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

ID:9215867

大小:286.8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3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三四册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元代文学元杂剧一、元代前期重要作家、作品(记主要代表作品)关汉卿(现存剧目、简单剧情、自述性质的作品)1、字汉卿,号已斋叟,一生创作杂剧67种,今存18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2、三类题材:①公案剧:《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揭露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窦娥冤》是整个杂剧的代表作。②儿女风情剧:《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谢天香》、《诈妮子

2、》、《金线池》,反映妇女命运和为改变命运所进行的反抗与斗争,歌颂她们的智慧与美德,大都充满喜剧气氛。其中《救风尘》和《望江亭》是喜剧代表作。③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歌颂古代英雄,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其中《单刀会》是历史剧的代表作。3、带有自述性质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王实甫1、名德信,大都人,活动于成宗元贞至大德年间,在仕途上混的不太顺利,与关汉卿、杨显之、郑光祖来往都比较密切。王实甫杂剧《录鬼簿》记载有13种,现在保存完整的只有三种,即《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另有《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

3、茶船》二种各残存一折。2、《西厢记》流传发展演变过程(简答或论述,扩展的多点,自行删减)(1)最早的文本时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写的是张生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宣扬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论调。(2)宋金时期,崔张爱情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的各种演唱作品纷纷出现,秦观、毛滂《调关令》、赵德麟《商调.蝶恋花》,作品扬崔抑张,对莺莺的遭遇寄予同情,对张生行为不满。此外,民间艺人还创作有南宋话本小说《莺莺传》、宋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院本《红娘子》等。(3)在金代,金章宗年间产生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首先,它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格局,以大团园告

4、终,使崔张的爱情故事情节到主题都发生了飞跃。其次,《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较原著也有诸多突破,而具有了崭新的个性特征。张生由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变成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莺莺由哀婉凄切、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典型形象,原来并不重要的老夫人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原本无足轻重的红娘也成为十分活跃的角色。最后,《董西厢》中的矛盾冲突也有了发展变化,由崔、张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转移到他们为追求爱情幸福而与讲究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这些新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元杂剧《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蓝本。(4)王实甫以《董西厢》为蓝本,结合对生活的感受,提出封建社

5、会的普遍问题,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与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崔张故事的反封建立交的主题,正面大胆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鲜明的反封建婚姻主题。白朴和他的《墙头马上》、《梧桐雨》1、白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七岁,正值金朝灭亡,家庭离散,被元好问抚养。一生拒绝仕元,四处飘泊,放浪形骸。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录鬼簿》所载杂剧十五种,今存三种,曲词完整的只有《裴少俊墙头马上》和《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两种,另外一种是《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残存。2、其中《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该剧同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为元杂剧

6、的四大爱情戏。马致远1、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追求功名,中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淡薄名利,向往隐逸生活。2、马致有“曲状元”之称。亦雅亦俗,备受钦羡。所作杂剧15出,现存7种,即《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以及《黄梁梦》。其《误入桃源》杂剧尚存残曲一支。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二、元后期主要作家、作品郑光祖1、郑光祖,字德辉。山西省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从《录鬼薄》中看,当系比钟嗣成稍早的剧作家。代表作品有《倩女离魂》、《王粲登楼》2、《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最优秀的剧作,也是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它本于唐代传奇《离魂

7、记》。剧本写张倩如和王文举指腹为亲,倩女魂离躯体追赶王生,与之一同进京,而其躯体有家卧病不起,王生中了状元与倩女离魂一同回家,两个倩女合而为一,王生与倩女正式结婚。元散曲(概念与体制)(名词解释或简答)散曲是一种诗体。在元代仍然被称为词,或乐府。元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只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有两支以上同宫调曲子连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