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

ID:75363325

大小:1.2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1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2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3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4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5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6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7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8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9页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benz分类号:密级:UDC: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专业名称:行政管理研究方向:公共行政学生姓名:薛婧学号:2010128导师姓名:胡健导师职称:副教授定稿时间:2013年04月中国·贵阳 摘要研究背景:近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逐渐加大,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感染数量也在逐年增高,大部分感染者都有外出打工的历史。因此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该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及其与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本地区该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措施,指导和优化本地区艾滋病防控策略。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地处黔滇交界地区的贵州省兴义、威宁、七星关区三个地方,对1270名工作场所流动人口进行了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与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调查。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研究结果:有性行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247名。男性占58.1%,女性占41.9%;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59.5%;能流利说汉语的人占88.3%;在婚或有同居对象的流动人口80.6%;以企业工人为主,占72.9%,且月均收入较低,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62.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1.9%。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能正确回答全部问题的仅为2.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流动时间接近6个月,平均流动城市数为1.53个,平均流动性为1.67。初次性行为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57.1%;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6.7%、25.95、8.1%,而且使用安全套比例极低,分别为9.1%、9.4%、0.0%。离开户籍地时间、打工城镇数、迁移类型、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与高危性行为具相关性(P<0.05)。研究结论:1.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资较低,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2.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3.黔滇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生婚前性行为、多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较高;4.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开户籍地时间、打工城镇数、迁移类型、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与其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有关。关键字: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流动人口;少数民族;黔滇交界地区I AbstractBackground:ThenumberofethnicfloatingpopulationgraduallyincreasedinrecentyearsalongwiththenumberofAIDS-infectedpatientinethnicregionsincreasingyearbyyear.Mostoftheseinfestorshavebeenouttowork.Theref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IDShigh-risksexualbehaviorandfloatingpopulationflowmodelinethnicregionsarenecessarilybeinginvestigated.Researchpurposes:Thisstudyaimstofinishthehigh-risksexualbehaviorofthefloatingpopulationofethnicregions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prevalencesurvey,andhavedeepinvestigat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high-risksexualbehaviorcharacteristicsofthispopulationandfloatingpopulationflowpattern,thenputforwardtheinterventionmeasuresforthecrowdofAIDShigh-risksexualbehaviortoguideandoptimizeAIDS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yoftheregion.Researchmethods:ThisstudyhavechosenXingyi,WeiningandQixingguaninGuizhouProvincelocated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toconducttheAIDShigh-risksexualbehaviorandrelevantknowledgesurveyof1270floatingpopulationintheworkplacebymeansofquestionnaire.AdatabasehasbeenestablishedbyusingSPSS17.0software,andsomedescriptiveanalysisandchi-squaretesthasalsobeenconductedbyusingSPSS17.0software.Researchresults:Thesexualbehavioroftheethnicfloatingpopulationwas247.Maleaccountedfor58.1%,femaleaccountedfor58.1%,Ageunder30yearsoldaccountedfor59.5%,thosewhocanspeakChinesefluentlyaccountedfor88.3%,thosewhomarriedorhavecohabitatepartneraccountedfor80.6%,enterpriseworkersaccountedfor72.9%,andthosehaveloweraveragemonthlyincome(below2000yuan)accountsfor62.3%,juniorhighschooldegreeoraboveaccountedfor51.9%.TheknowledgeofHIV/AIDSawarenessrateisverylow,thosewhocananswerallquestionscorrectlyisonly2.4%.Theaverageflowtimeof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isclosedto6months,theaverageflowcitynumberis1.53,averageflowpropertywas1.67.thosewhohadfirstsexunderage20accountedfor57.1%,Commercialsexualbehavior,andtemporarysexualbehaviorandthesexualbehaviorbetweenmenandmenrespectivelyaccountedfor26.7%,25.95and8.1%,inthemeantimetheproportionofcondomusingisextremelylow,respectivelyaccountedfor9.1%,9.4%and0.0%.Thelengthofleavingcensusregistergroundtime、thenumberofworkerstowns、typeofmigrationIn、timeofcontinuousresidenceII inthelocalassociatedwithhigh-risksexualbehavior(p<0.05).Researchconclusions:1.Ethnic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havelowwagesandlowawarenessrateofHIV/AIDSknowledge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2.Theflowpropertyofethnic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3.Theproportionofthosehavingpremaritalsex,havingsexwithmultiplesexualpartners,commercialsexualbehavior,temporarysexualbehavior,unprotectedsexualbehaviorandotherkindsofhigh-risksexualbehaviourinethnic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ishigher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4.Thelengthofleavingcensusregistergroundtime、thenumberofworkerstowns、typeofmigrationIn、timeofcontinuousresidenceinthelocalareassociatedwithhigh-risksexualbehaviorin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Keywords:HIV/AIDS,High-risksexualbehavior,Floatingpopulation,Ethnicminorities,Yunnan,GuizhouprovincesborderIII 目录1绪论...............................................................................................................................................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31.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1.2.1研究内容...............................................................................................................41.2.2研究目标...............................................................................................................41.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2文献回顾.......................................................................................................................................52.1艾滋病流行状况及传播途径...........................................................................................52.1.1艾滋病流行状况...................................................................................................52.1.2艾滋病传播途径...................................................................................................62.2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72.2.1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研究状况...........................................................................72.2.2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82.3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92.3.1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92.3.2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102.4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112.4.1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112.4.2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122.4.3流动人口的聚集区的环境.................................................................................132.4.4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寻求健康服务意识.............................................132.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特征.................................................................................132.5.1流动规模较大呈上升趋势.................................................................................152.5.2性别比例低年龄主要集中在工作年龄.............................................................152.5.3七成以上来自农村.............................................................................................162.5.4一半分布在广东及其他四省.............................................................................162.5.5少数民族省份省内流动居多.............................................................................162.5.6流动的距离和时间成反比.................................................................................172.5.7近半数因经济性原因流动.................................................................................172.5.8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3年...............................................................................172.5.9婚姻状况与流动距离关系明显.........................................................................172.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182.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现状.........................183资料来源与分析.........................................................................................................................203.1研究区概况.....................................................................................................................203.2调查地点、对象.............................................................................................................213.3调查样本量.....................................................................................................................213.4调查内容及测量指标.....................................................................................................223.4.1流动模式.............................................................................................................223.4.2艾滋病高危性行为.............................................................................................22 3.4.3其他变量.............................................................................................................223.5统计分析.........................................................................................................................254.研究结果.....................................................................................................................................274.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274.1.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人口学特征.................................................................274.1.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284.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其他情况.........................................................................314.2调查对象的流动模式分析.............................................................................................314.2.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流动情况.................................................................324.2.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分析.....................................................................334.3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分析.................................................................................................364.4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分析.................................................................385.讨论............................................................................................................................................405.1研究结果讨论.................................................................................................................405.1.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情况.........................................................................405.1.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信息.............................................................405.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情况.................................................................415.1.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分析.....................................................................415.1.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415.1.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分析.........................415.2研究方法讨论.................................................................................................................436.结论与建议.................................................................................................................................456.1结论.................................................................................................................................456.2建议.................................................................................................................................45参考文献.........................................................................................................................................47附录...........................................................................................................................................50贵州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调查问卷.............................................................50致谢...........................................................................................................................................57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目前,艾滋病(AIDS)正处于世界性的高感染期。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的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4年,全世界累计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约为6900万人,现在每天约增加1.4万名感染者,其中95%的患者来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1985年检测出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病例输入期。在1985年至1989年五年之间,我国7个省一共发现了19例艾滋病人,根据艾滋病病毒感染报告,这些感染者主要是暂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并且集中分布在沿海一带的发达城市。第二阶段:局部播散期。从1989年到1993年,该阶段爆发的标志是云南西南地区在1989年10月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绝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都是云南的注射毒品者。第三阶段:快速增长期。1994年至1998年艾滋病地传播超出云南省,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数量直线上升,在其他地区的吸毒者和职业献血者中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在四川、1996年在新疆、1997年在广西的吸毒人群中发现了大量的艾滋病感染者。“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道有所增加,但[1]比例是很小,还没有达到流行病的程度”。但是在最近几年中,艾滋病除静脉注射传播外,性行为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而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大多数都为流动人口。因此,对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进行预防干预成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其中对流动人口的预防干预更是被国家卫生部放到了首要位置。高危性行为属于艾滋病感染高危行为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最具危险性的艾滋病“易感”行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高风险的性行为是指发生在健康个体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间的带有体液交换性质的性行为。这种行为包括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无保护性行为,也包括发生在男男性关系人群间的无保护性行为。还包括发生在固定性伙伴之间的无保护性行为和发生在偶然性伙伴之间的无保护性行为。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或生活为目的,在一个陌生地区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在国外,通常被称为人口流动。相对于城镇居民,流动人口较多的性交易或者有多个性伙伴,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疾病(HIV/STD)的感染。在平均每年一次的回家过程中,有贩毒、卖淫、嫖娼或者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的流动人口,常常将这些高危行为或者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家乡的亲朋好友。当他们再从家乡外出时,又会把传染源带到新的[1]方晓义.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J].心理学,2006.1 流入地。他们不仅会引诱新认识的朋友共用注射器吸食毒品,增加艾滋病病毒的扩散机率,更严重的是通过性传播,将性病或艾滋病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男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将病毒传染给新的性伴侣,其中包括新交女朋友、卖淫女及同性恋伴侣;女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样将病毒传染给新的性伴侣,包括新交男朋友、嫖客、同性性伴侣,也可能在生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传播给婴儿。沿着这条道路的环状结构模式(如图1.1所示),艾滋病病毒从核心的高危流动人群逐渐扩散到一般人群。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高危流动人一般流动口人口一般人群图1.1:以流动人口为媒介的HIV扩散过程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不但大大加剧了艾滋病传播速度,而且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提高了对艾滋病监测的难度、控制难度以及艾滋病管理的难度。目前,流动人口的生活场所和工作地点不固定,加上经济条件差,医疗卫生保障不健全,一旦感染上艾滋病很难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容易导致艾滋病地扩散。以上这些都提示我们要密切关注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紧密关系,这对今后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流动人口的特点及其流动模式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流动性强。《中国流动人口报告》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有了质的提高。流动人口的总数正在逐年递增,90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总数大约为2135万,在随后的10年总数增加到1.2亿人,2005年年底又增加2000万人,到目前为止总人数接约为2亿。流动人口不但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而且他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是流动人口基本的流动模式。2.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流动人口的流动特性、生活工作的环境和高危性行为使他们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群体。我国的流动人口大多数是年轻的成年人,他们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是其中多数未婚或者与配偶分开居住,他们要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不能完全融入到所在城市,最终致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孤独和自由的特殊群体。流动人口一般文化水平低,没有接触过必要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从而容易导致他们发生高危行为或从事高危职业。就是因为大部分流动人口不了解艾滋病防治知2 识,导致在进行高危性行为时缺乏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加了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几率;又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缺乏社会保障,没有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再加上对艾滋病的轻视,即使发现了艾滋病的早期症状也不去就诊,造成了艾滋病检出率低。艾滋病的危险因素并不是流动人口本身造成的,但是因为这一特殊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在城市中的生活比较单调,而且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较少,使得他们频频发生高风险的性行为,况且他们接受卫生保健服务的意识淡薄等诸多特点,导致流动人口成为目前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群体,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2007年新增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的人群以及感染者的性伴人群中。而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主要体现为吸毒、卖淫、嫖娼和多性伙伴等。调查结果表明:63%的流动人口在婚前有过性行为、13%拥有多个性伴侣,这些比例远远高于非流动人口;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社会闲散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占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总数的87%。在明确了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地位后,近几年来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更是提供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据。2005年1至6月份,各省份报告的本省患者总人数中外省人口患病比例超过61%的有北京、广州、四川、贵州等,最高比例达到86%。北京市在2007年上半年新增加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工会有565例,其中77%患者来自外省市;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4252例,其中75%的为外省市居民。而黔滇交界地区是与云南省毗邻的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自治州,是贵州省和云南省的连接通道,是两省经贸往来,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贵州省内和云南省的流动人口往来的密集地。两省均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而且云南省是艾滋病高发省份,所以,黔滇交界地区成为艾滋病传染高发区之一。我国政府、社会和研究机构已开始关注流动人口,但现在开展的研究工作都将重点放在了流动人口学的基本特点,流动人口的基本流动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且大部分为一般性的社会调查和理论探讨,缺乏对特定地区流动人口、少数民族流动人的流动模式和高危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因此,研究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3 本研究是基于社会隔离及控制理论,研究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与流动模式的关系,其研究结果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容。2.实践意义: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所以研究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研究成果为制定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研究内容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流动模式包括流动空间和流动性。流动空间指跨省、跨县、跨乡镇。流动性根据总体流动时间和流动城市数量计算。2.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现状。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指可能使个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体液交换的性交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初始性交行为发生的时间,性伙伴人数,商业性行为,性伙伴的性行为,安全套使用。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空间和流动性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水平的相关关系。1.2.2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该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及其与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本地区该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措施,指导和优化本地区艾滋病防控策略。1.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空间和流动性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 2文献回顾2.1艾滋病流行状况及传播途径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明显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以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为特征。艾滋病传染源为艾滋病人,患者疾病传染性极强。此外,血清中带有HIV抗体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而且,由于其感染症状不明显,因而其传染危险反而更大。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世界人民的健康构成威胁。人类于1983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命性疾病改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2.1.1艾滋病流行状况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正在全球肆虐,截比2004年底,已造成累积6900万人感染,近3000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预防规划署(UNAIDS)公布的数字,2004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940万(成年人约3720万,其中女性约17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20万);当年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490万(成年人约430万,15岁以下儿童约64万);死于AIDS人数310万(成年人约2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51万);每天新增14000HIV感染者,其中95%以上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2000人为15岁以卜儿童;12000人年龄在15至49岁,其中50%是妇女,50%的年龄在15至24岁)。全球艾滋病流行蔓延趋势仍在继续,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艾滋病毒感染每年的增长率在亚洲还是比较明显的。艾滋病在亚洲区的流行目前尚属低流行状态,全人口的HIV流行率低于1%。然而,亚洲人口占全球的60%,因此,在该地区的艾滋病疫情地增长将会给全球艾滋病疫情带来极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亚洲在2006年有96万人感染艾滋病,63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与2005年相比,亚洲2006年的感染率上升了10%,新病例则增长了12%。“中国的首位艾滋病患者出现在1985年,迄今为止艾滋病在中国已进入了[2]快速增长期,感染人数在不断的增加”。据2006年11月22日我国卫生部的通报,到2006年10月为止,我国历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总计达183733例。其[2]杨廷忠,李鲁等.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社会学研究[M].2010.5 中,艾滋病病人40607例,死亡12464人。然而,实际感染人数却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1年底,西太平洋地区感染艾滋病总人数达120万,其中中国高居第一位。在2002年上半年,全国就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人数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有关的专家们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预计在78万人。2.1.2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国内外公认的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血源性传播经静脉吸毒是我国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经血液或使用血液制品传播;医源性感染:注射器反复使用;医疗器械不洁;消毒条件较差导致。2、性接触传播大约全球八成左右的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艾滋病,其中男女间性接触传播占七成以上,而男男同性接触传播占8%左右;在以异性为主的人群中,影响HIV传播的三个主要因素:异性间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性伴侣更换频率;经常嫖娼男性的百分率。3、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在妊娠早期,HIV感染的妇女,HIV可通过胎盘,使胎儿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HIV感染的母亲在围产期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将HIV感染给婴儿),其机率为7%-42%;母乳传播(目前认为通过母乳而传播HIV的比例为20%-35%,一些因素可能影响传播机会,例如母亲系最近感染HIV,或是已为进展性艾滋病)。从艾滋病传播的历史来看,由于高风险的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比率高于其他行为。据估计,全球超过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通过性接触感染,其中异性性传播的显得尤为突出,导致了艾滋病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扩散。我国目前除去云南省静脉吸毒是主要传播途径外,其它各省市的感染者几乎都是通过性传播。根据2007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2007年末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经异性性接触感染占40.6%。历年报告病例中男男和异性性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异性性传播从2005年的10.7%上升2007年的37.9%;2009新增艾滋病感染案例中性传播占70%以上。性途径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是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之一。6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经性接触传播艾滋病应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这说明目前性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对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2.2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2.2.1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研究状况流动人口一般是指为求学、工作、探亲、旅行和从军等客观因素离家外出但未改变固定居住地的人口,我国流动人口包括出差、旅行、探亲等短期流动的人员,也包括在流入地经商、务工、居住而又无本地常住户口者。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则包括他们流动的空间、时间和流动性。流动空间指跨省、跨县、跨乡镇;流动时间则是指流动人口流动的总的时间;流动性根据总体流动时间和流动城市数量计算。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流动人口总数为1.2亿,主体是农民工。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亿人。“和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亿人,增长率为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3]亿人,增长率为82.89%”。流动人口现在虽然在城市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们大部分的亲朋好友还居住在农村地区,所以他们会经常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据相关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春节返乡探亲的数量占总数的93.7%。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强于内地,东部优于西部,因此这种流动大部分发生是在省际之间,东部省份往往是流入大省,西部省份往往是流出大省,同时在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省内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如四川的成都市。有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的收入普遍偏低,居住生活环境条件较差,而且业余生活较为单调,所以造成流动人口地频繁流动,导致他们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经济原因是流动人口频繁流动的根本原因,虽然在居住地打工能够获得经济收入高于他们在家时的收入,但同当地常住居民相比,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显著较低。根据往调查的结果显示,62%的调查对象月收入少于一千元,收入分配也有一些地区差异。例如广东东莞,流动人口的每月平均收入在1100元左右,而在四川成都地区,流动人口的每月平均收入在900元左右。从这些结果中不难发现,流动人口频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益和福利待遇。追求[3]李春英.解读中国人口报告数据[J].地理教育,2011.7 更好的经济利益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流动人口对当前工作生活环境的不满,为了得到更好的待遇或工作生活环境,才造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单位之间地频繁流动。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了整体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本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提供基本参考资料。2.2.2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的理论研究自1885年列文斯坦(E.G.Ravenstain)的《人口迁移法则》问世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前以流动的趋势和模型、流动者的特征以及与人口过程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为研究内容的宏观层面研究;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微观层面研究主要从流动决策者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流动人口的心理、逻辑方面的特征。所谓“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通常,人们离开自己的原居住地而去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地方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1938年,赫伯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根据“推拉”理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推拉”的作用受到人们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共同影响,一般情况下,原居住地的一些不符合当事人主观感受的因素和客观条件促使他的迁移心愿的形成而成为推力,而新迁入地的一些符合当事人的一些因素使他决定迁移到此而形成拉力。人口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可以确定的是人们选择离开原居住地都是为了追求比原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不例外。我国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人口的流动仍受到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但相对以前已放宽了许多政策,对人口流动的调查统计工作才逐步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和学术研究也逐渐恢复,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等众多学科都展开了对人口流动的调查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各阶段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把我国流动人口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和起步阶段,从1979年到1989年;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为丰富和深入研究阶段。综上所述,流动人口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机理、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模式及变化等方面。8 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理论基础为本文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是本文的主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迁移以及空间变化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2.3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是本文分析的要点之一,所以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基本情况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2.3.1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从传染病的意义上来看,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是指任何人与带有艾滋病毒的个体进行体液交换的的性行为。而从人群传播上去看,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是指多性伴的无保护性交行为。其实这种行为可以传播多种性病,并不是指传播艾滋病的,但是,艾滋病是最为危险的一种,而且国际上也普遍将高危性行为与艾滋病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之为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有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较多,婚前性行为较多,普遍有多名性伴侣,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和频率普遍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会使用安全套有效地保护自己”[4][5]。“相比与城市常住居民,流动人口参与高危性行为的频率较高”。“1991年到1995年,云南省在理发店、酒吧和KTV里的女性流动人口,81%的都承认为了钱而有过性交易;广州省抓捕的商业性工作者中有95%的都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中的婚前性行为也十分普遍,据报告流动人口的未婚女性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6]龄在17-18岁”。“在云南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发廊、酒吧、KTV的女性服务员[7]表示提供性行为的分别为80%、83%和81%”;“女性服务员在于男性发生卖淫[8]行为时能够使用安全套的平均比例为25.5%”。这些高危行为将增加流动人口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我国己有的少量研究己经揭示了这个严峻的问题,如“1995年至2000年上海、山西和浙江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三分之二是流动人口;2003年北京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有83%是流动人口;1995到1999年间山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总人数中的66.7%都[9]是流动人口”。[4]方晓义,林丹华.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J].心理学报,2006.[5]刘琪.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流动宣传干预模式的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6]朱传耿,顾朝林.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7]吴尊友,张家鹏,董勒弄.云南省德宏州酒吧、发廓务小组性服务情况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8]贾曼红,康云华,孔祥生.云南某县娱乐场所中艾滋预防行为干预研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9]乔晓春,郭晓黎,张丽芬.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员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9 2.3.2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除了探讨流动人口的一般规律以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有了专门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问题和流动人口的行为问题。一方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科学家对流动人口的社会问题认识的日益深入;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流动人口为社会带来的问题的日益复杂化,这将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经济生活,也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科学家们才对流动人口高危行为进行研究。在研究预防、控制流行病的措施的过程中,预防医学科学家最先注意到了流动人口行为与疾病流行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1994年以来,在《疾病监测》、《上海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医学刊物中陆续出现了研究流动人口行为与肺结核、肠道传染病等流行病关系的论文,如《社会流动人口与传染病控制的关系》、《流动人口:目前我国传染病爆发的高危区》等。通过研究原有的论文,分析出了同样的结论: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和不良的卫生习惯是造成流动人口居住地成为一个高发流行病的地区。流动人口同时还是发病和感染的载体。90年后,艾滋病在中国迅速蔓延,高危行为越来越多地用来指容易引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如吸毒、卖淫嫖娼等。在同一时期,预防医学的科学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流动人口的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了贩毒、滥用毒品和卖淫嫖娼等其他行为造成了流动人口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家开始研究高风险的行为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这些研究,扩大了预防医学的专家的研究结果。定义了高风险的行为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而且是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的危险行为。此定义深化了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从描述性的观测研究转变为对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概述。《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分析》将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产生高度概括为社会控制、社会隔离、社会地理网络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那之后,又有许多论文对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应措施。从独特的地理空间分隔角度来看,人文地理学者发现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下流动人口在高危行为表现的差异。因为流动人口在城市住区地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空间,再加上传统乡村文化的作用,致使他们的表现方式也有较大不同。从不同的空间角度研究文化与行为的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点。“社会学者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从流动人口高危行[10]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扩散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心理学家注重个体的研究不同,他们的研究注重社会关系,将失范或犯罪视为群体行为。他们认为,在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流动人口是一种特殊群体。由于自身具[10]傅俊华.危害铁路运输高危人群概念、构成要素及特征之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10 有经济边缘化、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再加上客观上又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管理机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下,流动人口就比常住人口更容易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以抢劫、偷窃、贩毒、卖淫等高危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同时,流动人口的生活、交往又以同乡为主,这就促使高危行为在这一群体中极易传播、扩散。另外,在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功能变化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控制实际上处于一种弱化的状态。在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从群体的共同特征即共性,来讨论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及控制措施,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预防医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致病因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手段。由于流动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较低,生活条件和卫生习惯较差,对各类疾病的认知水平有限,又具有流动性大,不易统一管理的特点。因此,他们常常成为引起各类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人群。同时,在流动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又为疾病的传播架设了“桥梁”,成为流行病扩散的媒介。为了控制、防治传染病的扩散、流行,预防医学家对流动人口易致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行为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2.4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在一些情况下,人口迁移导致了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构成的变化。“对健康[11]状况来说,这意味着总体的发病率和特定疾病的流行率将会被改变”。这也就是说,流动人口的流入会导致某种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也就是说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生率与流动人口的流动有关系。而且有研究表明迁移者患身体和性方面疾病的水平一般高于非迁移者,拿性行为来说,因为迁移过程中由于远离家乡或亲人,就容易引起不良性行为。这就表明流动人口在迁移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而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致使流动人口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高危行为。大量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较长,更换城市比较频繁,流动性会使流动人口出现较多的高危性行为。人文地理学者发现在不同地域空间中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表现相异。“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在城市聚居地的文化空间类型不尽一致,在流入地社会文化和农村[12]婚姻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流动人口之所以会出现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有关的问题,与下面因素有关。2.4.1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11]LouisG.Pol,RichardK.Thomas.TheDemographyofHealthandHealthCa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12]吴瑛.城市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社会文化透视——以昆明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11 “首先,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很年轻,一般都分布在18-35岁之间,处于性[13]活跃的年龄段,长期与自己的配偶、家人分离”;造成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联合作用,所以造成流动人口出现了较为惊人的艾滋病高危性行为频率。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云南省的结果显示该省的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27,女性流动人口的数量明显小于男性流动人口的数量。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男性在长时间远离家乡时寻求性关系的概率比女性概率要大的多。不过云南省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15岁至29岁这个年龄段内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流动人口的数量比男性流动人口的数量多。这是由女性的文化素质水平和生理特征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女性流动人口既不能胜任技术性的工作也无法从事靠体力赚钱的工作。所以,女性流动人口只能在城市中从事较为轻松的服务性质的工作。这些女性流动人口一般会选择各种娱乐场所,包括发廊、KTV、洗浴中心等,并且她们平均每三个月就会更换一次工作地点,更换工作的频率是极高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特征为其非婚性行为提供了供需市场。其次,流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比较低,37%的流动人口只有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30%,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0%。正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造成了流动人口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和预防方法根本不懂。当流动人口受到环境影响或者同伴影响时,由于好奇心的促使,就容易将不良行为对他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忽略不计,就有可能沾染上毒品或者卖淫嫖娼等比较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再有,缺乏较高或者有竞争力的工作技能,只能在餐厅、KTV,洗浴中心、按摩场所等不需要很高的工作技巧的场所工作。2.4.2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我国的流动人口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经济因素流动的人口。以云南为例,80.15%的流动人口,包括务工、务农、经商、服务暂住人口都属于经济型流动人口。例如云南省,工人,务农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和服务性流动人口等经济性流动人口展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80.15%。他们离开居住地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往往经济贫困,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对待,如常住居民的歧视,享受不到正式的社会福利计划,工资经常被剥削,致使他们不能得到理想的生活和收入。在经济贫困和社会隔离的双重作用力影响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逐渐形成了深重的孤独感和抑郁症,更糟糕的是有甚者慢慢形成对社会的不满与仇恨,“在脱离了家乡舆论监督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流动人口常常以一定的地域为[13]骆华松.敬凯.流动人口与HIV/A1DS扩散[J].人文地理,2000.12 基础结成群体,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从事卖淫、贩毒等高危行为,同时又寻找[14]毒品和性刺激来缓解心理压力,陷入了高危行为的恶性循环中”。2.4.3流动人口的聚集区的环境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大都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因为在这个地方租金较低,消费水平较低,对劳动力的各项要求也比较低。而这样的地方往往都处在城市边缘的边缘地带,在这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去规范认得行为,而城市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又体现不出来,所以在无形中促使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的发生。2.4.4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寻求健康服务意识流动人口文化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57.1%,20.2%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很少有机会在工作中再接受文化教育。在以往的研究中指出接受过岗前和在岗培训的只占五成,而培训的内容只限于限于与职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和与生产销售相关的技能培训,对怎么预防艾滋病艾滋病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几乎没有。调查对象中34%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会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比例达到77%。因为缺乏预防艾滋病及相关知识,所以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态度,导致了不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一起工作的人的比例达到70%。城市户口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大部分都是单位的临时工,不享有城市医疗卫生保险等社保制度,又因为工资收入偏低,所以不愿意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认为那是浪费金钱的举动,所以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比较低下。而且每当询问流动人口想不想了解预防艾滋病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时,50%以上的调查对象回答没有任何需求。当他们发现身体出现性病的相似症状时,选择买药自己进行治疗的和选择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占34%。女性流动人口有43%的人选择当出现生殖道感染或性病相似症状时,她们会自己买药进行简单处理或者根本不管不问。只有15‰的流动人口愿意接受VCT检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其中自愿接受检测的人中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的人仅占36‰。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分析,大都集中在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而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和空间等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分析比较少。[14]李炼,艾滋病的病理特征及其人口学效应——基于人口学视野的一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13 2.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特征少数民族人口从边远民族村寨纷纷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从事经商、打工和其他活动,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流动人口大军。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省会城市和北京,成都,广州以及沿海城市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各大城市还出现了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大都处于偏远贫困的地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生活环境差等因素使得少数民族人民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与日俱增,这种欲望促使他们走出村寨到城市里务工经商,以此来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也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飞速提高。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三种比较固定的流动模式:第一种模式: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多流向于当地民族地区的省城。据了解流动人口的流动距离越远,流动的成本就越高,而风险度也就越大。尤其是长期生活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人群下决心走出村寨时,开始的时候也不敢轻易的去他们比较陌生的大城市,人们只愿意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周边活动,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较发达的自治州和省会等。我们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城作为例子,“成都市200万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10%,主要集中在5个城区,仅藏[15]区经商人员近5000人”;“乌鲁木齐市外来人口26万名,其中少数民族4.5[16]万名,占外来总人口的17.37%”。如今,流动人口在民族地区省城的已不在少数,汉族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多数的来自外省区,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部分则来自本省区。以西藏自治区拉萨为例,“据西藏大学陈华于1996年至1998年间根据3500多份问卷统计,拉萨市流动人口中外地区汉族为主,他们占流入人口的[17]74.7%,其次藏族占14.8%,藏族主要来自区内各地区”。第二种模式: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向北京、上海、广州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涌入。近十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出在街头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维吾尔族在卖羊肉串和烤馕,藏族人民在出售藏药,苗族姑娘出售自制的苗银首饰等。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人口的眼光放的更长远了,不在仅仅局限于在他们熟悉的地区活动,他们把眼光投向了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深圳、天津等。“据统计,到1990年底边疆民族地区到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经商务工的少[18]数民族成员已有几十万名”。“另据北京市民委估算,90年代初北京每天的100[19]多万流动人口中至少十分之一是少数民族”;“深圳市1990年少数民族常住人[20]口约有1万名,1995年少数民族人口约3.1万名中,暂住人口达2.1万名”;[15]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增进团结勤奋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1999年12月.[16]刘长江,齐文礼.关于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与民族关系的调查[M],2000年3月.[17]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满族研究,2001.[18]沙之沅.在中国都市人类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1999年第1期.[19]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民族政策研究成果选编[M],1997年7月.[20]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加强民族团结共同振兴中华—建国50年来的上海民族工作.14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婚嫁到东南沿海地区的现象也比较明显。除此以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由于婚姻因素随迁到东南沿海地区是显而易见的。第三种模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国外流动。中国少数民族的许多族群生活在边境,像西南,西北和东北有许多跨境民族,很多家庭都有亲戚在国外,所以海外的比例远远大于大陆的农民。少数民族跨境运动开始主要是走亲访友,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放边境,少数民族移民和以各种目的去到海外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如,“1994年前后,云南省马关县有61户191人迁往越南,西盟侃族自治县30余名民办教师去缅甸;1994至1995年间,新疆迁往哈萨克斯坦定居的[21]有79户259人,要求去的还有627户3323人”。除此之外,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流动模式还呈现以下特点:2.5.1流动规模较大呈上升趋势根据我国2005年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一成左右,而当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为1.4735亿,预计在全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约为978万,比2000年同比增长约为273万人。根据国家人口组织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2009年全国的流动人口约有2亿推算,少数民族流动总人口约为1.33千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参与率从2000年的6.71%增加至2005年的7.93%,同比增长1.2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70%都来自于民族自治地方,所有少数流动人口的比例基本相同,其中壮族、满族、回族、土家族和苗族分列第一至第五名。2.5.2性别比例低年龄主要集中在工作年龄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总体的性别比例低,男性占46.9%和女性占53.1%,比例为88.2;15岁到59岁的人群中,性别比例普遍偏低,其中,20岁到24岁年龄段的仅为69.77,男性的流动人口数量显然比女性少。而且,年龄分布相当集中,15岁到44岁的少数民流动人口占总数的73%,81%集中在14岁至59岁之间。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总体的性别比例低,与汉族的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差异较大。有关检查中发现,教育程度和离开户口所在地的原因是性别比例的相关因素。分类测试,不同类别的受教育程度都没有关系。分类测试离开户口所在地的原因结果显示,结婚和随家庭一起迁移与性别有关,而务工经商和其他原因则与性别比无关,因为结婚而流动的人群中,男性性是女性的5/29;跟家庭一起迁移的人群中,男性是女性的2/3。因此,初步可以认为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性别比[21]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15 例较低是因为在结婚和跟家庭一起迁移的两种情况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而结婚因素比跟家庭一起迁移因素的作用力更大。此外,分析城市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和汉族的流动人口离开户口所在地的原因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重点在打工做生意,婚姻和与家庭一起迁移三方面的因素:在打工做生意方面,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流量比汉族流动人口流量低9.26%;在婚姻和跟家庭一起迁移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量比汉族流量高7.74%,因为打工做生意与性别比无关,从而进一步确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性别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是婚姻和跟家庭一起迁移。而在这两个因素中,女性发生的概率是远远高于男性的,这与适宜结婚年龄段的性别比例较低的一致。2.5.3七成以上来自农村对户口性质的分析表明,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占七成以上,非农业户口仅占不到三成。根据对户口登记地类型的分析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约有四成以上的登记地为乡,户口登记地为镇的约占三成,登记地为街道的仅占10.79%。县内跨乡镇,省内跨县,跨省三种类型中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最高,占总数的84.59%,其中包括来自乡镇的40.25%和来自村委会的44.34%。而省内跨县的流动人口中来自街道的比例最高。2.5.4一半分布在广东及其他四省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分布的分析表明,17.13%的人口涌入广东省,达到167.58万,排名第一,广西,云南,辽宁,浙江分别位于2-5位。5个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一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布与汉族完全不同,广西,云南,贵州,新疆和内蒙古五省都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也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较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60%县都是在省内流动,这是上述少数民族省份流动人口排名靠前的原因。广东和浙江,位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国内迁移大军的主要聚集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同样有较强的吸引力。两省分别有96.38%和95.69%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来自于外省。2.5.5少数民族省份省内流动居多辽宁,广西,贵州三省集中了全国一成以上的县内跨乡镇和省内跨县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外省市的分布分析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省的九成以上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来自于外省。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省,全省90%以上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是省内户口。在新疆,西藏,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八成以上的流动人口都是本省的。16 2.5.6流动的距离和时间成反比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在一般情况下有1/4的人离开户口登记地超过六年,县内跨乡镇与省内跨县的流动人口有1/3的人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6年。少数民族的三种迁移类型的流动人口超过6年离开户籍地的比例分别为31.75%,29.24%和17.87%。县内跨乡镇,省内跨县和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平均逐渐从4.59年减至3.51年,表现出当流动距离越远时,流动时间往往会更短的现象。2.5.7近半数因经济性原因流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分析说明,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因为打工做生意而流动的占44.4%,比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一成。要是将经济型原因加入工作调动和分配录用两种因素的话,则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因经济原因流动的有50%,但比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仍低将近一成。因为婚姻和跟家庭一起迁移流动的比例分别为13.23%、16.13%,二者之合占总数的30%,高于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约为7.74%,这说明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在使他们流动的因素上存在较大的反差,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在流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社会因素对少数民族的流动的促进作用较大,而经济因素则对非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的促进作用较大。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迁移的三种类型中,由于打工做生意而迁移的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8.66%,34.89%和71.45%。因为婚姻、跟家庭一起迁移或因拆迁而搬家等社会因素而流动的流动人口所占总比例由46.2%降到17.55%。由以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多数的流动原因为经济因素。2.5.8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3年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中是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41.91%,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28.02%,而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5、14%,三者合计约为85%。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3年。三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一致,跨省的受教育年限为8.51年,县内跨乡镇的受教育年限为8.19年。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内部构成存在不同,跨省的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占51.66%,有4.95%为文盲。小学程度、初中程度和高中程度三部分的流动人口总共占89.57%,大学以上程度和文盲的比例都相对较低,两者总共仅占10%。而县内跨乡镇和省内跨线与跨省是不相同的,这两种类型的大学以上程度和文盲的合计比例分别达到17%和18%以上。2.5.9婚姻状况与流动距离关系明显15周岁以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县内跨乡、省内跨县和跨省的婚姻状况存在17 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如果认为省内跨县人口的流动距离比县内跨乡流动人口的距离远,跨省流动的人口比前两种人口的流动距离更远,那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着流动距离的变长,未婚比例提高较快,“其中跨省的比例比县内跨乡的多出20多个百分点,前者的比例是后者的2倍还多,相应地,有配偶的比例[22]则明显降低”。2.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研究现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也存在着很多问题”[23]。少数民族不同于汉族,除了一般流动人口的各种困难和烦恼外,还有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困难和心理适应问题。一方面,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他们语言相同,风俗相近,生活上不受任何障碍,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许多城市不具备此少数民族必备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本身汉语交际能力较差,而且一些少数民族固有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需要相对应的一定设施。他们常因此而感到不便。所以,由于这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和长期离家在外的苦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可能更易发生高危行为。一方面,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集在交通不方便的山区里,那里信息闭塞,教育水平低下,经济条件差,使得少数民族人口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当他们走出山区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周围的一切与他们惯有的生活习性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需要找寻一种方式去缓解这种不适感,使得他们容易出现艾滋病高危行为。同时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不高,对于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度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使得他们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大大增高。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一些婚姻习俗也影响着他们的性行为。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受他们传统的习俗影响,很容易出现多性伴,临时性行为等高危行为。2.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务工、经商,是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散居化、城市化的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在全国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到3000多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调查发现,大部分共用针具注射毒品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大都有外流史。在艾滋病高发的维吾尔族、彝族、傣族、佤族等少[22]段成荣.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1.[23]许菡若.浅析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1.18 数民族人群中,感染者大部分都是那些常年流动在外的人员。2007年,调查组在内蒙古的调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流动人口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四川籍的彝族,其他省市也有发现有彝族感染者。流动性越高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几率就越高。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动原因是经济因素,当他们觉得打工地的工资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对周边的环境不满意时,就会选择更换地点,继而增加了流动性。而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性道德底线较低,当他们长期处于离家的状态下,就很容易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然而,定量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关系的研究甚少。19 3资料来源与分析3.1研究区概况本次调研选取了三个城市进行,分别是毕节市七星关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其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隶属毕节市。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63816;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4.3%。县府驻草海镇。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2010年末总人口14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3.1%。三个主体少数民族中彝族112229人,占总人口的8.9%;回族103379人,占总人口的8.2%;苗族69864人,占总人口的5.6%。贵州省的第四大城市兴义市,也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地处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是南宁、昆明、贵阳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西部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素有“黔桂锁钥”之称。兴义市是黔西南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教与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还是黔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工业中心。兴义市坐落在黔滇交界地区的中心位置,具体的东边20 与贵州省安龙县相接,南边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和隆林两县隔江相望,西边与云南省的罗平和富源两县接壤,北边与贵州省兴仁县和普安县等县连接,室内有盘江横贯全市。在历史上兴义市也是贵州与云南两省的商业聚集地和通商要塞。兴义市现有卫生行政管理机构1家、疾病控制机构1家。在艾滋病的宣传和防治方面,抽派兴义市疾病防御中心6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全年完成吸毒人员检测625人,娱乐服务场所服务小姐检测1000人,资源咨询检测人员100人。在检测的吸毒人员中发现HIV感染者8人例(兴义籍4人)。召集酒店、宾馆、KTV、发廊等娱乐服务性场所业主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讲座4次;深入娱乐场所培训服务小姐20次;举办了3次艾滋病知识培训讲座,受训人员达到2000多人次;深入发廊、酒店、宾馆、TKV等娱乐服务性场所开展督查6次,并发放粘贴艾滋病宣传画3884张(套)、小册子46800张、宣传单5000份,发放安全套6390只;增加VCT门诊8个和发放销售安全套专柜27个;制作铝合金宣传板5块,分别固定安放在飞机场、顶效火车站、威舍火车站,兴义客运东站、西站,以长期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处,是中共毕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东与金沙、大方两县接壤,南与纳雍县毗邻,西与赫章县及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相连,北与四川省古蔺、叙永两县交界。全区总面积3412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6个办事处,聚居着汉、彝、白、苗、布依等22个民族,总人口140余万。3.2调查地点、对象课题组于2012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兴义、七星关区、威宁县,选取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单位或工作场所,包括餐饮业、娱乐业、美容美发业、保健按摩、洗浴业、建造业、修理业、工厂等,由经培训的调查员根据自制问卷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高危性行为面对面调查。流动人口一般是指为求学、工作、探亲、旅游和从军等客观因素离家外出但未改变固定居住地的人口。本次研究仅研究工作场所外来务工人群。满足以下条件:(1)无调查地户籍;(2)年龄15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3)最近未参加过此项调查。3.3调查样本量此次调查流动人口共1270人,有效样本1073人(汉族流动人口782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91人),有效样本率84.48%。本文选取有性行为的247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析其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21 3.4调查内容及测量指标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2)艾滋病知识态度;(3)酗酒与吸毒信息;(4)性病、艾滋病防控信息;(5)性行为。主要测量指标在调查问卷中的设置及测评方法3.4.1流动模式涉及的调查问题:1.离开户籍所在地时间:分为半年以内,半年以上。2.最近1年离开户籍所在地经历的城市(城镇)数:分为1个、2个、3个、4个及以上。3.最近1年你回家次数:分为0次、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4.最近1年你回家间隔时间:分为小于1个月、1—2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5.在调查地连续居住时间:分为<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测评方法:流动模式由三个指标构成,一是地理指标:是否跨省、跨县(市)、跨乡(镇);二是时间指标(回家间隔时间、离开户籍所在地时间、在调查地连续居住时间;三是流动频率指标(离开户籍所在地经历城市数、回家次数)。3.4.2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指可能使个体感染艾滋病的性行为。本次研究共测查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八种高危性行为,分别是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的年纪;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是否使用了安全套;曾经和多少人发生过性行为;是否有过商业性行为的经历;是否有过临时性行为的经历;是否有过男男性行为的经历以及在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在进行统计分析时,会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尽量简化,比如转化为“是”和“否”两类,“是”则代表被调查者发生过这方面的性行为,“否”代表被调查者没有发生过这方面的性行为。这样方便量化分析。3.4.3其他变量1.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在婚、同居、离异或丧偶。2.宗教信仰:分为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它(请注明)、无。3.职业类型:分为建筑工人、矿工、企业工人、商贸经营、其它(请注明)。4.民族:分为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回族、其它(请注明)。22 5.能说的语言: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表述的语言,分为汉语、苗族语、布依族语、侗族语、彝族语、回族语、其它(请注明)。6.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以上。7.空闲活动:分为看电视/VCD、打牌/打麻将、看报/看书、上网、唱歌、无、其它(请注明)8.是否了解“串姑娘”习俗:答案分为是、否9.是否了解“不落夫家”习俗:答案分为是、否。10.流利说汉语:答案分为是、否。11.阅读汉文报纸:答案分为是、否。12.你听说过艾滋病吗:答案分为是、否13.你是否认识感染过艾滋病病毒的人或死于艾滋病的人:答案分为是、否。14.你有无亲戚、朋友感染过艾滋病病毒或死于艾滋病:答案分为有、无。15.可以从外表上看出一个人是否得了艾滋病吗:答案分为是、否和不知道。16.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吗:答案分为可以、不可以和不知道。17.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答案分为是、否和不知道。18.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答案分为会、不会、不知道。19.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一起吃饭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吗:答案分为是、否和不知道。20.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是否有可能会得艾滋病:答案分为会、不会和不知道。21.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交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2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是否会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传染上艾滋病: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2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是否有可能得艾滋病吗: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24.减少或避免性交行为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机会: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25.最近1个月(30天)你喝酒吗:答案分为是、否、拒答。26.最近1个月你喝酒的频率如何:答案分为每天、每周1次及以上、每周1次以下、拒答。27.最近1年(12个月)你使用毒品吗:答案分为是、否、拒答。28.你目前主要使用哪种毒品:答案分为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大麻、吗23 啡、冰毒、杜冷丁、K粉(氯氨酮)、摇头丸、麻古、其它(请注明)。29.你最近6个月注射过毒品吗:答案分为是、否、拒答。30.最近6个月你在注射毒品时,和别人共用针具的频率是什么:答案分为从来没有共用过、偶尔共用、每次都共用、拒答。31.你最近1次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了针具吗:答案分为是、否、拒答。32.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或购买过安全套:答案分为是、否。33.最近1年,你从哪里接受过或购买过安全套:答案分为药店、超市、酒店、自助售安全套机、计生部门、同伴、朋友、其它(请注明)。34.从你住处或工作场所获得安全套至少花了多长时间:答案分为小于1小时、1小时至1天、大于1天、其它(请注明)、不知道。35.你使用过安全套吗:答案分为是、否。36.你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套吗:答案分为是、否。37.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你看见过艾滋病宣传信息吗:答案分为是、否。38.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活动:答案分为有、无、不知道。39.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同伴教育及外展干预活动:答案分为有、无、不知道。40.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静脉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活动:答案分为有、无、不知道。41.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暗娼行为干预活动:答案分为有、无、不知道。42.你是否参加过预防艾滋病、性病或推广使用安全套同伴教育活动:答案分为是、否。43.最近一年,你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小册子、折页等):答案分为是、否。44.你是从什么地方了解艾滋病知识的:答案分为电视与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朋友、医生、咨询服务、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课堂讲授、其它(请注明)。45.你希望了解性健康相关知识吗: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46.若是,你希望哪种宣传方式:答案分为电视与广播、网络、报刊书籍、朋友、医生、免费宣传材料、广告栏、宣传栏、咨询服务、课堂讲授、其它(请注明)。47.最近1年,你是否参与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答案分为是、否。24 48.最近1年,你有无生殖器流脓症状:答案分为有、无。49.最近1年,你是否因生殖器流脓、疼痛等去看过医生:答案分为是、否、不知道。50.若是,医生诊断为什么病:答案分为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其它(请注明)。51.你认为性病医疗服务质量如何:答案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2.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组织流动人口文体活动:答案分为有、无、不知道。53.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关部门是否关心、关怀流动人口生存环境改善:答案分为是、否。54.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答案分为是、否。55.你自己知道艾滋病检测结果吗:答案分为是、否。56.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梅毒检测:答案分为是、否。57.你自己知道梅毒检测结果吗:答案分为是、否。58.是否听说在你住处或工作单位附近有小姐(暗娼)服务:答案分为是、否、拒答。59.你听说过你的同伴、朋友去找过小姐(暗娼):答案分为是、否、拒答。60.据你估计,你的同伴、朋友有几成去找过小姐(暗娼):答案分为10%、20%、30%、40%、50%、60%及以上。61.他们一般到哪里去找小姐(暗娼):答案分为路边、发廊、浴室、歌厅、酒店(旅社)、其它(请注明)。62.你的朋友是否邀约你找过小姐(暗娼):答案分为是、否、拒答。3.5统计分析在调研开始前,由调研组成员共同制定统一的调查技术规范,对培查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工作。调研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深入现场,积极参与现场调查,对调查问卷质量进行把关,对调查数据现场进行查验和验收。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成员对调查问卷进行统一编码统一装订,对调查问卷进行逻辑检查,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数量和构成比)和卡方检验。首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的变量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学历等,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其次,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规律。25 再次,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的基本情况。最后,通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卡方检验。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26 4.研究结果4.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4.1.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人口学特征本次分析样本共24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性别来看,男性占61.1%,女性占38.9%,男女性别比为1.57,男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从年龄来看,20岁以下的占5.7%,21-30岁的占53.8%,31-40岁的占33.2%,41岁及以上的占7.3%,青壮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从语言来看,可以流利说汉语的占88.3%,不会说汉语的占11.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汉语使用较好,不能流利使用汉语的只占少数。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的占33.2%,在婚的占63.6%,丧偶和离婚的占3.2%,结果显示在婚的流动人口占大多数。从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建筑工人占11.7%,矿工占4.5%,企业工人占72.9%,商贸经营占4.5%,其他占6.5%,企业工人占大多数,从事商贸经营的人群较少。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占4.0%,小学程度的占13.4%,初中程度的占30.8%,高中或中专程度的占30.8%,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21.1%,结果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受过文化教育。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占62.3%,2000元以上的占37.7%,从结果来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收入偏低。从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家来看,半年或以下回家一次的占69.6%,半年以上回一次家的占30.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回家次数较多。具体情况看表4.1。表4.1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情况变量人数(n)构成比(%)性别男16958.1女12241.9年龄20岁以下145.721岁-30岁13353.831岁-40岁8233.241岁及以上187.3语言流利说汉语21888.3不会说汉语2911.7婚姻状况27 未婚4016.2在婚或同居19980.6丧偶或离婚83.2职业建筑工人2911.7矿工114.5企业工人18072.9商贸经营114.5其他166.5文化程度文盲104.0小学3313.4初中7630.8高中或中专7630.8大专及以上5321.1月均收入(元)<200015462.3>20009337.7回家间隔时间半年以内一次17269.6半年以上一次7530.4小计247100.04.1.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结果显示,93.1%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示听说过艾滋病,只有6.9%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示不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在是否有亲戚朋友得过艾滋病方面,表示有的占18.2%,没有的占74.9%(剩余6.9%为没有听说过艾滋病人群,下同)。在是否有认识的人得过或死于艾滋病方面,回答是的占10.5%,回答否的的占82.6%。在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人是否能看出来方面,表示能看出来的占19.4%,不能看出来的占47%,表示不知道的占26.7%。在蚊虫叮咬是否能传播艾滋病方面,表示能的占42.5%,表示不能的占27.1%,表示不知道的占23.5%,这样看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部分对于蚊子是不能传播艾滋病的并不了解。在跟艾滋病人一起吃饭是否会传播艾滋病方面,认为可以传播的占30%,认为不传播的占38.5%,不知道的占24.7%,由此看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部分对于跟艾滋病人一起用餐是不会传播病毒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在输入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会不28 会感染艾滋病方面,表示会传播的占65.6%,表示不会传播的占9.3%,不知道的占18.2%。对于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是否会传播艾滋病方面,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知道这会传播病毒,占64.4%,表示不能和不知道的分别占9.7%和19%。在有艾滋病的妇女生的孩子是否会感染艾滋病方面,表示会的占52.2%,表示不会和不知道的分别占9.7%和31.2%。在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减少艾滋病传播方面,表示可以的占47.8%,表示不可以和不知道的分别占9.7和35.6%。在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是否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方面,认为可以减少传播的占44.5%,认为不能和不知道的分别占13.8%和34.8%。在有艾滋病的妇女的母乳是否会使她的孩子感染艾滋病方面,表示会的占44.1%,表示不会和不知道的分别占13.4%和35.6%。具体结果查看表4.2。表4.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样本艾滋病知识相关情况问题人数(n)构成比(%)是否听说过艾滋病?是23093.1否176.9是否有亲戚朋友患病?有4518.2没有18574.9缺失176.9是否有认识的人患病?是2610.5否20482.6缺失176.9得了艾滋病的人是否能看出来?能4819.4不能11647.0不知道6626.7缺失176.9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能10542.5不能6727.1不知道5823.529 缺失176.9与艾滋病人一起用餐会传播艾滋病吗?能7430.0不能9538.5不知道6124.7缺失176.9输入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能16265.6不能239.3不知道4518.2缺失176.9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吗?能15964.4不能249.7不知道4719.0缺失176.9母婴能否传播艾滋病?能12952.2不能249.7不知道7731.2缺失176.9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能11847.8不能249.7不知道8835.6缺失176.9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否减少传播?能11044.5不能3413.8不知道8634.8缺失176.9感染艾滋病的妇女通过母乳可以传播艾滋病吗?能10944.130 不能3313.4不知道8835.6缺失176.9小计247100.04.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其他情况分析得知,247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样本中,有19人最近1年使用过毒品,占7.7%,49.4%的人最近一个月有过喝酒。平常的休闲娱乐方式看电视占44.1%,打麻将打牌和上网分别占30%和28.3%。在是否想了解性健康相关知识方面,78.1%的人表示愿意了解相关知识。表4.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其他情况变量人数百分比(%)最近1年(12个月)使用毒品否22892.3是197.7最近1个月(30天)喝酒否12550.6是12249.4休闲娱乐方式看电视/VCD10944.1打牌/打麻将7430.0看书/看报4618.6上网7028.3唱歌3614.6其它197.7了解性健康方面的知识的意愿是19378.1否3112.6不知道239.3小计247100.031 4.2调查对象的流动模式分析4.2.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流动情况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流动情况,可以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流动趋势,对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有着一定的意义。从迁移来看,跨省的占4.9%,跨县的占30.3%,跨乡的占64.8%,跨乡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居多。从迁移时配偶是否同城来看,是的占10.9%,否的占12.1%,剩下的77%的调查样本拒绝回答。从离开户籍地时间来看,离开家打工半年以内的占41.3%,离开家打工半年以上的占58.7%。从最近1年打工所经历的地方来看,只去过1个地方的占54.3%,去过2-3个地方的占38%,而更换过4个及以上城市的仅占7.7%,说明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不会频繁的更换打工地点。从最近一年的回家次数来看,回家4次及以上的占42.5%,回家2-3次的占38%,没有回过家和只回过一次家的占18.2%。从探亲时间间隔来看,半年以内一次的占69.6%,半年以上一次的占30.4%。从在本地连续居住时间来看,在本地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占64.3%,小于半年的占35.7%。具体情况看表4.4。表4.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流动情况变量人数(n)构成比(%)迁移跨省124.9跨县7530.3跨乡16064.8配偶同城是2710.9否3012.1缺失19077.0离家打工时间半年以内10241.3半年以上14558.7最近1年打工城市数1个13454.32-3个9438.04个及以上197.7最近一年回家次数0-1次4518.232 2-3次9739.34次及以上10542.5探亲时间间隔半年以内一次17269.6半年以上一次7530.4在本地连续居住时间<3个月135.33-6个月7530.4半年及以上15964.3小计247100.04.2.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本研究先详细罗列出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为流动性分析做准备,流动性的计算公式为流动城市数/总流动时间(年),得分越高表示其流动性越大。从离开户籍地打工时间来看,在性别方面,离家打工半年以内的男女人数是是基本相等的,而半年以上的男女人数分别为97人和48人,可以看出男性的平均打工时间比女性的长;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已婚或同居和离异或丧偶三种情况的半年以上打工人数基本都比半年以内打工人数多;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部分都已经打工半年以上;在年龄方面,打工半年以上的各个年龄段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都比打工半年以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多。从最近一年的打工城市数来看,在性别方面,无论男性或是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部分都只在一个城市打工,但是在频繁更换打工城市方面,男性比例比女性比例高;在婚姻状况方面,虽然无论未婚、已婚、同居和离异或丧偶的大部分都选择在一个地方打工,但是已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换打工地点的比例比其他情况的都要高;在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无论是什么文化程度,还是只在一个城市打工,在频繁更换打工城市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在年龄方面,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各年龄段的流动人数都呈现出递减的情况,但是21-30岁年龄段的减幅比其他年龄段小。具体情况看表4.5。表4.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的详细情况变量人数(n)构成比(%)离开户籍地打工时间(半年以内)33 男5421.8女4819.4未婚124.9已婚或同居8835.6离异或丧偶20.8初中及以下5421.9初中以上4819.420岁以下41.621-30岁5823.531-40岁3614.641岁以上41.6离开户籍地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男9739.4女4819.4未婚2811.3已婚或同居11044.5离异或丧偶72.9初中及以下6526.3初中以上8032.420岁以下104.021-30岁7530.431-40岁4618.641岁以上145.7最近一年打工经历的城(镇)数(1个)男8032.4女5421.9未婚166.5已婚或同居11446.2离异或丧偶41.6初中及以下6325.5初中以上7128.820岁以下62.421-30岁7028.431-40岁4518.234 41岁以上135.3最近一年打工经历城(镇)数(2-3个)男5723.1女3715.0未婚218.5已婚或同居6927.9离异或丧偶41.6初中及以下5020.2初中以上4417.820岁以下72.821-30岁5422.031-40岁2811.341岁以上52.0最近一年打工经历城(镇)数(4个及以上)男145.7女51.9未婚31.2已婚或同居156.1离异或丧偶10.4初中及以下62.4初中以上135.320岁以下10.421-30岁93.631-40岁93.641岁以上00.0小计247100.0根据表4.5显示的详细数据,得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见表4.6。从表中,得出男性的流动性比女性的较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性较高;未婚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明显高于其他婚姻状况;41岁以上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明显较低。35 表4.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流动时间流动城镇数量流动性变量M±SDM±SDM±SD总体0.59±0.491.53±0.641.67±0.67性别男0.64±0.481.56±0.661.68±0.67女0.50±0.501.49±0.601.65±0.67文化程度初中以下0.55±0.501.52±0.591.66±0.59初中以上0.63±0.491.55±0.671.68±0.73婚姻状况未婚0.70±0.461.68±0.621.79±0.63已婚或同居0.56±0.501.50±0.641.65±0.67离异或丧偶0.78±0.441.67±0.711.57±0.79年龄≤20岁0.71±0.471.64±0.631.80±0.6321岁-30岁0.56±0.501.54±0.621.68±0.6631岁-40岁0.56±0.501.56±0.691.74±0.71≥41岁0.78±0.431.28±0.461.29±0.474.3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分析从初次性行为发生的年龄来看,初次性行为发生在20岁以下的占57.1%。从初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还是婚后来看,发生在婚前的人数占71.3%,婚后的人数占28.7%,说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有婚前性行为的经历。从曾与多少人发生过性行为来看,只与一个人发生过性行为的只占40.9%,曾与2个以上的发生性行为的占59.1%。从商业性行为来看,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6.7%,而发生商业性行为时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9.1%(仅指有商业性行为的人群)。从临时性行为来看,有过临时性行为的占25.9%,而在发生临时性行为时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9.4%(仅指有临时性行为的人群)。从男男性行为来看,发生过男男性行为的占8.1%,有20人,在这这些人中,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0。具体情况看表4.7。36 表4.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情况变量人数(n)构成比(%)初次性行为年龄20岁以下14157.121-30岁10341.731岁-40岁31.2初次性行为发生时期婚前17628.7婚后7171.3初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7028.3否15663.2记不清187.3拒答31.2性行为人数1个10140.92个以上14659.1商业性行为是6626.7否18173.3临时性行为是6425.9否18374.1男男性行为是208.1否22791.9安全套使用情况(商业性行为)每次都69.1其他6090.9安全套使用情况(临时性行为)每次都69.437 其他5890.6安全套使用情况(男男性行为)每次都00.0其他20100.0小计247100.04.4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分析以商业性行为作为因变量,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流动模式,如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离开户籍地时间、打工城镇数、迁移、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进行卡方检验。卡方结果显示:性别、离开户籍地时间、迁移、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5个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商业性行为有影响(P<0.05)。表4.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相关因素商业性行为变量X²值P值是否n(%)n(%)男54(81.8)97(53.6)性别16.2180.000女12(18.2)84(46.4)离开户籍地时半年以内27(40.9)63(34.8)9.4790.002间半年以上39(59.1)118(65.2)未婚14(21.2)26(14.4)婚姻状况已婚或同居49(74.2)150(82.8)1.9950.369离异或丧偶3(4.6)5(2.8)初中及以下37(56.1)82(45.3)文化程度2.2410.088初中以上29(43.9)99(54.7)1个37(56.1)97(53.6)打工城镇数2-3个23(34.8)71(39.2)0.5270.7684个6(9.1)13(7.2)38 跨省1(1.5)11(6.1)迁移类型跨县12(18.2)63(34.8)9.8260.007跨乡53(80.3)107(59.1)<3个月0(0)13(7.2)在本地连续居3-6个月26(39.4)49(27.1)7.3570.025住时间半年以上40(60.6)119(65.7)分别以是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临时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和性行为人数作为因变量,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流动模式,如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离开户籍地时间、打工城镇数、迁移、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进行卡方检验。卡方结果显示:与是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的因素有在本地连续居住时间(X²=10.961,P=0.012)、文化程度(X²=12.458,P=0.014);与临时性行为相关的因素有性别(X²=14.712,P=0.000);与婚前性行为相关的因素有婚姻状况(X²=45.699,P=0.000)、打工城镇数(X²=7.009,P=0.03);与性行为人数相关的因素有迁移类型(X²=9.474,P=0.009)、婚姻状况(X²=21.083,P=0.012)、性别(X²=11.417,P=0.003)、打工城镇数(X²=21.550,P=0.01)。39 5.讨论5.1研究结果讨论5.1.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情况本次研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样本量为247人,呈现出以下特征: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性别比较高,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较高,男女比例达到1.39。在“以往的研究”[24]中,表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性别比例较低,女性流动人口由于婚姻嫁娶等因素比男性流动人口多。但在本研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年龄集中在青壮年时期,21岁-40岁的人数共有215,占87%,这与以往研究显示的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相同。而青壮年是人的性活跃期,这就很容易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生高危性行为。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不低本次研究的247人中,128人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占51.8%。而在“以往研[25]究”中,显示的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占近七成。在文化程度方面本研究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近几年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大,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情况整体提升。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工人为主,且收入较低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作方面,建筑工人、企业工人以及矿工的比例高达89%,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62.3%。工人的住宿条件普遍较差,又因为工资较低,很容易引起流动人口想更换工作地点的想法,从而增加了流动人口的流动性。4.流动人口以已婚或者同居的为主,且配偶同城比例低[26]247名流动人口中,有80.6%的人为已婚或同居,这与“其他研究“中显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有配偶的占六成以上相符。然而配偶同城的比例仅为10.9%,这使得有配偶的流动人口在长时间离家的情况下,一旦有性需求,就很容易导致高危性行为的出现。5.1.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信息本次研究的247个样本量中有17个人没有听说过艾滋病,剩余的230人对[24]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25]段成荣等.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1.[26]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满族研究,200140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不能看出来、蚊虫叮咬、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一起吃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共用注射器等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等问题做出正确回答的人数分别占:47%、24.1%、38.5%、65.6%、64.4%、52.2%、47.8%、44.5%、44.1%,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知识信息的知晓率较低。在这些人中,仅有6人能正确回答全部问题,而且大部分流动人口表示出想了解更多关于性健康方面的知识,这表明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5.1.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情况在休闲娱乐方面,看电视、打麻将或者打牌和上网的人居多,这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业余生活较为单调,在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时,就很有可能引发他们的性需求,从而导致高危行为的发生。5.1.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分析由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流动时间接近6个月,平均流动城市数为1.53个,接近两个。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半年内更换打工城市1.53个,也就是说少数民流动人口在一个地方的平均打工时间为3个月以上。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流动性分析得出:在性别方面,男性的流动时间和流动城市都大于女性,流动性略大于女性;在婚姻状况上,未婚的以及离异或丧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都高于已婚流动人口,这说明在无固定性伴侣的情况下,流动性更高;在受教育程度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在年龄上,41岁以上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虽然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但是流动性却比其他年龄段都低,说明处于青壮年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随年龄的增长流动性会降低。5.1.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经过分析,可以总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有以下几点: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初次性行为的年龄偏小,在20岁以下,占57.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初次性行为大都发生在婚前,而且多数都有过多个性伴;初次性行为没有使用保护措施的达到63.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的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在有这些现象的人群中,安全套使用频率很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5.1.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分析在商业性行为、是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临时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和性行为41 人数方面分别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流动模式,如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离开户籍地时间、打工城镇数、最近一年回家探亲时间间隔、迁移、在本地连续居住的时间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与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关。性别是影响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的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男性流动人口居多,而且大都处于青壮年时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成人正好处于性活跃期,在长时间远离家乡时,不论婚否,男性寻求性关系的欲望都比较强烈,更容易出现高危性行为。在婚姻状况方面,由于已婚人数或同居人数居多,这些人在长期与配偶两地分居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这就表明应该尽快改善流动人口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况,从而减少已婚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文化程度只与是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可以对人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产生影响,所以文化程度较低的流动人口大多数都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另外,与其流动模式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离开户籍地时间方面离开户籍地时间是计算流动人口流动性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中离开户籍地时间与商业性行为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调查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都离家半年以上了,占58.7%。离家打工时间越长,出现的问题就越多,越复杂,如离家时间长了,在打工地又收到常住居民的歧视,也不能正常享受社会福利项目,而且处于长时间脱离亲戚朋友等的道德控制范围内,此时人最容易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进一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离家时间越长,流入地的环境、生活习惯等与他们原来的生活就越显的格格不入,使流动人口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以及不满情绪,此时,他们就需要找寻能够释放压力的方法,而高危性行为就是因此产生的。这表明有必要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以及对流动人口的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离开户籍地时间与高危性行为的关系一致。如“就性行为而言,因为流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远离家乡或亲人,就容易引起不良[27]性行为”。2.在打工城镇数方面打工城镇数是计算流动人口的流动性的另一因素。调查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平均流动城镇数为1.53个。在本研究中与婚前性行为和性行为人数相关。这可能是由打工城镇的数量造成的,因为更换打工城市越频繁,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出现高危性行为。换句话说,流动人口频繁更换打工城市[27]LouisG.Pol,RichardK.Thomas.TheDemographyofHealthandHealthCa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42 的原因有得不到自己满意的工资、环境不好以及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着对流入城镇的不适应性等,在这些因素的促使下,就会使流动人口出现高位行为,如贩毒、卖淫等。这说明,有必要提高流动人口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如工资、福利等,从而减少流动人口更换打工地点的频率,改善流动人口的心理适应性,从而减少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3.在本地连续居住时间在本研究中,与其相关的有商业性行为以及是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这可能是由于在打工地长时间连续居住,就会收到周边环境以及周围同伴的影响。本研究中发生商业性行为的人数以及会正确使用安全套的人数都随着居住时间的长短变化,连续居住时间越长则发生商业性行为和会正确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就越多。这就提示有必要在流动人口生活聚集地附近增加艾滋病宣传及同伴教育,使他们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4.在迁移类型方面流动人口的迁移在本研究中指的是跨省流动、省内跨县和县内跨乡三种,本研究的县内跨乡人数占大多数。与迁移类型相关的高危性行为有商业性行为和性行为人数。这可能是由于县内跨乡的大多数流动人口都是已婚或有同居对象引发的,由于已婚人数或同居人数居多,这些人在长期与配偶两地分居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这就表明应该尽快改善流动人口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况,从而减少已婚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5.2研究方法讨论本文的资料来源是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数据的综合整理后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和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进行简单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研究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首先,黔滇交界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分布较散,不集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他们的分布及分层情况。其次,在中国,性行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很难准确获取研究中所需的全部信息,调查中的所有内容都由研究对象自报,因此,研究结论可能由于不准确的回忆或是故意隐瞒而造成一定的偏倚。最后,本研究的样本量仅是总样本量的一部分,在抽取样本时,尽量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保证抽取的样本量都符合本研究的要求,因此在抽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及偏倚现象。为了保证调查信息的准确度在调研时,首先从当地知情人员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并与专业卫生员商议、确定调查地点,使调查样本具代表性。其次,调查方法采用面对面的访谈,通过交谈,使调查对象消除心理障碍,还有观察调查对象的表情,肢体语言等,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复询问;再有,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集中的培训,确保调查员在调查时可以获得准确信息;最后,调43 查表的现场查验和录入前复查调查数据的逐项检错等措施保证了本次调查质量。44 6.结论与建议6.1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兴义市、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威宁县进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这三个地点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资较低,生活环境较差,大多数与配偶长期分居两地,业余生活较为空虚,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而且表现出想了解相关方面知识的强烈愿望。2.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虽然平均流动时间不长,但是流动性大。3.黔滇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生婚前性行为、多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的人数都有一定的人数,其中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较高。4.黔滇交界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关系。流动模式中的流动时间,最近一年打工经历的城镇数、在打工地连续居住时间和迁移类型都是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会隔离理论与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流动人口与实际户口登记地的分离,使他们脱离于正常的社会和道德控制体系。由此得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时间越长,在打工地点连续居住时间越长,流动性越大,就越容易出现艾滋病高危性行为。6.2建议黔滇交界地区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更应加强我们的重视,针对上述情况,本次研究对目标人群的性病/艾滋病防治提出以下干预策略。1.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定期为流动人口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协调各流动人口用人单位,对流动人口的个人信息、住宿地点、流入和流出时间进行严格登记,方便相关管理机关对流动人口进行统一的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对由用人单位集中起来的流动人口进行心理辅导。2.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同伴教育在少数民族流动人群中选择态度积极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作为同伴教育者,对其进行预防知识强化培训,鼓励他们到适合的人群,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宣传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传授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危险性行为等技能。3.应进一步发挥大众媒体在HIV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本次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虽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但是想了45 解相关知识的欲望强烈,而大众传媒的宣教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预防HIV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流动人口获得HIV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大众媒介,电视、广播等,宣传的知识还不系统,大范围的专题宣传更是少见。因此,根据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特点,开发浅显易懂、形式新颖的宣传材料,将知识送到目标人群手中是当务之急。据此,建议卫生、计生等部门尽快、大量开发和发放宣传材料,通过特定渠道发行,让每个流动人口都有学习HIV知识的机会。同时也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广泛开展热线咨询和街头咨询,发动媒体积极参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4.适当提高流动人口的工资以及改善流动人口的住宿环境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不例外。本次研究发现,黔滇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资较低,住宿环境较差,流动人口为了生存会选择流动到工资较高或者环境较好的地方,从而增加了流动性,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也随着增加。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工资及住宿环境加强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流动性。5.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检测,鼓励夫妻一起流动分别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流出和流入的艾滋病检测,对艾滋病的传播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鼓励夫妻双方一起流动,建议相关部门能制定一些夫妻一起流动的优惠政策,从而降低由于夫妻长时间分居两地而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几率。46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马戎.民族社会学一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吴尊友,祁国明,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民族政策研究成果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LouisG.Pol,RichardK.Thomas.TheDemographyofHealthandHealthCa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6]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7]杨延忠,李鲁等.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二、期刊类[1]HeinMallee.Indefenseofmigration:recentChinesestudiesonruralpopulationmobility[J].ChinaInformation,1996(108).[2]贾曼红,康云华,孔祥生.云南某县娱乐场所中艾滋预防行为干预研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2)[3]XiongYuandLincolnH.Day.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oftheMigrantsinMigrationandUrbanizationinChina[J].LincolnH.DayandMaXia,Eds.Armonk,NewYork:M.E.Sharpe,1994(193).[4]乔晓春,郭晓黎,张丽芬.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员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5):265[5]吴尊友,张家鹏,董勒弄.云南省德宏州酒吧、发廓务小组性服务情况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1).[6]骆华松,莫国芳,吴瑛.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分析[J].思想战线,2002,28(2):114-116[7]卯青松,孙宝旺.983名暂住人员性病感染情况调查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5(1):14.[8]林巧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9]马永梅.聚焦流动人口[J].人民公安,1995(15).[10]朱传耿,顾朝林.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47 [11]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12]骆华松,敬凯.流动人口与HIV/A1DS扩散[J].人文地理.2000.,15(3):76-79[13]徐缓.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中国性爱滋病防治,2001(6).[14]方晓义,林丹华等.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J].心理学报,2006,38(6):877—885[15]蔺秀云,方晓义等.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其STD/HIV高危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5):1206—1210[16]王瑞平,武俊青等.深圳市流动人口性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4).[17]殷大奎.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18]郑庆斯等.中国流动人口与HIV/AIDS[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6).[19]LiX,FangX,LinD.HIV/STDriskbehaviorsandperceptionsamongruraltourbanmigrantsinChina[J].AIDSEduc,2004,16(6):538-556.[20]莫国芳,元兮等.云南流动人口与艾滋病扩散[J].人口与经济,2003.[21]段成松,迟松剑.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1(3).[22]陈华.拉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西藏大学学报,1999[23]杨荆楚.论改革开放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1991.三、论文类[1]王文杰.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2]吴瑛.城市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社会文化透视[D].云南师范大学:2003[3]苏宏鑫.长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4]熊青.流动人口社会歧视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5]刘琪.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流动宣传干预模式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6]吴瑛.城市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社会文化透视——以昆明市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3四、其他[1]改革开放与中国人口发展,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08)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WHO.Healthand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5.48 [3]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报告[R].http://stats.gov.cn.[4]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上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5]TheStateCouncilAIDSWorkingCommitteeOfficeandtheLTNThemeGrouponHIV/AIDSinChina.AjointassessmentofHIV/AIDSprevention,treatmentandcareinChina2007.[6]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加强民族团结共同振兴中华50年来的上海民族工[7]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民族政策研究成果选编,1997年7月[8]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增进团结勤奋工作开创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1999年12月49 附录贵州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调查问卷A01调查地点县(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A02问卷编号□□□(0001—9999)A03调查日期□□□□年□□月□□日在开始调查前询问调查对象是否满足以下条件,若是,则开始此次访问。(1)无调查地户籍;(2)在调查地连续居住3个月及以上;(3)年龄18至6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脑力劳动者;(4)最近未参加过此项调查。————————————————————————————————————————————————你好,我叫……,来自……。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目的是了解人们对一些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行为状况。请放心,本次调查不记名,我们会对你的回答保密。我们希望你的回答是你个人的真实情况。调查大约会占用你20分钟时间,调查结束时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例如你可以咨询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会尽量解答)。希望你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1.一般情况B01性别①男②女B02年龄周岁B03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在婚③同居④离异或丧偶B04宗教信仰①佛教②道教③伊斯兰教④天主教⑤基督教⑥其它_____(请注明)⑦无B05职业类型①建筑工人②矿工③企业工人④商贸经营⑤其它(请注明)B06工作岗位①工人②基层管理人员(工头)③经理④雇主⑤其他(请注明)__B07经济收入最近1年月均总收入(元)B08户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乡(镇)B09离开户籍所在地时间①3~6个月②6~12个月③1年以上B10最近1年离开户籍所在地经历的城市(县)数①1个②2个③3个④4个及以上B11最近1年你回家次数①1次②2次③3次④4次及以上B12最近1年你回家间隔时间①<1个月②1~-2个月③3~6个月④6~12个月B13在本县(市)连续居住时间①3~6个月②6~12个月③1年以上B14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及以50 上B15空闲活动(可多选)①看电视/VCD②打牌/打麻将③看报/看书④上网⑤唱歌⑥无⑦其它_________(请注明)B16民族①汉族(跳至C01)②苗族③布依族④侗族⑤彝族⑥回族⑦其它______(请注明)B17能说的语言①汉语②苗族语③布依族语④侗族语⑤彝族语⑥回族语⑦其它__________(请注明)B18流利说汉语①是②否B19阅读汉文报纸①是②否B20“串姑娘”习俗①是②否B21“放寮”习俗①是②否B22“不落夫家”习俗①是②否2.艾滋病知识及态度C01你听说过艾滋病吗?①是②否(跳至D01)C02你是否认识感染过艾滋病病毒的人或死于艾滋病的人?①是②否C03你有无亲戚、朋友感染过艾滋病病毒或死于艾滋病?①有②无C04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①能②不能③不知道C05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6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7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C08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是否有可能得艾滋病?①是②否③不知道C0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是否有可能得艾滋病吗?①是②否③不知道C10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①是②否③不知道C11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交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①是②否③不知道C1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是否会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传染上艾滋病?①是②否③不知道C13减少或避免性交行为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机会?①是②否③不知道3.酗酒与吸毒信息D01最近1个月(30天)你喝酒吗?①是②否(跳至D03)③拒答51 D02最近1个月你喝酒的频率如何?①每天②每周1次及以上③每周1次以下④拒答D03最近1年(12个月)你使用毒品吗?①是②否(跳至E01)③拒答D04你目前主要使用哪种毒品?(可选一或两项)①海洛因②可卡因③鸦片④大麻⑤吗啡⑥冰毒⑦杜冷丁⑧K粉(氯氨酮)⑨摇头丸⑩麻古⑪其它(请注明)D05你最近6个月注射过毒品吗?①是②否(跳至E01)③拒答D06最近6个月注射毒品时,你与别人共用针具的频率如何?①从未共用过②有时共用③每次都共用④拒答D07你最近1次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了针具吗?①是②否③拒答4.性病、艾滋病防控信息E01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或购买过安全套?①是②否(跳至E04)E02最近1年,你从哪里接受过或购买过安全套?(可多选)①药店②超市③酒店④自助售安全套机⑤计生部门⑥同伴⑦朋友⑧其它(请注明)E03从你住处或工作场所获得安全套至少花了多长时间?①<1小时②1小时至1天③>1天④其它(请注明)⑤不知道E04你使用过安全套吗?①是②否E05你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套吗?①是②否E06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你看见过艾滋病宣传信息吗?①是②否E07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活动?①有②无③不知道E08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同伴教育及外展干预活动?①有②无③不知道E09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静脉吸毒人群针具交换活动?①有②无③不知道E10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暗娼行为干预活动?①有②无③不知道E11你是否参加过预防艾滋病、性病或推广使用安全套同伴教育活动?①是②否E12最近一年,你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小册子、折页等)?①是②否E13你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多选)①电视②广播③报刊书籍④网络⑤朋友⑥医生⑦咨询服务⑧免费宣传材料⑨宣传栏、广告栏⑩课堂讲授⑪其它(请注明)52 E14你希望了解性健康相关知识吗?①是②否③不知道E15若是,你希望哪种宣传方式?(可多选)①电视②广播③报刊书籍④网络⑤朋友⑥医生⑦咨询服务⑧免费宣传材料⑨宣传栏、广告栏⑩课堂讲授⑪其它(请注明)E16最近1年,你是否参与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①是②否E17在你住处或工作单位附近有无治疗性病的诊所或医院?①有②无E18最近1年,你有无生殖器流脓症状?①有②无E19最近1年,你有无生殖器疼痛症状?①有②无(跳至E20)E20最近1年,你是否因生殖器流脓、疼痛等去看过医生?①是②否(跳至E20)③不知道E21若是,医生诊断为什么?①淋病②梅毒③尖锐湿疣④生殖器疱疹⑤艾滋病⑥其它(请注明)E22你认为性病医疗服务质量如何?①很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⑤很差E23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无组织流动人口文体活动?①有②无③不知道E24在你住处附近或工作单位有关部门是否关心、关怀流动人口生存环境改善?①是②否E25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①是②否E26你自己知道艾滋病检测结果吗?(不用告诉我检测结果)①是②否E27最近1年,你是否接受过梅毒检测?①是②否E28你自己知道梅毒检测结果吗?(不用告诉我检测结果)①是②否(E29至E33题只询问男性,女性跳至F01题)E29是否听说在你住处或工作单位附近有小姐(暗娼)服务?①是②否③拒答E30你听说过你的同伴、朋友去找过小姐(暗娼)吗?①是②否③拒答E31据你估计,你的同伴、朋友有几成去找过小姐(暗娼)①10%②20%③30%④40%⑤50%⑥60%及以上E32他们一般到哪里去找小姐(暗娼)?(可多选)①路边②发廊③浴室④歌厅⑤酒店(旅社)⑥其它(请注明)E33你的朋友是否邀约你找过小姐(暗娼)吗?①是②否53 ③拒答5.性行为F01你有过性行为(指阴道交、肛交、口交)的经历吗?①是②否(结束访谈)③拒答F02你第1次发生性行为时是多大年龄?①周岁②拒答F03你第1次性交行为发生在婚前还是婚后?①婚前②婚后F04你第1次发生性行为时是和谁?①配偶②恋爱的女/男朋友③商业性伴④临时性伴⑤同性性伴⑥其它(请注明)⑦拒答F05你第1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②否③记不清④拒答F06你曾经与多少人发生过性交行为?①1个②2个③3个④4个及以上F07过去1个月中你与多少人发生过性交行为?①1个②2个③3个④4个及以上F08在未外出务工前你的性生活频率是:①平均每周不到1次②平均每周1~2次③平均每周3~4次④平均每周4次以上(F09至F18题只询问婚姻状况为在婚或同居者,否则跳至G01题)F09你目前有配偶或同居的异性朋友吗?①是②否(跳至F16)③拒答F10最近1年,你与你的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吗?①是②否(跳至F16)③拒答F11最近1年,你与你的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不②偶尔③有时④经常⑤每次都F12你有无与你的配偶或同居者讨论过使用安全套的事情?①有②无F13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①是②否F14在最近3次性交行为中,你使用了多少次安全套?①没有使用②1次③2次④3次F15你最近1次与你的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②否③拒答F16这次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最主要原因是:①没有买到②过于昂贵③对方不愿意使用④本人不愿意使用⑤已采用其它避孕方式⑥没有必要使用⑦忘记使用⑧从未用过⑨不知道去哪里买⑩不好意思去买⑪其它(请注明)F17你的配偶或同居者有无与其他(她)人发生过性交行为?①有②无③不知道54 F18如果你有性需要,你的配偶或同居者不在身边,你可能会怎么做?①找小姐(暗娼)②手淫③看“毛片”④喝酒⑤请假回家⑥其它(请注明)G01你是否因为与別人发生性交行为而付过或得到过对方钱或物?①是②否(跳至H01)③拒答G02最近1年,你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吗?①是②否(跳至H01)③拒答G03若是,你找小姐(暗娼)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①生理需要②孤独寂寞③找剌激④好奇⑤同伴影响⑥积累性生活经验⑦其它(请注明)G04最近1年,你与多少个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①人②记不清③拒答G05最近1年,你与小姐(暗娼)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不②偶尔③有时④经常⑤每次都G06你有无与小姐(暗娼)讨论过使用安全套的事情?①有②无G07你有无采取使用安全套与小姐(暗娼)进行性行为的打算?①有②无G08你是否相信自己能采取使用安全套与小姐(暗娼)进行性行为的行动?①是②否G09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①是②否G10在最近3次性交行为中,你使用了多少次安全套?①没有使用②1次③2次④3次G11你最近1次与小姐(暗娼)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跳至H01)②否③拒答G12这次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最主要原因是:①没有买到②过于昂贵③对方不愿意使用④本人不愿意使用⑤没有必要使用⑥忘记使用⑦从未用过⑧不知道去哪里买⑨不好意思去买⑩其它(请注明)H01最近1年,你与临时性伴(偶尔有性关系非商业性的异性性伴,如一夜情)发生过性行为吗?①是②否(跳至J01)③拒答H02最近1年,你与多少个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①人②记不清③拒答H03最近1年,你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不②偶尔③有时④经常⑤每次都H04你有无与临时性伴讨论过使用安全套的事情?①有②无H05你有无采取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进行性行为的打算?①有②无H06你是否相信自己能采取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进行性行为的行动?①是②否H07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①是②否H08在最近3次性交行为中,你使用了多少次安全套?①没有使用②1次③2次④3次H09你最近1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跳至J01)55 ②否③拒答H10这次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最主要原因是:①没有买到②过于昂贵③对方不愿意使用④本人不愿意使用⑤没有必要使用⑥忘记使用⑦从未用过⑧不知道去哪里买⑨不好意思去买⑩其它(请注明)(J01至J11题只询问男性)J01最近1年,你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吗?①是②否(结束访谈)③拒答J02最近1年,你有过多少个同性性伴(与其发生过性交行为的同性)?①人②记不清③拒答J03最近1年,你是否因为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而付过或得到过对方钱或物吗?①是②否③拒答J04最近1年,你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①从不②偶尔③有时④经常⑤每次都J05你有无与同性性伴讨论过使用安全套的事情?①有②无J06你有无采取使用安全套与同性性伴进行性行为的打算?①有②无J07你是否相信自己能采取使用安全套与同性性伴进行性行为的行动?①是②否J08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①是②否J09在最近3次性交行为中,你使用了多少次安全套?①没有使用②1次③2次④3次J10你最近1次与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①是(结束访谈)②否③拒答J11这次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最主要原因是:①没有买到②过于昂贵③对方不愿意使用④本人不愿意使用⑤没有必要使用⑥忘记使用⑦从未用过⑧不知道去哪里买⑨不好意思去买⑩其它(请注明)调查到此结束,谢谢你的合作。调查员签字督导员签字56 致谢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胡健教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使我终身受益。生活中,胡老师也给予了我亲切的关怀与理解。三年来,在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此向恩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我最崇高的敬意。其次,谢谢我的室友魏大和、王江楠和丁清同学。在我感到彷徨与失落的时候,是她们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再一次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