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

ID:32299145

大小:398.87 KB

页数:135页

时间:2019-02-02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_第1页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_第2页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_第3页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_第4页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羲之评传 [文学评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羲之评传王羲之评传一、生活的时代王羲之的“人生长途”跨越了两个朝代,经历了西晋的灭亡和东晋的建立这样的历史大动荡。公元265年司马炎逼魏元帝让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这位晋武帝登基之初,清廉、简朴,两年后,就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全国得到了统一,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晋武帝开始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热衷于享乐,宫中的美女就有一万余人。上行下效,他的文武官员也奢侈腐败,草营人命。后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两人斗富,公然把人命当儿戏。王恺请客吃饭时叫美女吹笛,吹错一个节拍立即处死。石崇叫美女在

2、席间劝酒,客人不喝酒,立即将美女杀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晋武帝很会玩弄权术,但太子司马衷却愚庸至极。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一阵蛤蟆的叫声,问侍郎贾胤“此鸣者为官乎?为私呼”?问蛤蟆是官的?还是私的?原来很精明的晋武帝,后来变得非常昏庸,在张泓等人的欺骗下,竟让司马衷继承了皇位,史称惠帝。有一年四处灾荒,饿殍遍野,这位白痴皇帝得知后竟说:这些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力何不吃肉粥呢?这些都是历史笑话。惠帝妃子贾南风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与太医令程据、洛阳小吏荒淫共寝,臭名远扬,让这些人治理国家,情况可想而知。汝南上

3、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顒、成都工颖、长沙王义和东海王越等八王,为了中央统治权,你争我夺,长期混战。他们甚至勾结少数民族首领,互相残杀,搞得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惠帝当政十九年,公元307年被毒死。司马炽即位,这就是晋怀帝,他做了不到七年的皇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匈奴贵族刘曜攻破了洛阳,他就当了俘虏,天子之尊丧失殆尽。后来他也被毒死,年仅三十岁。同年,十四岁的太子司马邺继位,这位晋愍帝他的下场并不比他父亲好。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整个国家分崩离析,军队不堪一击,西晋王朝已摇摇欲坠。公元3

4、16年愍帝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投降了刘曜。过了几天愍帝被解送到平阳,他见到了汉主刘聪连忙下跪叩头,从此他成了刘聪的阶下囚。西晋传了四主、历时五十二年,就灭亡了。司马邺在被俘期间受尽了凌辱,刘聪率百官打猎,司马邺手执长乾为其开路。在宴会上为客人斟酒,雨天为客人撑伞,清洗杯盘,连刘聪上厕所也叫这位昔日的皇上拿马桶盖,最后被迫喝药酒自杀身亡,结束了屈辱的被俘生活。愍帝死后,镇守在江南的琅邪王司马睿称帝,重建晋政权,改建邺为建康,史称东晋。东晋得以建立,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原伦陷,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民族矛盾成了主要矛盾。世家

5、豪族辗转逃到南方,他们之间原有的矛盾转变为次要矛盾。为了加强地主阶级的力量,他们需要建立他们自己的政权,以维护他们共同的利益。在建立东晋王朝时,王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早在西晋“八王之乱”时,①王导与司马睿“素相亲善”、“雅相器重,契同友挚”。王导深知司马睿在①《晋书·王导传》。江南政绩平平,“不显的然之迹”,再加上他不是司马炎的嫡系后代,“名论犹轻”,故更缺乏影响和威望。南渡的士族对他能否抵御外族侵扰、光复中原缺乏信心。鉴于上述原因,王导请握有军权的堂兄扬州刺史王敦共商定国安邦大计,采取种种措施扩大司马睿的影响,提高

6、其社会地位。农历三月初三上已观禊,王敦奉司马睿乘肩舆出巡,王导和北方迁来的一些名士等有身份的人骑马尾随其后,队伍浩荡,声势煊赫。此举惊动了建邺城内外。原来江南士族首领纪瞻。顾荣等对司马睿是不同一顾的,现在,见他这般威风,大力震惊,便刮目相看了。他们“相率拜于道左”,后来包括贺循在内的许多名士也都归附司马睿了。有一次北方来的士族首领在长江边聚会、饮酒,大家面对滔滔江水无不触景生情,对中原失守感叹优伤。这时王导慷慨陈辞,号召大家全力扶助司马睿,以期收复中原。他的一席话得到与会者的赞同。王导又劝司马睿“宾礼故老,存问风俗

7、”,宠络人心。“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由于得到江北南迁士族的支持和江南土著土族的拥护,司马睿做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愍帝被杀后,他立即登基成了东晋第一个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心里很明白,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得力于王导的支持,他拉着王导去接受百官朝拜,王导坚决推让不肯。晋元帝任命王导为丞相、骠骑将军、封武冈侯,任王敦力大将军、都督荆。江、扬。湘、交、广六州军事。这种由王氏兄弟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与司马睿共同治理东晋的局面,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局面被后世称之为“门阀政治”。这种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于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

8、,是当时皇权不振、士族专兵这一现实决定的。晋室在北方已失去生存之地,司马睿系旁支弱藩,既无法统、实力,又无功劳影响,他无法控制士族这一强大的社会阶层,由于北方流民南来,补充兵源,当时武将(流民帅)也随之而来,组成了由士族掌握指挥权的军队,这使士族专兵成为可能。“王与马,共天下”,后来变成“瘐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一直沿续到淝水之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