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课件

《皮肤性病学》课件

ID:39014339

大小:27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23

上传者:U-145848
《皮肤性病学》课件_第1页
《皮肤性病学》课件_第2页
《皮肤性病学》课件_第3页
《皮肤性病学》课件_第4页
《皮肤性病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黏膜病变.病毒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和核糖核酸(RNA)病毒两大类。不同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不同疱疹病毒嗜神经和表皮带状疱疹等乳头瘤病毒嗜表皮各种疣麻疹病毒呈泛嗜性麻疹广泛组织损伤概述 新生物型 多由乳头多瘤空疱病毒引起,少数由痘病毒所致。皮损呈疣状增生,常见者如各种疣及传染性软疣。疱疹型多由疱疹病毒引起,少数由痘病毒及小RAN病毒引起。皮损以疱疹为主,常见者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红斑发疹型 多由RNA病毒引起。皮损以红斑、斑丘疹为主,如麻疹、风疹等。不同病毒引起不同类型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多见于成人,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概述 本病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该病毒具有噬神经和皮肤的特性。病毒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体内,通过血行传播,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神经结的神经元内。病因及发病机制 当宿主在某种外因如:恶性肿瘤、外伤、疲劳等作用下免疫功能下降,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激活、增殖,使受侵犯的神经结发生炎症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沿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产生群集的水疱。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1、一般情况带状疱疹典型的症状发生之前常有轻度的全身症状。2、自觉症状在即将出现皮疹的部位皮肤不适,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皮疹发生前或伴随皮疹出现,部分患者在皮损消退之后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临床表现 3、好发部位好发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区,亦可见于腰部、四肢及耳部等。4、皮损形态在出现前驱症状1~4天后,皮肤出现群集的小水疱或丘疱疹。疱液澄清或血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基底常饶以红晕。一般不超过躯干中线。局属淋巴结也常有肿痛。临床表现 5、合并症或特殊表现头面部皮疹可累及眼角膜,引起病毒性角膜炎。累及膝状神经结可出现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Ramsay—Hunt综合征。严重病例可伴高热、肺炎、病毒性脑炎等。6、病程及预后儿童及青年人一般为2~3周,老年人约3~4周。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根据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有明显的神经痛,一般不难诊断。但应与单纯疱疹、脓疱疮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一般患者,以消炎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可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或静滴;也可应用阿糖腺苷治疗。此外尚可应用法昔洛韦或万乃洛韦,疗程7—10日。(2)糖皮质激素:在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症情况下,早期短程应用,最好在起病5—7日内应用。治疗 (3)止痛剂可选用去痛片、阿司匹林、卡马西平、颅痛定、消炎痛、扶他林等。神经营养剂可采用维生素B1、B2、B12等。(4)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或胸腺肽等。 2、外用药物治疗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软膏。若疱疹已破溃,酌情以3%硼酸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湿敷,或外搽0.5%新霉素软膏。治疗 3、物理治疗可应用氦氖激光、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照射等可缓解疼痛、提高疗效。4、中医中药针刺疗法有止痛效果,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取不同的穴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