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

《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

ID:16763888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_第1页
《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_第2页
《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_第3页
资源描述:

《《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课题《管子》(二章)-《身者,治之本也》教学课时1课时备课人张丰华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并且能够流利地解说本文意思。2、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3、探讨修身的具体可行的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备注入境生趣1、导语:问学生有谁知道管子的事迹。(管鲍之交、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2、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

2、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86篇,今存76篇16万言,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

3、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教师讲述,营造学生氛围,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朗读选文,自学生疑(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有身不治,奚(怎能)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故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

4、可得也。)注:圆括号内为上下文,作为教师备课的参考,也可以给学生讲,尤其是怎样判断人的两句。个人读集体读点名读理解文意,读原文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学习释疑

5、(人们本性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人的思想性情是可以掌握的。了解他喜欢什么和厌恶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观察他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能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把握住这两点,就能够对人民进行管理了。国土的保障在于城池,城池的保障在于军队,军队的保障在于人民,而人民的保障在于粮食。因此,土地不开辟,就会造成城池不巩固。)君主不能治理自身,怎么能治理别人?不能治人,怎能治家?不能治家,怎能治乡?不能治乡,怎能治国?不能治国,怎能治理天下?而天下又是以国为根本,国以乡为根本,乡以家为根本,家以人为根本,人以自身为根本,自身又以治世之道为根本。(所以,君主若不重视农业,就不肯禁止奢

6、侈品的工商业,不禁止奢侈品的工商业,人们就会延误农时农事而轻忽土地之利。在轻忽地利的情况下,还指望田野开辟、仓廪充实,那是办不到的。),了解文意,理解内涵,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灵犀一点,师生交流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修身”是被高度重视的。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也就提高了,这个世界也就安定了。试搜集至少十条三人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并加以背诵。互动学习,心得交流。直面人生,共同研讨雷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他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让世界充满了爱。雷锋

7、精神感动并激励了几代中国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你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待的?聆听圣人之言,修身养性。引导实践,修养身心1、一起探讨《身者,治之本也》的中心——修身的重要性2、怎样落实修身——修身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实践与生活《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