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ID:9014841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_第1页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_第2页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_第3页
资源描述: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读《弟子规》有感漳浦石斋小学徐翠琼“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寥寥数语,囊括了《弟子规》所要传达的思想精髓——孝悌仁爱信。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弟子规》,语言通俗,朗朗上口,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儿童蒙学佳著,主要起到思想启蒙和断文识字的作用。“弟子”一词所指范围极其宽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社会则指全体公民,“规”指规范。《弟子规》放到今天,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是一个礼制教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弟子规》可以帮助人们唤醒心底的善性,规范言行举止,纠正社会在法制逐步健全过程中产生的缺点。《弟子规》阐

2、述了孝悌、谨信、爱众、学文等几个方面,不仅是儒学的基础,也是人性的基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仁德的根本。试想一个连生身父母手足兄弟都不爱的人,拿什么去爱其他人?“冬则温,夏则凊”(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窝暖热,夏天把父母的席子扇凉),古人就是拿这样的信条教育子女。儒家文化已经在民族血脉中流淌了上千年,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在中华大地上根深蒂固,孩子们还没入学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诵读“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潜移默化中就会认为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如今,子女忽视、冷落老人等没有尽赡养义务的行为屡见不鲜。儿女因长期未回家探望,导致亲人死在家中多时才被发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随

3、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纷至沓来,无形之中冲淡了传统的文化观念。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也确实让生活在压力中的年轻人无暇顾及老人。为了引导社会风尚,给予老年人充分的精神关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入法,一定程度上也正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对老年人关爱的普遍缺失。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子游在问及什么是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犬马之类的动物也会有饲养的行为,可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因为赡养老人不仅要停留在行为层面上,更重要的则是精神关怀。如果认为给老人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算

4、是尽孝了,就可以心安理得了,那么这与犬马是没什么本质区别的。与空虚的物质比起来,老人更渴望得到子女精神上的的理解和关心。  儒家思想也有很多需要摒弃的糟粕成分,比如孔子主张儿子要为父亲隐瞒过错,令人欣喜的是《弟子规》已经开始辨证地看待儒家思想。“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种反复劝谏,即使挨打也没有一丝怨恨的精神很是令人感动。《弟子规》对孝的理解没有完全拘泥于传统,反映出封建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思与修正,为现代人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提供了范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