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ID:3284620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6

实验教学案例_第1页
实验教学案例_第2页
实验教学案例_第3页
实验教学案例_第4页
实验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视频案例简介实验一舌诊脉诊实验二麻黄汤对正常大鼠足跖汗液分泌的影响实验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10/10实验一舌诊辨舌,又称舌诊,是温病诊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舌为心之苗,又与肝、肾、脾、膀胱、三焦等许多经络相同,使舌与全身形成了一个整体,许多内在病变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尤其在温病过程中,其变化既迅速又明显,凡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邪正消长、病情轻重、病位深浅、预后好坏等等,都能较客观地反映在舌象上。由于舌象的变化快、较敏感,所以在温病诊断中尤为重要,故有“杂病重脉,温病重舌”之说。舌象的变化主要为舌苔和舌质两个方面,舌诊则主要观察它们形

2、态、色泽、润燥以及动态的变化。一、舌苔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而形成的。在温病过程中,由于发热、伤津和脾胃功能失常等原因,舌苔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临床上主要观察其色泽、厚薄、润燥等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尤其能反映出病邪的性质和津液的盈亏。(一)白苔:白苔有厚薄润燥之分,总的来说,薄者主表,病属卫分,一般见于温病初起,病变尚轻浅;厚者主里,病属气分,多见于湿热为患,如湿温之湿重热轻证。润者主津伤不甚,燥者则提示津液已伤。温病的主要白苔有以下几种: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临床表现]指舌苔薄而色白,近似常人之苔,惟欠滋润,舌的两边及尖部

3、,比正常舌质略红。[临床意义]为温病初袭人体,邪在肺卫,多见于风温初起。[鉴别]风寒表证之薄白苔质地润泽、舌色正常。[医案]周某,女,50岁。初诊:身热头痛,体温38.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脉浮数。诊断:风温(上呼吸道感染)辨证:风温之邪,侵袭肺卫。治法:辛凉疏卫,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10/10处方:薄荷1.5g后下前胡6g浙贝12g桑叶9g银花9g连翘15g淡豆豉9g炒牛蒡3g芦根30g二付二诊: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风温已解

4、,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处方:薄荷1.5g后下前胡6g黄芩9g杏仁9g芦茅根各30g焦三仙各9g二付药后诸恙皆安。按:该病例以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诊断风温要点。(《赵绍琴医案》)10/102、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临床表现]较之薄白欠润苔更为干燥,舌边尖之色更红。[临床意义]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可由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发展而来,反映风热之邪较盛而津液已耗;或素体津液亏损而又外感风热者;或外感燥热而邪在肺卫者。[医案]王某某,男,56岁初诊:外感温燥之邪,肺经受灼,口干且渴,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红,鼻干且燥,呛咳少痰,小溲色黄,大便略

5、干,舌边尖红,苔薄白且干,脉浮数且右侧略大,沉取弦细数。诊断:秋燥(上呼吸道感染)辨证:温热燥邪,阴分受伤。治法:清润宣降,肃肺止咳。辛辣油重厚味皆忌。处方:北沙参10g炒栀皮6g前胡6g玉竹6g芦茅根15g鲜梨一个连皮去核切片入煎三付二诊:服三剂之后,寒热已退,咽干鼻燥皆减,干咳已轻,大便已畅,脉象数势已差,原方又服五付而痊愈。(《赵绍琴医案》)3、苔白厚粘腻:[临床表现]多伴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泽,紧贴于舌面,其上多有粘涎附着。[临床意义]湿热相搏、浊邪上泛,见于湿温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者。[医案]宋某某,女,45岁,干部,199

6、2年3月13日初诊。主诉:患者子宫摘除术后20日,现低热不除,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伴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口干不渴,汗出便溏,舌淡苔白厚粘腻,脉弦细,诊断:术后发热辨证:脾虚湿困,湿邪弥漫,卫气失宣治法:芳香宣卫,醒脾化湿。10/10处方:杏仁10g白蔻仁10g滑石布包10g佩兰后下10g半夏曲10g茯苓10g藿梗10g厚朴花10g竹叶10g砂仁后下6g炒薏米20g三剂后低热已除,纳增胀减,现仅便软,纳少乏力,上方减藿梗、佩兰,加炒苍术、焦三仙各10g,以扶脾调中。(北京中医1994年第6期)[医案]华某某,男,30岁初诊:身热6~7日,

7、体温39℃,头晕目沉,面色淡白,胸中满闷不舒,周身酸楚乏力,大便略溏,小溲黄短,腰际酸沉,夜寐不安。经中医治疗,先服银翘解毒丸,后又服汤剂,甘寒清气热,以生地、元参、知母、沙参等为主。药后大便溏泻,身热加重,周身乏力,舌白滑润,根部厚腻,两脉沉濡,按之无力,近似迟缓,小溲短少,口淡无味。诊断:湿温(肠伤寒)辨证:病属素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欠佳,外受暑湿之邪,留连不去,误服甘寒之品,湿邪增重,气机受阻,三焦不利。湿重于热,故面色淡白,唇口不华,脉象亦为寒湿阻遏中阳之象。10/10治法:拟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以畅胸阳。俟湿化阳复,气机宣畅,则三焦通利,

8、病自渐愈。忌食甜粘及有渣滓食物。处方:淡豆豉12g炒山栀3g藿香叶后下10g陈香薷1.5g焦苍术4.5g厚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