普遍持鄙视态度,因为古代科技的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大多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属劳动者的对象,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熏陶下,科技称不上大学问。以数学为例,除了少数能在政府天文历算机构供职的人员外,大部分研习数学的人都是通过民间传授受到数学教育的。中国古代科技,除了关系到王朝命运的少数几个领域(如天文、农业、医学、军事等),其他领域均很难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资助。由于缺乏科学思想的引导和刺激,加之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囿于传统思想的束缚,精神源泉逐渐枯竭。经院式的研究使学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四书

5、五经”成为沉重的思想枷锁,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也终趋没落。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许多思想都是与科学精神内在对立的。在古代儒家文化中,被专制统冶长期强化的政冶文化心理与思维定势,对古已有之的盲目崇拜,使中国文化的宗旨在于怎样维护已有的体系并使之更完美。崇古敬祖而非求异创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封建等级关系下,人的创造性、对真理的追求、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质疑精神被剥夺殆尽,权威性压倒真理性,继承性代替了创造性。而独立思考、热爱真理、怀疑精神恰恰是数学和一切科学健康发展所要求的珍贵素质。对比古希腊,对理性的崇尚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古希腊科学的精神本质。而在奴隶制下具有民主色彩的政治制度,为人的

6、思想与学术自由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虽均具师承关系,但哲学思想与学术见解却各具特色。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古希腊文化的科学传统。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本民族和本地区的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历史惯性。对于科学和文化来说,它们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注重整体,忽略细节,重视宏观把握。轻视微观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当然有它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但是于科学研究之中,过于笼统,忽略细节必然导致研究不透。此

7、外,中国传统思维注重直觉感受,直觉经验凌驾于理性思考之上,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使人的判断缺乏缜密性,在逻辑上则表现出不严密的特点。中国传统思维中这种缺少思辨、逻辑、实证的习惯,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于事物的现象,无法科学地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缺乏对事物规律性的探索和系统认识,导致科学发展仅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线上。三、科学信息交流的匮乏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获取与交流科学信息,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而且还可以从同行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