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

ID:32005670

大小:856.34 KB

页数:357页

时间:2019-01-30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_第1页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_第2页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_第3页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_第4页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子评传 [文学评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春秋末期,在中国思想界的上空,出现了三颗明亮的星体——孔子、老子和孙子。他们的思想包罗宏富,见解精到,而各有侧重。孔子着重于建设伦理学,老子偏重于阐述哲学,孙子则注重于研究军事学。此外,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法律、教育等,他们几乎都有论述,而又各自构成一个严密的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他弟子整理的语录体文集《论语》中,老子的思想集中表现在他自著的由许多章节组成的《老子》五千言内,孙子的思想则凝聚于他的杰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上述三颗明星,再加上司马穰苴、晏婴、邓析、伍子胥、范蠡、文种

2、等许多发光的星体,构成了春秋未年思想界星光灿烂的天空。本书要着重评论的是春秋末年的孙子(武)及其兵法。战国中期的孙子(膑)及其兵法,同时要评论与孙武同时代、同国、甚至同一宗族的司马穰苴及其兵法。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有系统的兵书兵学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相传在黄帝时代,已经有军事经验的总结。孙武在自己的兵法著作中指出:“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孙子·行军篇》)说明他的军事思想和谋略,源自黄帝。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下编中,保存了孙子的一篇佚著《黄帝伐赤帝》,内容主要论述黄帝是如何战胜四方之帝的。这进一步

3、表明,黄帝征战的经验,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流传甚广。《李卫公问对》载李靖对唐太宗说:“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在《战阵攻守部》中引沈起《吴子序》曰:“兵法始于黄帝。”可见在唐宋人的心目中,兵法之作仍是从黄帝开始的。考之传说的史事,黄帝之时“诸侯相侵伐”,他曾“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又“与蚩尢战于啄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身经数次激烈的著名大战,打过许多漂亮的胜仗,他应该积累一些战争的经验。可惜由于当时文字记载的手段尚不完备,黄帝的兵法著作不可能流传下来。《汉书·

4、艺文志》“兵阴阳家”著录有《黄帝》十六篇,又有“黄帝臣”《封胡》五篇、《风后》十三篇、《力牧》十五篇。这些书有的是“依托”伪造的,有的也可能保留某些黄帝时用兵方法的传说。但它们己全部亡佚,只是在历代的史书、兵书、类书中可以找到片言只语的佚文。西周初年的姜太公吕尚,是黄帝之后又一位有战略思想的军事家,传说他著有兵法之书。《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吕尚)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太史公自序》称:“非兵不强,⋯⋯《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也把大公作为能

5、阐明古兵法的第一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太公》237篇,其中《谋》81篇,《言》71篇,《兵》85篇。这些著作,如黄帝的兵法书一样,有依托伪造和保留太公兵谋传说两种可能。现已考定,依托太公撰的《六韬》(它可能是《大公·兵》中的一部分),为战国后期的兵家学者所著。书中大谈“战骑”的作用,“铁蒺黎”、“铁械锁”等兵器,大战的人数达到“百万之众”,绝非西周初期的情况。此外,《战国策·秦一》记苏秦“夜发书”,曾“得太公《阴符》之谋”;《说苑·指武》征引过《太公兵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太公阴谋》、《太公阴符铃录》、

6、《太公伏符阴阳谋》;《诗·大雅·大明》孔颖达疏征引过《太公受兵铃之法》等。上述诸书,可能都是《太公·兵、谋》中的东西,现亦已全部亡佚;剩下引文的零星片断,也大都是依托的伪作,很难说是大公流传下来的遗训。到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专门记述军事原则和作战经验的书。《左传·信公二十八年》记楚成王引《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者不可敌”。《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载宋厨邑大夫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孙子·军争篇》亦引《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7、。”从上述引文看,《军志》、《军政》等古兵书所记述的作战原则和军事经验是零星的、简略的,它们没有撰著者的名字,可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陆续编纂而成。楚国还有一种军事典籍,对战争经验进行细致的总结。《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晋士会赞扬楚国的军事行动说:“(楚)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由这段赞词可知,楚国的此种军事法典,能指导“军行”时左、右、前、中、后如何配置,军队中的“百官”如何按物象而动,军队如何发布“政”令以加强戒备,等等。可惜楚国的“军典

8、”与上述《军志》、《军政》等书一样,也都已失传,无法知晓其全部内容。自西周以来,还有一部专门讲述古代军事礼仪和用兵方法的书,名《司马法》,为历朝掌管军事的司马陆续编撰而成。但到春秋后期,此书遭到冷遇,被搁置一旁。齐景公时的将军,后被尊为“大司马”的田穰苴,“曾经“申明”其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自己也作过总结军事经验的“兵法”之类的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