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

ID:44024529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方治疗,30天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6%,治疗组总有效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LVEF、FS、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LVEF、FS、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喘憋、心

2、悸、咳嗽、咯血、胸闷、上腹胀痛、双下肢水肿、心前区有压迫感。《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将其命名为“心衰”1,属中医痰饮、心悸、喘证范畴,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7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70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40例,缺血性心肌病30例;男45例,女25例;心功能分级II级49例,III级21例;年龄17〜74岁,平均49.8岁;病程1〜19年,平均16.5年。治疗组70例,其中扩张型

3、心肌病38例,缺血性心肌病32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5〜80岁,平均56.4岁;病程1〜22年,平均20.1年;心功能分级II级44例,III级26例。治疗方法:两组140例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常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25mg,安体舒通片20mg,2次/日,卡托普利片25mg,3次/日,地高辛片0.25mg,1次/日,利尿药应用5天即停服1周,再服5天,如果患者水肿明显加服利尿药。必要时可以临时静脉推注西地兰0.2〜0.4mg。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川苇10g,党参15g,麦冬10g,生地10g,五味子10g,丹参10g,牛膝10

4、g,炙甘草6g。赤芍10g,香附10g,当归10g,患者血瘀重者加桃仁6g,红花6g。如果患者气虚重加黄^20g;分两次水冲服,观察疗程30天。疗效判断标准2:①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③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6%,治疗组总有效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LVEF、FS、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LVEF、FS、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由于在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下,患者心功能也将不断恶化

5、发展,由于患者机体首先发生多种代偿机制,可以使患者心功能在一定的时间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同时这种代偿机制也均有负性的效应,当代偿失效而出现心力衰竭时病理变化则更为复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4方面:①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3o②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③代偿机制;④舒张功能不全。《黄帝内经》时已有关于“心衰”类似记载,《素问・痹论篇》日:'‘脉痹者,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素问•逆调论》日:“人有逆气不得卧而喘,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

6、。在传统医学上,大致将其归属为"痰饮”、"水肿”、“心悸”、“喘证”、'‘心痹”等范畴。劳累或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气亏虚,脾气不足,血行瘀滞,水湿不化,凌心射肺,最终因瘀血水饮互阻而发本病。可见本病病位主要在于心,并且涉及脾肾肝。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为主要治法,药物合用,活血通络、益气养阴、养心复脉作用。其中五味子滋肾、敛阴、生津。党参补气;麦冬滋养心阴;丹参、生地、牛膝、赤芍、当归以活血通脉络,养阴生津、益气复脉。川苇、香附以行气活血,使血行有气之鼓动,炙甘草调和诸药,且用炙甘草汤之意以养心复脉,党参、麦冬、五味子三者均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

7、心肌代谢和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较快得到修复和保护,从而改善组织缺氧时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五味子还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丹参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生地、牛膝、当归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左室舒张末期压,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可以降低红细胞的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总而言之,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方治疗心衰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朱文峰.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