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

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

ID:2078327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_第1页
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_第2页
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无门折射教育体制之弊  在北京一所市重点中学上学5年后,17岁的高二女生小敏被班主任告知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作为北京绿卡持有人的女儿,户籍在海南的小敏获准进入市重点高中读书。然而随着打击高考移民政策中“户籍、学籍双认证”的落实,小敏成为了牺牲品。海南户籍的小敏,无法在北京报名高考;学籍在北京的她,也已无法满足海南的报名条件。小敏的母亲周靖状告北京市人事局,法院目前尚未立案。  户籍所在地与常住地都不让参加高考,考生高考无门。这样的怪现象其实由来以久。据报道,去年有一名学生与小敏的情况类似,父母无奈之下为其

2、安排出国留学。那名被迫留学的考生虽然放弃了喜爱的专业,但她毕竟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我们要看到,并不是每个家庭能拿出供子女留学的钱,也不是每个孩子符合留学的条件。那些不能参加高考,又不能出国留学的孩子该怎么办?谁应对他们的前途负责呢?  对此,不少人把矛头指向刻板的户籍制度,批评北京与海南两地剥夺孩子的高考权利。户口藩篱确实应该拆除,但是我认为,在这件事上,户籍限制并非问题的根本。有报道说,12个省市已经或正在取消城乡户籍差别,这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但这主要说的是城乡二元制的差别,户口地域差异与户口附加值并没有

3、根本改变。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小敏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海南参加高考,都意味着当地考生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对当地考生相对不公。而且众所周知,北京与海南都是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地区。两地都拒绝孩子参加高考并不难理解。  问题该如何求解呢?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关教育公平的话题。虽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公平还是有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外地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对当地学生不公平。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招生体制公平合理了,孩子到哪里参加高考都一样了,哪个孩子刻意去办高考移民,哪个地方又会拒绝孩子参加高考

4、呢?  因此,我认为,考生的高考权利之所以游离在制度之外,不能怪孩子家长移民,也不能把板子都打在户籍制度上,不公平的教育体制、招生体制才是问题的根源。前两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海南高考移民事件已经凸显招生体制的弊端,学生高考无门、被迫留学,再次将了招生体制一军。  由于多种原因,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生源数量与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公平分配资源。但事实上,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并不能体现公平。由于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全国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

5、比例高居不下,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的局面。  不少有识之士为此进言献策,希望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今年“两会”上,洪可柱代表疾呼实行名校招生名额分配听证制度。刘中慧代表在提出“关于全国重点大学招生公平性的建议”。去年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虽然改革措施还存在瑕疵,但在招生体制不公平的大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热气并没有融化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目前还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参与改革发展成果分配的热情高涨,而公平的受

6、教育权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了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下去显得不合时宜,面对考生高考无门的尴尬,如何作出调整,使招生体制趋向公平合理,成为紧迫问题。胡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