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

ID:44113828

大小:10.79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19-10-18

上传者:U-145848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烟草苗期病害——炭疽病烟草炭疽病易在苗期及团棵前期发生。病原菌属半知菌壳属孢属。[该病害症状]初发期表现水浸状,湿度大,表现为深色,湿度小表现浅色,病斑凹陷,病斑中心有灰黑色斑点(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该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及带有病残体的土壤、肥料上和以菌丝在种子内外越冬。20~30℃是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超过35℃很少发病。在温度较高及高湿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不良、大水漫灌、烟苗过密等,均易诱发该病。[防治方法]防治炭疽病的中心环节是控制苗床湿度,并及时喷药保护。①苗床地势要高、排灌方便,并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溴甲烷30~40克熏蒸;②选用无病种子,并用1%~2%硫酸铜或0.1%硝酸银浸种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③加强苗床管理,要开好排水沟,浇水宜在晴天上午,待叶片上水滴干后再盖膜,降雨时不能揭膜。床面湿度较大,可撒干细沙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要注意通风排湿;④在2~3片真叶时可喷施l:1:160~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7~10天喷一次。发病后可选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烟草猝倒病DampingOff烟草猝倒病在全国各烟区普遍发生,是烟草苗期常见的病害,也可为害大田烟株。一般南方烟区比北方烟区重。[病原与症状]烟草猝倒病菌属鞭毛菌亚门。被侵染的幼苗在接近土壤表面部分先发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环绕茎后,幼苗随即枯萎倒卧地面,子叶保持暂时暗绿色,湿度大时,周围可见密生一层白色絮状物。幼苗5~6片真叶时被侵染,植株停止生长,叶片凋萎变黄,病苗根部水渍状腐烂,皮层极易从中柱上脱落。当病菌从地面以上侵染,茎基部常缢缩变细,地上部因缺乏支持而倒折,根部一般不变褐色。移栽大田后的已感染的病苗,遇到环境条件不利于烟苗生长时,会继续蔓延到叶部,茎秆全部软腐,病株很快死亡;幸存的植株可继续生长,当遇到潮湿天气,接近土壤的茎基部出现褐色或黑色水渍状斑块,下陷皱缩,干瘪弯曲。茎的木质部呈褐色,髓部呈褐色或黑色,常分裂呈碟片状。故大田期也称茎黑腐症。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苗床持续低温(240C以下)高湿利于该病发生。[防治方法]防治猝倒病的重点是加强苗床管理,配合药剂防治。①苗床地势要高、排灌方便,并进行土壤消毒;②加强苗床管理,杜绝外来污水流进苗床或大棚。留苗不要过密,幼苗三叶期前少浇水。床面湿度较大时,可撒干细沙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要注意通风排湿;③烟苗大十字期后可喷施1:l:160~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7~10天喷1次。发病后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喷施。 烟草立枯病SoreShin烟草立枯病在全国各烟区都有零星发生,偶尔有些苗床被害较重。[病原与症状]烟草立枯病菌属半知菌亚门。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初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环绕茎基部,病部变细,病苗干枯甚至倒伏。在高湿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烟苗大面积死亡。此病的显著特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显著的凹陷收缩状,病部及周围土壤—上常有蜘蛛网状菌丝粘附,有时在重病株旁可找到黄褐色或黑褐色菌核。烟草立枯病与烟草猝倒病或烟草黑胫病较易混淆,前者茎基部缢缩,在病株及周围土壤有蜘蛛网状黄褐色霉或黑褐色菌核,而后者病株腐烂倒伏,病部有白色丝状物。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及以菌核在土壤中部可长期存活。该病发病受温度影响最大,苗床温度低于20℃时,发病较重。中等土壤湿度或较低湿度的土壤有利于该病发生。因此常在苗床后期,特别是揭膜后,遇干旱风出现发病高峰。[防治方法]防治立枯病的措施参考猝倒病的防治措施。另外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苗床,效果较好。 烟草黑胫病B1ackShank烟草黑胫病是我国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之一,黄淮烟区及其以南各烟区发生较重。[病原与症状]烟草黑胫病又称“腰烂病”,它是由鞭毛菌亚门的烟草疫霉菌引起。主要为害大田期烟株。苗期受害呈“猝倒”状;旺长期受侵染时茎上无明显症状,而根系变黑死亡,导致叶片迅速凋萎、变黄—厂垂,呈“穿大褂”状,严重时全株死亡;“黑胫”为此病的典型症状,从茎基部侵染并迅速横向和纵向扩展,可达烟茎1/3以上,叶片自下而上凋萎枯死,纵剖病茎,可见髓干缩成褐色“碟片状”,其间有白色菌丝;“腰烂”,在多雨季节,病菌孢子随雨水飞溅可以从抹权等造成的伤口处侵入,形成茎斑,使茎易从病斑处折断;“叶斑”,多雨潮湿时下部叶片易受侵染,形成直径4~5厘米的坏死斑,又称“猪屎斑”。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和菌丝在病株残体内于土壤或厩肥中越冬,可存活3年以上,是主要初侵染菌源。田间病菌主要靠流水和农事操作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而降雨和湿度是流行的关键因素。近年发现地膜烟的黑胫病比露地烟黑胫病早发生10~15天左右。[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NC82、K326、K346、NC89,中烟98、云烟85、K394、中烟9203、中烟14等都是较抗病的;实行2~3年与禾本科、甘薯等轮作;施用净肥;注意排水,防止日间积水,起垄栽烟;及时拔除病株并妥善处理,不得乱扔。药剂防治:目前较好的药剂有甲霜灵和甲霜灵锰锌,施药方法是:成苗期,用25%甲霜灵或72%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或浇灌;移栽后4~6周向茎基部及其周围表土施药,以25%甲霜灵500倍液灌根效果最好。目前在白肋烟上已发现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生产很强的抗药性,在白肋烟上宜使用72%甲霜灵锰锌或25%普力克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烟草赤星病BtownSpOt烟草赤星病,是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产烟区均有发生。主要在成熟期发病,东北、黄淮及西南烟区受害较重。[病原与症状]烟草赤星病是由链格孢菌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赤星病是烟叶成熟期的主要叶斑病害。病害从烟株卜部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最初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的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病斑则大,干旱则小,一般来说最初不足0.1厘米,以后逐渐扩大,病斑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致使病斑枯焦脱落,整个叶片破碎而无使用价值。茎秆、蒴果上也可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长圆形凹陷病斑。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尤以病茎上越冬效率较高。长距离传播主要靠风,雨水能作短距离传播。烟株幼苗期抗病,以后抗病力逐渐减弱,烟叶成熟后开始进入感病阶段。发病适宜温度为23.7~28.5℃,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利于发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较抗赤星病的品种有G28和K346等;②发展春烟,适时早栽;③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④合理密植,适当增施磷钾肥,搞好田间卫生,彻底销毁烟秆等残体,减少侵染菌源;⑤药剂防治,结合采收底脚叶喷第一次药,一般要间隔7~10天,喷2~3次。40%的菌核净400~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效果较好。 烟草蛙眼病FrOgeye烟草蛙眼病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广西、湖南、河南南等省(自治区)发生较重,其他各省发生较轻。在生长期烘烤及晾晒期间仍会继续为害。[病原与症状]烟草蛙眼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烟草尾孢菌所引起的。该菌喜高温高湿,为弱寄生菌,一般只能侵染衰老的叶片组织。病斑一般先从中下部叶片发生,成熟的叶片比幼嫩叶片感病。病斑圆形,直径2~15毫米,因气候条件和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病斑有狭窄深褐色边缘,内层为褐色或茶褐色,中心为灰白色羊皮纸状。在病斑中央散布灰色霉状物形如蛙眼,若在采收前2~3天受到侵染,在烤房变黄期可形成绿斑或黑斑。蛙眼病常与赤星病混淆,但蛙眼病病斑较小而多,多呈灰白色或淡褐色,中央白色;而赤星病斑较大,褐色或红褐色,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于土壤中越冬,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带病的烟苗亦可成为大田的初侵染源,一般先从底脚叶和下部叶片发病,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若遇到高温高湿的条件就可能较重发生。烟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烟株早期脱肥、叶片假熟都会加重蛙眼病的发生为害。[防治方法]实行2~3年轮作;在烟叶收获后及时清理烟株残体,并深耕;及时摘除底脚叶和病叶,以减少田间菌源,并有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适时采收,烘烤时对病叶在变黄期适当提高初始温度(38℃以上),可阻止病斑继续扩大;合理施肥,适当增施钾肥;药剂防治:现蕾后视发病情况,初发时,先采摘底脚叶及病叶,并立即喷药防治。在苗床期定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大田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 烟草白粉病POWderrmildcw烟草白粉病在我国主要烟区均有发生,云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及陕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时有暴发流行,为害较重。其他烟区若烟田密度过大或长势过旺,通风透光较差的田块亦会受到一定为害。[病原与症状]烟草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的二孢白粉菌引起的,为专性寄生菌,此菌喜中温中湿的条件。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蔓延到茎上,其显著特征是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呈黄褐色小斑,随后叶片正、反两面及病茎上着生一层白粉。受害烟苗,叶上长满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白粉病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是,白粉病叶片正反两面都有白粉,而霜霉病仅在叶片背面有灰蓝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白粉病菌在病株残体上以菌丝或子囊壳越冬,也可在其他寄主上越冬。此菌为外寄生菌,除吸器外,菌丝和分生孢子全部长在。叶表面,分生孢子极易飞散,主要是借气流传播。在温暖潮湿、日照较少的条件—F发生较重,最适侵染温度为16~23.6℃,湿度为73%~83%,而高温高湿不利于病害发生,大雨可减轻白粉病发生程度。[防治方法]目前烤烟品种多数不抗白粉病,当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平衡施肥,增加磷、钾肥可提高烟株抗性,及时摘除底脚叶及病叶,减少田间病菌数量;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根据病情发展,每隔7~10天喷药1次,重点喷在中下部叶片上;20%粉锈宁(三唑酮)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苯菌灵500~800倍液,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烟草根黑腐病Blackrootrot根黑腐病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南、云南、广西、贵州、山东、安徽、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为害有所上升。[病原与症状]烟草根黑腐病菌为根串株霉菌属半知菌亚门。幼苗期至现蕾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烟草根系,呈特异的黑色。幼苗很小时,病菌从土表部位侵入,病斑环绕茎部,向上侵入子叶,向下侵入根系,使整株腐烂呈“猝倒”症状。较大的幼苗感病后,根尖和新生的小根变黑腐烂,大根系上呈现黑斑,病部粗糙,严重时腐烂,拔出时仅见到变黑的茎基部和少数短而粗的黑根与主干相连。发病苗床烟苗长势和叶色不均匀。大田期被侵染的烟苗生长缓慢,植株严重矮化,中下部叶片变黄枯萎,大部根变黑腐烂,在病斑上方常可见到新生的不定根。在田间极少整田发病,多为局部或零星发病。 [发病规律]根黑腐病是土传病害,主要以厚垣孢子和内生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及粪肥中越冬后成为初侵染源。田间发病的最适温度在17~23℃之间。土壤湿度大,尤其接近饱和点时,易于发病,当pH值≤5.6时极少发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NC82、NC89、NC60、G140、红花大金元等对根黑腐病有较好的抗性;②用溴甲烷等进行土壤消毒,培育无病壮苗;③与禾本科植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④田间科学管理,采用高垄栽培,施用腐熟的有机肥;⑤发病后可用药剂防治,移栽时每667米2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拌细干土穴施,或加水50千克浇施。发病初期可喷施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烟草破烂叶斑病AscochytaleafspotorRaggedleafspot烟草破烂叶斑病又名轮纹病、灰星病,在全国烟区均为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常与赤星病混合发生。[病原与症状]烟草破烂叶斑病病原菌是棉壳二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烟草在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受害,多在旺长至打顶期下部叶发生。病斑圆形到不规则形,黄棕色,有灰至红褐色中心,边缘明显隆起,直径可达2.5厘米以上,叶片背面呈暗棕黄色,病斑常相互愈合成大的枯斑。在坏死组织上,可发现有散生的浅黑色圆形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组织变薄如纸状,易破碎,外形破烂。也可以侵染茎秆,形成褐色长形病斑,比赤星病斑少,但病斑大。叶耳上有时也出现病斑。病斑如发生在叶片中脉上,则使中脉断裂,叶尖部悬垂而枯死,如断裂发生在叶基部,则整个叶片下垂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病残组织内混人土壤和肥料中越冬,也可以病残碎片混入种子中越冬,来年春季温湿度合适时散发出分牛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烟草。为害适宜温度为22~26℃,凉湿天气利于破烂叶斑病发生。[防治方法]①注意苗床和大田卫生,及时摘除病叶,减少初侵染源;②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③发病后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用于防治赤星病、蛙眼病的措施,对防治此病亦有效。 烟草白绢病Southernstemandroot烟草白绢病在我国台湾、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和山东等烟区发现。一般在田间零星发生,危害不重。[病原与症状]烟草白绢病菌是半知菌亚门的齐整小菌核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大田后期,也有报道发生在移栽期,病部在成熟烟株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部位初期呈现褐色下陷斑痕,逐渐环绕茎部,病斑卜产生大量白色绢状菌丝,不久形成数量众多的油菜籽状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黄色至茶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株自下而上叶片变黄萎蔫至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易腐烂,只剩松散如麻的纤维组织,病株倒伏枯死。病株根部一般不腐烂。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及菌丝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或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侵染烟株形成初侵染。菌核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病菌可通过病土、病株残体、各种作物种子中的菌核、农家肥料以及流水传播。菌丝虽然存活时间较短,但在有利的条件下,菌丝片段在局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病害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15℃以下病害极少发生。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病害的发展。烟株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沙土地上病害发生重。[防治方法]①旱地种烟可实行3~5年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烟稻轮作是减少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②清除病残体深埋人土壤中,减少十壤表层中有机残体的含量;③用1:10~15的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混匀,撒于病株周围的地表。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 烟草菌核病Southernstemandrootrot烟草菌核病已在我国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浙江、安徽、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烟区发现。一般在田间零星发生。[病原与症状]烟草菌核病菌为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在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成熟期发生最多。幼苗受害在茎部、脚叶及主脉呈现褐色病变,茎部病斑皮层部凹陷,病叶主脉呈深褐色腐烂,叶上还可形成近圆形黄白色病斑,直径可达6~7毫米,叶片背面病斑可见白色絮状霉层。湿度大时幼苗呈水渍状腐烂。病株上和附近地面处可见黑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菌核。大田期茎部病斑呈椭圆形、浅褐色,可向上下扩展,开始下部叶片凋萎,随着病斑的扩展至全株叶凋萎。后期茎部病斑皮层常凹陷消失,髓部中空易折断,空茎和受害蒴果内有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摇动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残株中或混杂于种子中越冬,也可以菌丝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春季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孢子或菌丝体引起初侵染。主要侵染是子囊孢子从子囊盘上被喷入空中随气流传播,最远可达数公里。菌核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期较短。连作或与油菜、甘蓝等寄主作物轮作发病重。[防治方法]①与禾本科作物2~3年轮作或烟稻轮作;②用0.5毫米细筛除去种子中的菌核或用相对密度1.06的盐水选种;③适期早栽,高垄种植。注意通风排湿。及时采摘下部叶片,收获后清除病残株;④拔除病株集中处理,在病株周围撒施草木灰、石灰粉(4:1)或硫磺石灰粉(1:20~30)。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7~10天1次,共2~3次;⑤采用秋季深耕。 烟草煤污病Sootymo1d烟草煤污病亦称煤烟病,与蚜虫和其他同翅目昆虫相伴发生。在我国各烟区都有零星发生,属次要病害。一般南方烟区稍微重于北方烟区。[病原与症状]煤污病是由数种病原菌协同侵染引起的,它的群落组成十分复杂,以出芽短梗霉菌、草本枝孢菌、枝状枝孢菌和链格孢菌等为主。一般认为煤污菌不具有严格的分类学意义,而是泛指一些具有暗色孢子或菌丝,表生于植物绿色叶面形成褐色或黑色菌落的一群附生真菌,主要靠蚜虫分泌的蜜露作为营养进行生长繁殖。煤污病多发生于植株下部成熟的叶片上,在叶片表面产生一层煤灰色霉层,多呈不规则形或圆形,易脱落。受害烟叶因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阻,影响碳水化合物形成和叶片生长,致使病叶变黄,重病叶出现黄色斑块,叶片变薄,品质变劣。 [发病规律]煤污病发生在温暖不通风的地区,发生轻重与当年烟田里蚜虫发生轻重密切相关。煤污菌多属腐生性很强的一类真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有机物上存活越冬。7、8月份气温高,烟株生长茂密通风透光不良,持续阴雨天气,特别是蚜虫发生量大又防治不及时时经常发生。[防治方法]及时喷药防治蚜虫是控制此病的最佳措施。此外合理密植,及时摘除底脚叶,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加强田间管理促使烟株生长健壮,可减轻发生为害。 烟草低头黑病Tobaccoblackdeath烟草低头黑病是山东省潍坊烟区的老病害,有的年份为害不亚于黑胫病,坊子区、临朐县、青州市、昌乐县、安丘市受害较重。[病原与症状]烟草低头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辣椒炭疽菌烟草变种引起的。该菌生长适宜温度比黑胫病菌低2~3℃,但孢子要在高湿甚至在水滴中才能较好萌发。在烟株生长过程中,地上各部分都可遭受低头黑病菌侵染。在茎上初为微小的圆形或椭圆形黑色斑点,其后向茎上、下扩展形成条斑,有病斑一侧的叶片半边凋萎,呈现偏枯状态,同时顶芽向有病一侧弯曲,病斑上有密集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这与青枯病不同,后者茎上虽也有条斑而顶芽不弯曲,条斑上也无小黑点,而切开病茎挤压可见乳白色溢脓。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病株残体及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是主要初侵染源,其次带有病残体的厩肥及病烟苗也是重要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流水进行传播,其次在农事操作时,人、畜和农具上沾染的病土也可以传播。多雨高湿及较高的温度有利病害发生,特别是暴风雨后伴随较高温度往往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防治方法]目前尚无高抗品种可用,较抗病的有中烟14、G80等,在重病区可考虑采用与小麦、谷子、高梁等非寄主作物轮作,轮作以2~3年为宜,培育无病壮苗,苗床土用溴甲烷消毒(40~60克/米2),不从病区调运烟苗;合理施肥,增施硫酸钾(每667米215kg)可有效减轻其为害;起垄培土、及时拔除病株和摘除病叶等;药剂防治:从大十字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75%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在移栽时每公顷穴施75%甲基托布津7.5千克,15大后,再用1000倍液喷淋1~2次。 烟草灰霉病及枯花叶斑病Graymo1d&dead—blossomleafspot灰霉病在我国是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为害较轻。但在黑龙江、贵州、四川等省的局部地区有一定为害。[病原与症状]烟草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该菌属半知菌亚门。灰霉病在整个烟草生长期都可发生,多见于苗期及现蕾期下部接近土表的叶片上。病斑为近圆形,褐色,具不清晰的淡色边缘。多雨高湿环境下病斑迅速扩展,直径可达5厘米以上,病斑呈湿腐状,其上布满灰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整叶萎缩但不脱落,病害可以沿叶柄蔓延至茎秆,造成长达数厘米的长形黑色病斑,表面布满灰色霉层。甚至导致茎基部腐烂,整株死亡。后期在病斑处形成菌核。在烟株开花后,成熟花冠或玉米等花粉散落在烟叶上,易引起枯花叶斑病,在与叶片接触处先形成小而色暗的坏死斑,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形成大型坏死斑,并布满灰色霉层,最后病斑变成褐色至灰白色,严重时中脉腐烂,叶片变软下垂,最后脱落。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菌核上在十壤中越冬,主要靠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多雨高湿利于灰霉病发生,植烟密度过大,烟田排水不畅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①落实轮作措施,及时处理上年的病残体,搞好秋翻,减少灰霉病菌的越冬来源;②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防止田问积水,加强田间管理,增强烟株抗病性;③发病后叮喷药防治,40%菌核净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施药时可喷湿患病烟茎基部及周围土壤,达到控制病菌生长繁殖的目的。 烟草枯萎病FusariUmWilt烟草枯萎病在我国发生较轻,仅在湖南、湖北、河南及云南等省局部地区的个别田块有一定为害,曾经报道有此病发生的还有福建、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台湾等省。[病原与症状]烟草枯萎病是由尖镰孢菌烟草变种引起的,属牛知菌亚门。烟草在任何生长阶段都可受到侵染,但一般要到生长后期才表现症状,病株叶片逐渐变黄萎蔫以至枯死。此病为系统性病害,从根系侵入,维管束发病,最明显症状是全株变黄、叶片萎蔫,有时在茎的一侧发病,病株的顶部向有病的一侧弯曲,叶片小而主脉弯曲,横切病茎,可见木质部变深褐,但皮层与薄壁细胞的嫩组织不腐烂,其导管内有菌丝和分生孢子,这是与低头黑病的区别。 [发病规律]枯萎病菌为土壤习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病土和病株残体内长期存活,从根系的各种伤口处侵入,流水、病土及病苗调运均为此病的有效传播途径。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病害发生,在28~31℃时为害最重,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初侵染,但长期高的土壤水分抑制病菌繁殖,通气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有利于发病。田间发病只有一个高峰。[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最有效的措施,较抗病的品种有G28、G140、Cokerl76、NC82、NC95、NC628、Coker319、BurleyllA、BurleyllB、Burley49和Kyl4等;②苗床消毒(溴甲烷40~60克/米2);③实行3~5年与棉花等作物轮作,不与甘薯轮作;④防治线虫及其他地下害虫,或种植抗根结线虫等品种有助于防治此病;⑤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灌根。 烟草斑点病PhyllostictaleafSpot烟草斑点病又叫白星病、穿孔病。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湖北、安徽、辽宁及黑龙江及台湾等省都有此病发生,福建、云南、贵州、河南、吉林等省也偶有发生。目前为次要病害。[病原与症状]烟草斑点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苗期自叶片侵染,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浅褐色的较大病斑,中心深褐色,边缘较浅,严重时在叶片上形成较大的白色斑块,后变为淡褐色,但一般不表现典型的穿孔症状。大田期首先从中下部叶发病,开始为带有较窄的褐色边缘的白色小斑点,后扩大成深褐色坏死中心及浅褐色的边缘,其外周有黄绿色的晕圈围绕,中心坏死组织易开裂脱落形成穿孔。当病斑扩展或相连形成大斑时,几乎所有叶肉组织都可以脱落,仅留下叶脉及附着的少量叶肉组织。在围绕穿孔的浅褐色至灰白色的边缘有许多小的灰黑色颗粒,即该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规律]该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这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春季在分生孢子器内形成的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病苗移栽大田亦是大田初侵染源之一。缺氮的烟苗及混有病残而未消毒的苗床易发病。[防治方法]①苗床土壤消毒和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数量;②在移栽时剔除病苗;③及早摘除底脚叶;④一般不需采取药剂防治。若用药可在发病初期喷洒1:1:160~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烟草青枯病TobaccobacterialWilt烟草青枯病是为害烟草最重的一种细菌病害,在我国长江以南烟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有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南部及台湾等省(自治区)。近几年有向北方烟区发展的趋势,山东、河南及辽宁部分烟区近年亦有发生。[病原与症状]烟草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属的茄假单胞杆菌引起的。该病为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都可受害。发病初期,在晴天中午可见1~2片叶凋萎下垂,而夜间又可以恢复,萎蔫一侧的茎上有褪绿条斑。随着病情加重,表现“偏枯”,但顶芽不向有病一侧弯曲,而萎蔫叶片仍为青色,褪绿条斑也变为黑色条斑,可达植株顶部,发病中期枯萎叶片由绿变浅绿,然后叶肉逐渐变黄而叶脉变黑,呈黄色网状斑块,全部叫—片萎蔫。发病后期病株的表皮、根部及髓部变黑腐烂,横切茎部有黄白色乳状黏液,即菌脓。 [发病规律]烟草青枯病菌主要在土壤及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排灌水、病土、病苗、人、畜、生产工具及昆虫进行扩散传播,一般从根部的伤口侵入。高温(30℃以上)和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是青枯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湿度过高和连作发病重,土壤缺硼,有线虫或其他地下害虫伤害根部会加重病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岩烟97有一定的抗病能力;②栽培措施,提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起垄栽培,开沟排水,施净肥,在缺硼烟田适当增施硼肥;③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前进行各种有利于病菌传播的农事操作;④药剂防治:20%青枯净1000~1500倍整株喷洒,便可收到良好效果。或用200单位农用链霉素,栽后病初期开始用药,5~7天1次,连续3~4次,每次2包,也可收到较好效果。 烟草野火病TabaccoWildfire烟草野火病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省发生较重。有的烟田发病率高达40%~60%,严重者造成绝产。[病原及症状]烟草野火病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野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蒴果、萼片。发病初期产生黑褐色水渍状小圆斑,有很宽的晕圈,以后病斑扩大,直径可达l~2厘米,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有轮纹。病斑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天气潮湿病部有薄层菌脓;天气干燥时,病斑破裂脱落,叶片被毁。茎、蒴果、萼片受侵染形成不规则褐色至黑褐色小斑,黄晕不明显。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或其他寄主中越冬,借风雨、昆虫和粪肥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人。病害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发病适宜温度为28~32℃。湿度是影响该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暴风雨后,易造成病害流行。一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生长过旺烟株易感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品种,白肋21、KYl4、G80等较抗病;②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适期早栽,选无病株留种,播种前用农用链霉素200微克/毫升浸泡30分钟;③不能与大豆等寄主作物轮作;④秋季收烟后,销毁病残体;⑤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并喷1:1:160倍波尔多液。团棵期、旺长期以及烟株封顶后各喷一次200微克/毫升农用链霉素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农用链霉素和DT等农药应交替使用,以减缓野火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烟草角斑病AngularleafSpotoftabacco烟草角斑病在我国山东、河南、安徽、四川、贵州、云南、浙江、陕西、广西、辽宁、吉林、黑龙汀等省、自治区都有发生,其中吉林、四川、山东、陕西等地发病较重。一般常和野火病混合发生,在流行年份严重的可造成绝产。[病原与症状]烟草角斑病菌为假单胞杆菌属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不产生野火毒素的一个菌系。病害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在烟株生长后期发生较重。在苗床幼苗上的病斑多在叶脉两侧形成不规则角状斑,暗褐色、小,以后症状逐渐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几个病斑融合成大片坏死,叶片腐烂,幼苗倒伏。成株期发病叶片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状或不规则形,深褐色至黑色,边缘明显,但无明显晕圈,在病斑巾可以看到颜色深浅不同的云状轮纹,数个病斑可融合成一片。在雨后或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呈水浸状,在叶背有菌脓溢出,干后成一层膜。茎、蒴果发病时形成不规则褐斑,茎部病斑多凹陷。 [发病规律]病菌在田间的病残体中和十壤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在种子里也可越冬。病害在苗期就可发生,当湿度大时病害便可蔓延流行造成大片幼苗甚至整床烟苗发病死亡。轻病苗移栽到大田可发展为发病中心。病菌可随雨水反溅而引起发病,这些病株的病菌随风雨、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暴风雨后病害可骤然上升。雨多湿度大,病害可在短期内暴发。天气干燥,病害发展受到抑制。田间若氮肥过多,打顶过早,密度过大均可促使发病加重。[防治方法]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不用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及大豆等作为前作;②清除病残体:要将病残株及早烧掉或深埋,田问要深翻;③种子消毒,用0.1%硝酸银浸种10分钟或用链霉素200微克/毫升浸30分钟,温汤浸种50℃10分钟均可杀死种子内外病菌;④田间开始发病时立即喷施农用链霉素200微克/毫升或喷‘1:l:200波尔多液500倍液,或50%DT5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一般2~3次。 烟草空茎病Tobaccoho11owstalk烟草空茎病又名空腔病。我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此病虽然分布广泛,但一般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为害。其为害主要发生于烟草成熟期,特别是打顶抹杈之后。一般南方重于北方,晾晒烟重于烤烟。[病原与症状]烟草空茎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空茎病菌可以从茎上的任何伤口部位侵入,但最常见的是由打顶、抹杈造成的伤口侵染髓部,经髓部向下蔓延。髓部变褐色呈水浸状软腐,而后髓部组织完全崩解成黏滑状物,很快失水而干枯消失。病茎内部中空呈空茎症状。茎外部的一段或大部分变黑褐色。与此同时,中上部叶片凋萎,叶肉失绿而后成大片褐色斑,最后叶肉腐烂仅留叶脉。病株叶片陆续脱落,常常只留下烟株光秆。病株因髓部腐烂而常有臭味。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残体和植物根围土壤越冬。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打顶抹杈等农事操作传播,从伤口侵入。影响流行的关键因素是降雨量和雨日,排水不良容易积水的烟田发病较重,且常与青枯病混合发生。[防治方法]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应避免用十字花科蔬菜为前茬的田块种烟。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掉,可在拔除病株的位置上撒施石灰,南方多雨烟区应避免田间积水。打顶、抹杈和采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用抑芽敏药剂抑芽。严重发病地区可用链霉素200微克/毫升液,每667米2用药液75~100kg,在发病期喷施1~2次,或在打顶时涂抹伤口处。 烟草剑叶病Frenching烟草剑叶病又称刀叶病,在我国云南、贵州、河南、山东、安徽和台湾均偶有发生。[病原与症状]剑叶病病原是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CFOUSFranklandandFrankland)。该菌的代谢产物一异亮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刺激诱发烟草出现剑叶症。早期的症状是幼叶边缘褪绿黄化,逐渐向中脉扩展,最后全部叶脉都变成黄色,而只有支脉保持深绿色,呈网纹状。随着叶片的生长,只主脉仲长形成剑状或带状叶片,烟株顶端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茎基部腋芽早发簇生成丛枝状,所生叶片长成大小不等淡绿色的剑叶状,有时除下部叶片变黄化、根部略粗短外,无其他异常现象。 [发病规律]潮湿、通气差、中性或碱性烟田或生茬地易发病。土壤温度在35℃下容易发病,土壤温度在2l℃以下不易发病。土壤结构不良、整地粗放、排水不良的地块易发生剑叶病。施氮肥不足,烟株生长缺氮的地块也易发生剑叶病。[防治方法]①烟田深耕,暴晒土壤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株根系生长,可减轻发病;②施足肥料,注意氮、磷、钾配合比例,施足氮肥更重要。病株增施氮肥,加强管理,可以转为正常的烟株。农家肥要充分腐熟。秋季施用硫磺可减轻次年危害。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obaccomosaicVirus,T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烟区,是烟草主要病毒病害之一。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台湾等省(直辖市)受害较重。[病原与症状]该病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引起。病毒粒体杆状。幼苗感病后,先在新叶上发生“脉明”,以后蔓延至整个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几天后形成“花叶”。病叶边缘有时向背面卷曲,叶基松散,有时叶片皱缩扭曲呈畸形,有缺刻,严重时叶尖也可呈鼠尾状或带状。早期发病烟株矮化、生长缓慢。有时出现“花叶灼斑”。在表现花叶的植株中下部常有l~2片叶沿叶脉产生闪电状坏死纹。 [发病规律]混有病残的种子、肥料、土壤及其他寄主,甚至烤过的烟叶及碎末都可成为初侵染来源。带病烟苗是大田发病的重要病源。在田间病毒主要靠植株之间的接触及在田间操作时手、衣服、工具等与烟株的接触传毒。种植感病品种,土壤结构差,苗期及大田期管理水平低,连作地块持续时间长,施用被TMV污染过的粪肥,天气干旱烟株生长发育不正常,感病时期早等是TMV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方法]①栽种抗病品种;②加强苗床管理,培育无病壮苗。苗床要远离菜地、烤房、晾棚等。施用苗床土进行高温消毒;③深翻晒土。不与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间作或轮作;④适当早播、早栽,移栽时要剔除病苗;⑤在苗床和大田操作时,应禁止吸烟,手和工具要消毒,应专人管理,杜绝闲杂人等进人大棚,加强田间管理,田间操作应自无病区开始;⑥施用抗病毒药剂。较好的抗病毒药剂有20%病毒清、20%克毒纳斯400倍液,假植后移栽前7天喷一次,栽后10天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便可收到良好效果。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mosaicVirus,CM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务烟区,其中黄淮烟区受害最重,其次是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省是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病原与症状]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毒原为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粒体为近球形的20面体。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病,系统侵染,全株发病。发病初期表现“脉明”症状,后逐渐在新叶上表现花叶;病叶变窄、伸直呈拉紧状;叶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泽;有的病叶粗糙、发脆,呈革质,叶基部常伸长,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甚至完全消失;叶尖细长,有些病叶边缘向上翻卷。该病毒也能引起叶面形成黄绿间的斑驳或深黄色疱斑。在中下部叶上常出现沿主侧脉的褐色坏死斑,或沿叶脉出现对称的深褐色的闪电状坏死斑纹。植株随发病早晚也有不同程度矮化,根系发育不良,遇干旱或阳光暴晒,极易引起花叶灼斑。 [发病规律]CMV主要在蔬菜、多年生树木及农田杂草中越冬。CMV可以通过蚜虫和机器接触传播。蚜传在病害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病害流行过程中,除蚜虫传毒的主要作用外,病害在烟田中的扩散和加重也和机械传染如农事操作等有重要关系。黄瓜花叶病毒的发生流行与寄主、环境和有翅蚜数量关系密切。气象因素的变化也常影响蚜虫的活动,从而间接影响病害的流行。[防治方法]①积极利用抗耐病品种;②利用银灰地膜避蚜防病;③药剂治蚜,在越冬卯孵化后,迁飞前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桃树和菜田,在桃蚜向烟田迁飞高峰时,用抗蚜威、万灵等;④实行以烟为主的麦烟套种;⑤坚持卫生栽培。在苗床和大田操作时,切实做到手和工具用肥皂消毒。在管理中,应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不能吸烟;⑥抗病毒药剂请参见TMV一节。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otatoVirusY,PVY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产烟区,受害较重的有山东、辽宁、河南、四川等省,近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毒病。[病原与症状]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病原是马铃薯Y病毒,病毒粒体为线状。PVY在我国烟草上至少有4个株系,即普通株系、脉坏死株系、点刻条斑株系和茎坏死株系。自幼苗到成株期都可发病,但以大田成株期发病较多。此病为系统侵染,整株发病。PVY普通株系在田间的危害较轻,仅引起花叶及脉带症状。田间引起坏死的几种主要类型为:①PVY的坏死株系(包括黄斑坏死株系)引起叶面、叶脉、茎甚至根系深褐色至黑色的坏死,受害烟株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变褐,数量减少;②PVY所有株系与TMV、CMV等昆合发生时表现比上述更为严重的坏死症状。 [发病规律]PVY室内易经汁液机械传染,自然条件下主要是靠蚜虫介体传毒。PVY一般在马铃薯块茎及周年栽植的茄科作物(番茄、辣椒等)及多年生杂草上越冬,这些是病害初侵染的主要毒源,田间感病的烟株是大田再侵染的毒源。影响PVY的发病因素与CMV基本相似。主要受传毒蚜虫、气候因素和烟草生育状况等多方面影响。生产中缺乏抗病品种,气候变暖影响毒源植物的生长和传毒介体的存活,与蔬菜、马铃薯、油菜等作物连作、邻作都会加重PVY的为害。[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参见CMV一节。目前国际上已育成抗PVY的品种有NC744、NC55、NCTG52,VirginiaSCR、TN86、PBD6、筑波1号、筑波2号等。 烟草蚀纹病毒病TobaccoetchVirus,TEV烟草蚀纹病毒病在我国分布已相当普遍,在全国各主产烟区几乎都有危害,其中陕西省烟草受害最重,其次是云南、四川、安徽、辽宁、广东、贵州等省,且在与PVY等病毒复合侵染时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坏死症状。[病原与症状]该病由烟草蚀纹病毒引起,是马铃薯Y病毒属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病毒粒体呈稍曲的线状。TEV在我国烟草上有2个株系,即轻症株系和重症株系。烟草蚀纹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期。田间可出现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感病叶片初期出现1~2毫米大小的褪绿小黄点,严重时布满叶面,进而沿细脉扩展褐白色线状蚀刻症。另一种是初为脉明,进而扩展呈蚀刻坏死条纹。两种症状后期叶肉均坏死脱落,仅留主、侧脉骨架。罹病植株的茎和根亦可出现干枯条纹或坏死。轻度发病的叶片有隐症或轻微褪绿脉明。重病株除叶面典型蚀纹症状外,整个株形和叶形亦发生病变,使叶柄拉长、叶片变窄、整株发育迟缓,与健株差异明显。 [发病规律]田间杂草及越冬蔬菜是来年大田的主要病毒来源。烟草蚀纹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摩擦和蚜虫传播,以蚜虫传播为主。影响其流行和发生的因素与CMV基本相似。[防治方法]TEV的综合防治方法可参考CMV的综合防治方法。白肋烟中Burley21和TN86是耐病的,NC2512也较抗TEV。在全国推广品种中,以NC89和中烟90表现较好,受害较轻。 烟草环斑病毒病TobaccoringspotVirus,TRSV烟草环斑病毒病是分布于世界各烟区的一种病害,在北美所有烟草种植区都有发生,其流行程度仅次于TMV。我国山东、河南、陕西、黑龙江等十省、自治区均有零星发生,危害较轻,云南、安徽两省发生稍重。[病原与症状]烟草环斑病毒病由线虫传的烟草环斑病毒(TRSV)侵染所致。其粒体为等轴对称球形。感病烟株在叶片上最初出现褪绿斑,后形成直径4~6毫米的1~3层同心坏死环斑或弧形波浪线条斑,其周围有失绿晕圈,大叶脉上病斑不规则,沿主脉和支脉发展呈条纹状,造成叶片断裂枯死。叶柄和茎上病斑褐色条状,下陷溃烂。生长后期新生叶及腋芽上面可出现同心坏死环斑。早期感染的重病株矮化,叶片变小变轻,结实少或不结实。 [发病规律]该病毒可在2年生和多年生杂草以及烟草、大豆等种子上越冬。病害可通过机械传染和烟蚜、线虫、烟蓟马等传播,但传毒率很低,在传毒介体中以线虫为主,且以剑线虫传毒效率最高。可从根及叶片的伤口侵入,黄淮烟区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重茬烟、豆茬烟比红薯茬烟发病重。高氮水平下发病较重。病毒可侵染烟草、大豆及葫芦科、菊科等15科321种植物。[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苗;②苗床后期和大田前期喷杀蚜剂和抗病毒剂;③合理轮作。避免与豆科、茄科作物轮作;④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烟田周围杂草。 烟草甜菜曲顶病毒病BeetcurlytopVirus,BCTV烟草甜菜曲顶病毒病分布较广,在美国、巴西已成为较重要的病害。我国山东、安徽、陕西、黑龙江等省有零星发生,在山东有的年份个别田块发病株率在10%以上。[病原与症状]烟草甜菜曲顶病毒病由甜菜曲顶病毒(BCTV)侵染所致,联体病毒属,粒体为双生粒体,即由2个20面体组成的球形。发病初期新生叶明脉,之后叶尖、叶缘向外反卷,节间缩短,大量增生侧芽,叶片浓绿,质地变脆,中上部叶片皱褶,叶脉生长受阻,叶肉突起呈泡状,整个叶片反卷呈钩状。下部叶往往正常。病株严重矮化,比健株矮1/2~2/3,重者顶芽呈僵顶,后逐渐枯死。烟草生长后期发病,仅顶叶卷曲呈“菊花顶”状,下部叶仍可采收。 [发病规律]甜菜曲顶病毒是一种主要由叶蝉传播的双球体病毒,可通过嫁接、菟丝子传播,但机械传播困难。病毒在多年生寄主植物体上越冬,并可在单个叶蝉体内存活85天以上。病毒的危害程度与秋季叶蝉迁入量、越冬量及春季繁殖量有关。烟株受害程度受到寄主的种类、数量、汁液含量的影响。低温、弱光及干燥条件将推迟病害症状的出现。[防治方法]由于幼苗最易感甜菜曲顶病毒,因此要通过防治叶蝉控制病害的发生,尤其是保护烟苗不受侵染。措施是:①用溴甲烷消毒苗床;②拔除病株;③用防虫网覆盖苗床驱避介体昆虫;④使用杀虫剂防治叶蝉;⑤移苗后立即翻耕苗床;⑥铲除苗床附近杂草,加强检疫,控制其进一步扩大蔓延。 烟草马铃薯X病毒病PotatoVirusX,PVX烟草马铃薯X病毒病主要分布于种植马铃薯的世界各大烟区。冷凉地区发生较其他烟区普遍。我国福建、辽宁、黑龙江、安徽、云南和山东六省有零星发生。[病原与症状]烟草马铃薯X病毒病由马铃薯X病毒(PVX)侵染所致,此病毒属马铃薯X病毒属,粒体为弯曲线状。受侵染烟草所表现的症状,依品种、病毒株系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有些株系虽能侵染烟草,但不表现任何症状;有些株系在冷凉、多云的条件下,叶片出现明脉、轻微花叶,继而发展为褪绿斑驳、环斑、坏死性条斑等症状,晴朗天气明脉、轻微花叶症状可减轻,甚至完全消失;有些株系在高温条件下不表现症状,出现隐症。 [发病规律]此病毒主要靠汁液接触传播,也可由蚱蜢、螽斯等昆虫咀嚼式口器机械传播。菟丝子和集合油壶菌能传毒,蚜虫和种子不传毒,可在马铃薯块茎及其他寄主上越冬。PVX可与其他病毒发生复合侵染,烟草黄瓜花叶病毒及普通花叶病毒对此病毒有抑制作用,而马铃薯X病毒及环斑病毒与此病毒有协牛作用。发生复合侵染的烟株表现更严重的症状。低温冷凉、光照不足条件下病害加重,天气晴朗、温度升高病害症状减轻。马铃薯X病毒的寄主范围主要限于茄科、苋科和黎科。[防治方法]①烟区内应种植无毒马铃薯;②烟田远离马铃薯田,避免重茬和马铃薯茬田种烟。清除烟田周围茄科、苋科、黎科杂草。注意田间卫生,减少由于农事操作中人、畜、农具等人为传毒;③喷施以脂肪酸钾盐为助剂的杀虫剂,可诱导烟株产生对马铃薯X病毒的抗性。 烟草坏死病毒病TobacconecrosisVirus,TNV烟草坏死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仅在辽宁和山东零星发生。[病原与症状]烟草坏死病毒病由烟草坏死病毒(TNV)侵染所致,属烟草坏死病毒属,粒体为多面体球状。幼小植株受害常枯死,较大植株受侵染仅在下部老叶上出现坏死斑、干枯,而上部叶片无坏死斑症状。受害烟株底部叶片的近尖端处,沿叶脉密生不规则形或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l~3毫米,似疮痂状,数个病斑常汇合形成较大枯死斑。田间症状有时会因病毒株系而异。 [发病规律]该病毒含有两个卫星病毒(SV)。可在土壤里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自然界芸薹油壶菌(Olpictiumbrassicae)是烟草坏死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但不能在芸薹油壶菌的休眠孢子中存活。该病毒及其卫星病毒均可经机械传染造成危害。雨水和灌溉水很容易将带病毒的油壶菌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低温和光照不足的地区易诱发坏死病毒病。高温和光照充足,病害发生轻。此病毒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烟草、黄瓜等37科88种植物。[防治方法]实行2~3年轮作,土壤消毒杀死芸薹油壶菌可减轻发病。定植时用肥皂水洗手,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施足基肥,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 烟草曲叶病毒病Tobaccoleafcur1Virus,TLCV烟草曲叶病毒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造成较大损失。我国的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一般为零星发生,仅广西、云南等地一些局部地区为害较重。目前,此病在我国的为害有上升的趋势。[症状与病原]病原为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leafcurlvirus,TLCV),病毒粒子球状,双联对生,归联体病毒属Ⅲ的成员。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曲叶病。其典型症状是叶片向下卷曲,叶背面叶脉增生,常产生耳状或杯状增生物,对光看小叶脉呈墨绿色。严重者叶柄、茎及杈芽扭曲,蒴果及萼片皱缩,种子干瘪不实。植株早期染病会导致严重矮缩,生长后期染病者仅上部叶片表现曲叶症状。 [发病规律]本病主要通过烟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嫁接亦可传染,蚜虫、种子及机械摩擦不传病。初侵染来源包括老病烟、自生烟及番茄、辣椒、蔓陀罗、番木瓜、稀莶和胜红蓟等病毒中间寄主。温度和降雨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适当高温(25~30℃)和干旱季节,对烟粉虱繁殖和活动有利,曲叶病发生就多;反之,低温和多雨季节不利于烟粉虱活动,发病就较少。[防治方法]①做好田间卫生,清除老病烟、自生烟和杂草寄主,减少初侵染来源和烟粉虱滋生地;②早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定期在苗床和大田期应用杀虫剂,杀灭传病烟粉虱,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10000倍液喷雾,或5%神农丹颗粒剂栽烟时每穴施0.5~0.6克;③适当调节播植期,使烟株生长前、中期避开烟粉虱发生高峰期。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在我国发生还不普遍,目前仅在四川和贵州等省有零星发生,但有扩大的趋势。此病在世界各主产烟国均有发生,而且为害较重,应引起重视。[症状与病原]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原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属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粒体为等轴对称,球体。烟草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被番茄斑萎病毒侵染,受病烟株的叶片上可出现各种坏死斑点和斑纹,坏死条纹可沿茎秆发展,在烟株的导管和髓部出现黑色坏死和空洞。发病烟株矮化,顶芽萎垂或下弯,形成不对称生长。受病叶片扭曲、皱折或萎蔫,失去烘烤价值。 [发病规律]番茄斑萎病毒,可在许多蔬菜、花卉及多年生杂草上越冬。此病毒的传播介体为蓟马,初春的蓟马若虫在毒源植物上获毒后,成虫迁飞到烟田即可传播病毒。种子表面可以带毒传毒。此病发生流行的制约因素主要有:①毒源植物的数量及距离;②传毒介体在烟上为害的种群数量;③气候条件。若冬春季节雨水多,气温低,使越冬蓟马种群数量骤减,病害就轻。若烟草生长初期高温、干旱,可加快烟田蓟马的繁殖和迁飞,病害就重。烟草苗期感染发病重,田间发病最适温度为25℃,超过35℃低于12℃时均不表现症状。[防治方法]应以防治传毒介体为主。主要措施有:①消灭越冬虫源,铲除植物残体、杂草;②减少春季虫源,春季要及时防治早春作物如葱、蒜、莴苣等作物上的蓟马;③药剂防治可选用50%乐果乳油l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2000倍液喷雾。此外,铲除田边杂草、培育无病壮苗、及时拔除病株、烟田远离蔬菜地等都是重要的防病措施。 烟草丛枝病TObaccoWitchesbroom烟草丛枝病在欧洲广为传播,在俄罗斯各烟区某些年份曾造成重大损失。我国河南、湖南、福建、黑龙江、辽宁及云南等烟区近年相继发现烟草丛枝病,目前仅为零星发生,为害不重,但要密切注视其发展趋势。[病原与症状]烟草丛枝病由植原体引起。烟草丛枝病为系统侵染,一般在团棵至旺长期发病较多,受侵染后顶芽停止生长侧芽丛生,生出许多坚硬的细枝及小叶,大小不一,呈丛枝状。病株花瓣变成绿色叶状体,颜色较深。早期发病,全部叶片变细小皱缩,无利用价值,后期不能开花结实,而发病较晚的烟株,仅上部叶片变细变小而皱缩,下部叶正常,花器叶变。烟草丛枝病与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丛枝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前者的花器变成绿色叶状体。 [发病规律]烟草丛枝病植原体主要是靠叶蝉传播,还可以通过嫁接传染。但不能通过机械、菟丝子及蚜虫传播。该植原体主要在越冬寄主或多年牛寄主上及带毒叶蝉若虫、成虫体内越冬。越冬寄主数量多且体内植原体浓度高,叶蝉虫口密度大,又有适宜于叶蝉迁飞的气候条件,及烟株处于感病阶段,常会引起严重为害。冬季低温会降低越冬虫口密度,15℃以下叶蝉活动性降低,低于25℃时潜育期延长。25℃以上有利叶蝉活动传毒且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①治虫防病:在烟田周围及烟田内喷洒杀虫剂,防止叶蝉迁入烟田为害;②铲除烟田内及其周围杂草;③在烟田周围不种植马铃薯、番茄等茄科作物;④适当调整移栽期,以使烟株易感期与叶蝉迁移高峰错开;⑤四环素类抗菌素有一定的抑制病害发展的效果。 烟草根结线虫病Tobaccorootknotnematode烟草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除黑龙讧、吉林等省外,几乎各主要产烟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发生较重的有四川、重庆、河南、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及山东等省(直辖市),且有继续加重的趋势。[病原与症状]病原为根结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我国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等,目前多数烟区以南力—根结线虫为优势种。从苗床期至大田生长期均可发生,苗床期发病一般地上无明显症状,至移栽前,幼苗根部有少量米粒大小的根结,须根稀少;大田生长期先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褪绿,整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色,生长缓慢,高矮不齐。拔起病根可见大小不等的根结,须根稀少。许多根结相联,呈鸡爪状。土壤湿度大时,根系腐烂。 [发病规律]烟草根结线虫以卵、卵囊、幼虫在土壤中,及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株和其他寄主作物、杂草根系的根结中越冬。一般情况下干旱年份根结线虫病重,多雨年份轻;土质疏松通气性好的砂壤土发病重,黏重土壤发病轻;春季温度回升快发病重。[防治方法]①NC89、G80、K346、中烟14等对南方根结线虫1和3号小种抗病性较为稳定,但都不抗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应密切注视根结线虫种群变化,及时调整品种;②合理轮作,病田应实行3年轮作制。一般以禾本科作物及棉花等轮作为宜;③培育无病壮苗,采用溴甲烷熏蒸或磷化铝处理苗床土,清除病残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寄主;④增施有机肥,冬季深翻晒土。土壤消毒,每667米2用15%铁灭克800~l000克(或5%涕灭威2400~3000克)、10%克线磷颗粒剂2000克等,在烟草移栽时穴施在烟株附近。 烟草胞囊线虫病TobaccoCystnematode烟草胞囊线虫病仅在山东及河南有所发生,只有个别县(市)为害较重,目前仍是烟草上的次要病害,但发生区域有扩大的趋势,应引起重视。[病原与症状]病原为胞囊线虫,属胞囊线虫属。烟草胞囊线虫病从苗期即可发生,但在成株期出现症状。病株地上部分生长矮化,逐渐枯萎;叶片细小,叶缘、叶尖呈深褐色干枯,大多数向下勾卷;根系不发达或粗细不匀,不舒展或部分坏死;小根尖呈弯曲状。病株较正常株绿色加深,花期推迟,叶片成熟慢。仔细观察可在根上发现有直径0.5毫米左右的白色或褐色的粒状物,这就是胞囊线虫雌虫。 [发病规律]烟草胞囊线虫以卵在胞囊中越冬,卵及胞囊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在田间,烟草胞囊线虫主要通过土壤、流水、病苗、带病粪肥进行传播。土壤温度在17~28℃、湿度在60%~80%,有利于病害发生,通气良好的砂土及砂壤土病重,连作病重。[防治方法]应采用以农业控病技术,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一般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的措施也能有效地防治胞囊线虫病。常用的杀线虫剂对于胞囊线虫病均有一定效果,由于胞囊线虫抗药性较强,在施用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 烟草根褐腐线虫病Brownrootrotnematode烟草根褐腐线虫病在世界各烟区均有分布,我国已在云南、陕西、山东及安徽等省的部分县(市)发现其对烟草的为害。[病原与症状]病原为短体根腐线虫(Pratylenchusspp.)属短体线虫属,为害烟草的有4种短体根腐线虫。主要在大田期发生为害,在田间通常局部发生。受害烟株地上部分与根结线虫的症状相似,但地下无根结形成,而是产生伤(斑)痕。当烟根被刺伤后,其斑痕初为无色水渍状,随后斑痕由灰黄变成近黑色,这种斑痕在根尖伸长区最多。斑痕极易破裂,皮层脱落,仅留下维管束柱,有时在地表附近可长出新的次生根,而其下大部分根系腐烂,极易拔出。与根黑腐病的主要区别在于根褐腐线虫病的病斑为褐色,而根黑腐病的病部常有特异性黑色。 [发病规律]根褐腐线虫主要以卵、成虫在烟草及其他寄主的根残体内和土壤中越冬。在田间主要靠流水及田间操作时人、畜、农具等携带线虫而扩散。此线虫不抗干燥,适于烟株生长的水分,也利于线虫的活动和繁殖,砂质及砂壤土发病较重。[防治方法]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措施一般可用来防治烟草根褐腐线虫病,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对此病几乎无防治效果,而与玉米轮作还可能加重此病的为害。 菟丝子Dodder在我国河南、四川、山东、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烟区都有菟丝子寄生烟草的记载。苗期和大田均可发生为害。[病原及症状]在我国为害烟草的主要是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也可在烟株上寄生。它们都是全寄生性种子植物,属旋花科菟丝子属。茎黄色或黄白色,纤细,粗约1微米,无叶片,有花,黄白色,小,簇生,花柱2个,柱头球状,蒴果球形,有种广2~4个,种子卵形或南瓜籽形,淡黄褐至褐色,表面粗糙有白霜状突起,长约1微米,每株种子可达3000余粒。在烟苗上有黄色藤状细丝攀绕,可连续缠绕互相交织使一片烟苗连绕在一起而致倒伏,烟苗弱小成活率低。成株期被害时也是黄色藤状细丝攀绕茎部和叶柄部,植株稍矮,叶片较小、较薄。 [发生规律]菟丝子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种胚一端形成无色或黄白色细丝,以棍棒状的粗大部分固定在土粒上,另一端也形成细丝状的幼芽,这种幼芽在空中来回旋转,遇到适当寄主就可缠绕其上并形成吸根伸人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固定在十粒上膨大部分枯萎死亡。菟丝广茎继续很快延伸生长四处攀附缠绕寄主并生出吸根侵入寄主,以后菟丝子开花结实,种子脱落于土壤来年再引起危害或混杂于烟种子间,随种子而传播。菟丝子种子在土壤中可存活5~8年。[防治方法]①轮作:应和禾本科作物轮作,不要和易遭受菟丝子为害的作物轮作;②精选种子:在采种田必需彻底清除菟辈子,单打单收以免混杂;③苗床消毒:苗床可用溴甲烷熏蒸,用量为40~60克/米2;④早发现早摘除:早期发现后即摘除,摘除的菟丝子必需深埋或烧毁,因其任何一段均可再生继续为害;⑤喷药:可用鲁保1号,用量为300~400倍液(含量是3000万个孢子/毫升)或48%地乐胺乳剂200倍液。 列当Broomrape列当是侵染烟草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中的最重要的一类,在世界各烟区均有分布。我国西北和东北烟区及云南、河南都发现有列当为害烟草,其中以新疆及河北的少数烟区受害较重。列当是一种恶性寄生植物,一株烟可有30~40株列当,寄生株率高达30%以上。[病原与症状]列当属于种子植物。我国已发现为害烟草的有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等。列当的茎单生或分枝,茎肉质,白色、苍白色、浅黄色或紫褐色;叶片退化成鳞片状,无叶绿素,螺旋状排列在花茎上,黄褐色,枯死时呈褐色至深褐色。穗状花序,花白色、淡黄色至淡紫色。蒴果球状。种子黑褐色,卵圆形,细小,表面有网状花纹。列当对烟草为害程度取决于开始寄生的时期。早期受害烟株矮化而瘦弱,严重时烟株萎蔫、枯死;中后期被寄生的烟株产量损失较小,而品质显著下降。受害烟株根部可见有肉质的、白色至黄色或紫色列当。 [发生规律]列当以种子繁殖,成熟后散落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在无寄主条件下,列当种子在土壤中可存活许多年,混在各种作物种子或农家肥中的列当种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借风雨及人畜、农具等传播。[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不得从疫区调运列当各种寄主的种子,以防其传播扩散;②实行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或种植三叶草、苜蓿、高梁等能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而又不受害的作物进行轮作;③在开花前及时拔除列当;④在栽烟前施用一些除草剂可减轻其为害。 烟草气候斑点病Tobaccowearherfleck烟草气候斑点病,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的有云南、河南、福建、广东、山东和广西等省(自治区)。[病原与症状]本病乃大气中以臭氧为主的污染物所致。大气中臭氧浓度0.06~0.08微克/克、与烟株接触24小时以上即可发病,若臭氧浓度提高所需时间则相应地缩短。若大气中又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有协同作用,所需臭氧浓度更低。症状因烟草生育期、气候及烟草品种的不同,有白斑、褐斑、环斑、尘灰、褐点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白斑型最为常见。白斑型发牛于团棵后期中下部已充分伸展的叶片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为1~3毫米。初水渍状,后变褐色,再变白色。病斑中心坏死、下陷,甚至穿孔。褐斑型与白斑型相似,仅褐变后不冉变白色。环斑型色泽也有白色和褐色,但这些白斑和褐斑常间断地组成1~3个环状斑。尘灰型似红蜘蛛为害状。褐点型病斑中心不明显。但不论何种类型,病斑均不透明,也无黑点或灰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烟草叶片快速生长至近成熟期,若冷空气来袭,引起连续低温,多雨、日照少,土壤水分含量高,烟草叶片细胞间隙充满水分,气孔张开,雨后骤晴,病害便可能人发生。烟株感染CMV或PVY等后,病害便特别严重。品种间对气候斑抗性有很大差异。[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及时中耕除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③药剂防治:从团棵期起,可用20%多隆克水剂400~450倍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可获得显著防效。 其他不适宜气候所致病害一、冻害Coldinjury[症状]冻害即低温伤害,烟草以幼苗遭受冻害现象较为常见。当幼嫩烟苗遇到低温霜冻,气温、地温低于O℃时,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发黄,烟苗生长不良。受冷冻烟苗的幼叶叶尖、叶缘变淡黄或呈白色,叶片皱缩上卷,呈匙状。俗称“白芽”。低温冷冻时间长,可致使幼苗组织脱水,叶片萎蔫,甚伞死亡。受冻害轻的烟苗,在天气转暖时可恢复正常生长。晚栽的烟田如果在早霜来临时未采收完,烟叶被霜打后呈水渍状,失去使用价值。[预防措施]选背风向阳地方作苗床。推广大棚式和双膜育苗,加强苗床保温管理等措施,霜前尽量把烟叶采烤完。 [症状]烟草是怕涝的作物,烟田积水或土壤过湿都会导致烟株发生萎蔫,受涝害的烟株,叶片呈拱形下垂,仅由中脉支撑,叶片组织全部萎蔫。水淹时间过长,可使整个根系变黑,整株萎蔫;积水超过24小时,烟根就会死亡。烟株在水淹状况下,土温越高受害越重。在土温较低时水淹造成的伤害较轻。成熟烟株比生长的幼株受害更重。短时间的水淹会导致植株矮化和早花。二、涝害Drowing[预防措施]不在低洼地种烟。烟田要起垄培土,搞好田间排水系统;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症状]雨斑是叶片受强力暴风雨击打形成的。多发生在烟株的中上部叶片易受雨点击打的部位,特别是呈水平面位置的顶叶正面;或被风雨吹翻转的叶片背面等处。叶部受雨点强力打击后,先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斑点,一般只发生在受打击的一面,并不透到对面。雨后经日晒2~3口后成褐色,斑点不再扩大,边缘不明显,中心不凹陷,亦无同心轮纹。叶片发生雨斑后,因叶组织充满水分,易给角斑病和野火病等病原提供侵入机会。三、雨斑Rainbruisespot[预防措施]在风雨之后,立即把倒伏的烟株扶起来,把被风吹翻的叶片正过来,使烟株恢复正常生长。尽量减少损失。 四、高温伤害Highlemperatureinjury[症状]黄苗,若苗床里气温过高,且苗床土壤过于干燥,常会引起烟苗发黄。甚至萎蔫,叶片下卷。严重叶片和近地面幼茎还会出现灼伤变枯,致使幼苗死亡。日灼,一般在烟株快速生长之后,继之以炎热晴朗天气就易发生日灼。尤其是烟叶被大风吹转,叶背直接曝晒时,常产生不定形的大枯死区。烟株中上部一些叶片凋萎,叶片卷叠的部分在烈日暴晒下变干呈褐色。日灼常发生于长期阴天,光照不足,湿度过大之后,继之以烈日干旱天气。受TMV等病毒病为害的烟株更易发生灼伤。[预防措施]加强苗床及田间管理,膜内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轻度中耕促使烟株正常健康生长,可防止日灼进一步发展。 五、旱害Drought[症状]在烟草生长前期遇到干旱,叶片生长量减少,叶片萎蔫发黄,重者“叶边千枯”,下部叶片的叶缘和两支脉间灼伤。上部叶片竖直。在烟株生长后期,如逢长期干旱,易在尚未成熟叶片叶脉之间发生许多红褐色大的斑块,称为旱斑。斑块周围有黄色带围绕,黄色带以外渐次变为正常绿色。干旱严重时,许多斑块可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块,叶缘向下卷曲而死亡。旱害能致使烟叶品质严重下降。[预防措施]据报道,施用含氯的肥料可增强烟株对干旱的抵抗力,减轻为害。但氯对烟叶燃烧性有不良影响,应慎重施用。增施钾肥;旱时及时灌溉,可减轻旱灾的危害。 六、雹灾Hailinjury[症状]烟叶面积大,又是以叶片为主收获物,所以冰雹袭击可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产。冰雹对烟草的伤害,一是打断烟茎;二是把叶片击破撕碎;三是将叶片击成孔洞,破坏了烟株的正常生长。雹灾所造成的损失和恢复正常生长的可能性与发生雹灾的时间早晚有关,在烟草生长期内越晚损失越大,烟株恢复正常生长的可能性越小。[预防措施]视雹灾发生的早晚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立即清除田间的断茎碎叶;每株选一个好的杈芽,使之长成杈烟;进行浅中耕,适当追肥浇水,促进烟株生长。割烟茎留杈时,注意消毒,防止花叶病毒传播。 七、雷击Lightninginjury在雷雨季节,当低空雷鸣电闪时,雷电常击伤田间烟株。烟田受雷击伤害区通常是圆形的。遭雷击区中心的烟株会突然萎蔫并死亡;边缘的烟株受害较轻,个别烟株或部分叶片萎蔫,或叶片受伤害组织坏死。被雷击烟株的根一般不受影响。雷击严重的烟株,自土表向上,沿茎一侧出现一条褐色的条纹,并延伸至叶的中脉,受伤叶背的中脉和侧脉变黑死亡。有的叶尖变褐而干枯。由于受伤的中脉和正常叶脉间组织不均衡生长,致使叶片皱缩、扭曲。烟株茎亦是一侧受伤,另一侧正常。因此,顶部向受伤一侧弯曲扭转。把受害烟茎纵剖,可见髓心分离成碟片状,但碟片之间无菌丝,易与黑胫病相区别。 八、早花早花是指烟株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加速发育、过早开花的一种异常现象。早花的表现是:植株矮小,叶数锐减,过早地现蕾开花。早花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早花烟株一般在栽后40天左右开始现蕾,比正常生长的烟株提前1个月左右,叶数仅有十几片或更少;植株矮小,叶片窄而薄。早花在烟草生产中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成苗期和移栽后遇到寒流、低温、连阴雨,就易发生早花。低温是早花的最主要原因;日照是早花的次要因素。预防早花最好是选择使用抗早花的品种。苗床期注意保温,适时移栽,烟田地膜覆盖栽培对预防早花是有效的。一旦发生早花,应及时采取挽救措施,早花严重的烟株,削去主茎,只留底叶2~3片,以利腋芽生长;选留一个壮芽,加强肥水管理,改为杈烟栽培。早花程度较轻的烟株,采取主杈结合的方式,尽早打顶和留杈。早花烟株打顶,应掌握宁早勿晚,宁重勿轻的原则。如果太晚太轻,不但主茎叶片不能开片,而且还影响杈烟生长,难以获得应有的产量和品质。 氮素营养失调症Nittrogendisturbance[症状]在大田条件下,氮素是一种最常见的易缺乏的营养元素,从幼苗至成熟期的任何生长阶段都能出现氮素的缺乏症状。烟草缺氮时首先表现在下部老叶片正常的绿色减退,呈柠檬色或橙黄色,而后逐渐枯干脱落,其余叶片向上直立,缺素症状从下向上扩展;由于叶芽仍保持正常的状态,烟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小而薄。烘烤后叶薄色淡,缺乏油性、弹性与香气。氮素营养过剩时,烟株大量吸收氮素后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肥厚下垂,组织柔软,易倒,易遭病虫害侵袭,同时烟叶落黄差、成熟晚,易发生“黑暴”,使烟叶品质下降。 [缺氮诊断]除形态诊断外还可配合土壤诊断来反映土壤近期内氮素供应情况,土壤的氮素诊断一般以水解氮为指标,通常应用碱解扩散法进行测定,其丰缺指标是<10微克/克为极低,20~40微克/克为低,40~60微克/克为中,60~80微克/克为高。 [防治措施]①选用适宜氮肥形态,合理搭配,硝态氮肥是烤烟理想的氮肥形态,烟株吸收快、发棵早、前期生长好,但由于硝态氮不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故在雨量大的年份常有脱肥现象,所以除施用硝态氮肥外,尚要配用一部分铵态氮肥等,能更好发挥肥效;②依据土壤供氮情况增施化学氮肥,近年来,我国烟草产区把烟地土壤按肥力划分成高、中、低三个水平,制定出适于当地的氮肥标准,如山东平原地区对高肥力地块(碱解氮60~80微克/克)每667米2施纯氮2~3.5千克,十肥力地块(碱解氮40~60微克/克)每667米2施纯氮3.5~5千克,低肥力地块(碱解氮<40微克/克)每667米2施纯氮5~6.5千克。在南方雨量偏多地区氮肥容易流失,用量要相应提高;③增施氮肥的同时,要配施适宜的磷、钾肥以均衡供应烟株养分;④中后期发现缺氮可叶面喷施800~1000倍液的绿芬威2号等。 磷素营养失调症Phosphorusdisturbance[症状]缺磷主要表现烟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叶片较狭长而直立呈簇生状。轻度缺磷时烟叶呈暗绿色,缺乏光泽,严重缺磷时下部叶片出现一些小白色斑点,后变为红褐色,连片后叶片枯焦。缺磷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逐渐向上部发展。磷素过多时,会增强烟株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糖分及能量,因而烟株矮小,节问过短,叶片肥厚密集,叶脉突出,组织粗糙,烘烤后烟叶缺乏弹性及油分,易破碎,质量较差,此外磷吸收过多会减少烟株对锌、铁、锰的吸收,诱发这些元素的营养失调。 [缺磷诊断]除在外部症状给以诊断外,当不能确诊时还可以进行土壤诊断,土壤有效磷是判断磷素营养供应状况的重要指标,因土壤类型不同,采用的浸提剂各异,其丰缺指标也各异。土壤磷的丰缺指标种类浸提试剂土壤有效磷水平(微克/克)严重缺乏缺乏中等丰富中性土、石灰性土酸性土硫酸氢钠氟化铵-盐酸<30~53~75~107~20>10>20 [防治措施]①优先把磷肥用在缺磷的烟地,土壤含磷越低,施用磷肥肥效越高。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壤<5微克/克,酸性土壤<7微克/克的烟地,应优先补充磷肥,否则将会㈩现缺磷症状;②施用适量的磷肥,一般氮:磷为l:1或1:1.5。 钾素营养失调症PotassiUmdisturbance[症状]与氮、磷元素相比,钾在烟株体内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呈离子状态存在,因而烟株体内的钾流动性很大,能从成熟叶和茎中流向幼嫩的组织进行再分配。因此,在生长早期不易观察到缺钾症状。如果缺乏,烟株表现生长缓慢,株茎矮小、瘦弱。缺钾症状通常在烟株生长中、后期表现出来。严重缺钾时首先在烟株下部的老叶上呈现叶色暗绿无光泽,沿叶边缘或叶尖出现淡绿或杂色的斑点,后呈棕褐色或烧焦状,进一步发展时杂色连成一片,组织死亡。常呈锯齿状的外缘。病株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及细根生长很差,易出现根腐病,抗旱力降低,易感染病虫。当供应钾素过多时,常使烟叶吸水性大大提高,不利于烟草的运输及贮藏。 [缺钾诊断]首先根据症状判断是否缺钾,若不能确诊时,可在烟地采土,请有关部门测试,土壤供钾丰缺指标如下表。土壤供钾水平(微克/克)测定项目缺中等高土壤代换性钾<5050~100>100土壤缓效性钾<200200~500>500 [防治措施]①钾肥要充足供应:烟草是喜钾作物,为此在土壤有效钾在50~60微克/克就需要补充钾肥以改善钾营养,避免烟草缺钾症的出现。在土壤有效钾含量为80~100微克/克时对一般大田作物已能满足要求,但对于烟草来讲,仍需补充适量钾肥;②针对土壤特点采用合理的施用方法,钾肥应适当深施,这样既利于烟草根系的吸收,也可避免表土干湿交替所引起钾的固定。在砂质土壤上,适当加大追肥的比例,分次施用,以减少钾的淋失;③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才能更好发挥钾肥的肥效。在钾素营养中等的地块氮:磷:钾可为1:1:1.5~2;④田间出现缺钾症状时,可叶面喷施2%~3%硫酸钾,或1%磷酸二氢钾,或0.1%的绿芬威1号溶液。 镁素营养失调症MagnesiUmdisturbance[症状]缺镁症状通常在烟株长得较高大,生长速度较为迅速时才会出现,特别易发生在多雨季节砂质土壤上,且在旺长期最为明显。由于镁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之一,且在烟株体内易流动。所以,缺镁时在烟株的最下部叶片的尖端和边缘部以及叶脉间失去正常的绿色,其色度可由淡绿色至近乎白色,随后向叶基部及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正常的绿色,使叶片呈网状,即使在极端缺镁的情况下,下部叶片已几乎变为白色时,叶片也很少干枯或形成坏死的斑点。 [缺镁诊断]①外形诊断:外部症状如上述,但缺镁症状易与缺钾、缺铁症状相混淆,需注意鉴别。缺铁在上部新叶,缺镁在中下部叶。缺镁褪绿常倾向于白化,缺钾为黄化,组织坏死。由于缺镁症状大多在生长发育中后期发生,因而易与生理衰老混淆,衰老时叶片均匀发黄,而缺镁则叶脉绿,叶肉黄,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活不脱落。②土壤诊断:土壤对烟株供肥能力一般可用土壤中交换镁的含量来诊断。诊断指标在烟草方面颇少,其他作物有报道,交换性镁在60微克/克以下时,许多作物已感到镁素的不足,通过常规测定,当叶片中含镁小于0.2%时,就可能出现缺镁症状。 [防治措施]烟草是需镁较多的作物,在交换性镁含量少的土壤,要及时补充镁肥,一般以硫酸镁为好,用量以含镁量计,每667米2用1~1.2千克作基施。若应急矫,以叶面喷施为宜,浓度为1%~2%,连续2~3次。用铵态氮肥时,可能诱发缺镁。因此,在缺镁的土壤上最好要控制铵态氮肥的施用,而应配合施用硝态氮肥。 铁素营养失调症Irondisturbance[症状]铁在烟株体内流动性小,老叶中的铁很难转移到新生的组织中去,一旦缺铁就会在顶端幼嫩的叶片表现失绿、黄化。失绿的叶片最初只是在叶脉间的叶肉部分出现失绿、黄化,而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的烟株,上部的幼叶整片黄化,叶片基部呈黄褐色,叶片不破裂,也无坏死组织,老叶仍保持绿色,铁过量易引起中毒症状,在中下部叶片上形成灰色斑点(烤烟)或深褐色斑点(雪茄包皮烟),这些斑点在叶尖部较多。 [缺铁诊断]①外形诊断:缺铁症状如前所述,在诊断中由于铁、锰、锌三者容易混淆,需注意鉴别。缺铁褪绿通常较严重,黄绿间色界较明显,一般不出现褐斑,而缺锰褪绿程度较浅,且发生褐斑及褐色条纹。缺锌一般出现黄斑叶,缺铁通常全叶黄白化而呈现清晰网状花纹。②当形态诊断难以确诊时,可请有关部门进一步作土壤诊断,有效态铁可作为诊断指标。在临界范围为2.4~4.5微克/克以下,烟地就需补施铁肥。 [防治措施]对于缺铁的烟株,就要补充施用铁肥给以矫正。铁肥有两大类,一类是无机铁肥,另一类是有机铁肥。无机铁肥常用的品种是硫酸亚铁,此肥溶于水,但极易氧化,由绿色变成铁锈色而失效,所以应密闭贮存。有机铁肥常用的品种是有机络合态铁,采用叶面喷施是很好的矫正缺铁失绿的方法。硫酸亚铁或有机络合态铁均可作叶面喷施,配成0.5%~1%的溶液,由于铁在烟株体内移动性较差,叶面喷施时喷到的部位叶色较绿,而未喷到的部位仍为黄色,所以喷施时要均匀且连续喷2~3次(每隔5~7天喷1次),叶片老化后喷施效果较差。 硼素营养失调症Borondisturbance[症状]缺硼烟株矮小、瘦弱,生长迟缓或停止,生长点坏死,停止向上生长,顶部的幼叶呈淡绿色,基部呈灰白,继后幼叶基部组织发生溃烂,幼叶卷曲畸形,叶片肥厚、粗糙,失去柔软性,上部叶片从尖端向基部作半圆式的卷曲,并且变得硬脆,其主脉或支脉易折断,维管束变深褐色,同时主根及侧根的伸长受抑制,甚至停止生长,使根系呈短粗丛枝状黄棕色枯萎。硼素过多会引起烟株中毒,其表现为叶缘出现黄褐色斑点,继后叶脉间出现失绿斑块,叶片枯死凋落,也影响根尖分生组织分化与伸长。 [缺硼诊断]当形态诊断不能确诊时,还可测试土壤中有效硼含量来判断土壤的硼素营养状况,土壤有效硼的丰缺指标是<0.25微克/克很低,0.25~0.5微克/克低,0.5~1.0微克/克适量,1.0~2.0微克/克丰富。还可以测成熟叶片中全硼含量,当硼含量小于15微克/克为缺,在20~100微克/克为丰富而不过量,超过250微克/克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防治措施]①对缺硼土壤种植烟草时要加施硼肥矫正。用作硼肥的有硼砂、硼酸,一般用量基施为每667米20.5~1千克,喷施用的浓度为0.1%~0.2%。这两种硼肥溶解情况不一样,硼砂溶解慢,作喷施时应先用热水溶解后再稀释施用,由于烟草含硼适宜范围狭窄,适量与过剩的界限很接近,且极易过量,所以用量宜严格控制;②灌水防旱:土壤干燥是促成缺硼的因素,故遇到天气长期干旱时应及时浇灌烟田。 锰素营养失调症Manganesedisturbance[症状]一般表现为新生叶叶色褪绿,脉间变成淡绿色至黄白色,而叶脉与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晰,叶片易变软下披。严重缺锰时,叶脉间出现黄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增多扩大,布满整个叶片,烟株矮化,茎细长,叶片狭窄,叶尖、叶缘枯焦卷曲。当锰过量时,可能出现锰中毒。烘烤后的烟叶形成细小的黑色或黑褐色煤灰样的小斑点沿叶脉排布,使叶片外观呈灰色至黑褐色,烟叶品质严重降低;中毒症状大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 [缺锰诊断]①外形诊断由于缺锰与缺锌、缺镁症状近似,容易混淆,与缺锌的区别为:缺锌常呈斑状黄化,与绿色部分色差明显;缺锰少见斑状黄化,色差不明显。缺锰失绿先出现于新叶,缺镁失绿先出现于老叶。②土壤诊断:土壤有效锰(也称活性锰)可作为诊断指标。土壤有效锰含量<50微克/克锰含量很低;50~100微克/克时锰含量低;100~200微克/克锰含量中等;200~300微克/克锰含量丰富。 [防治措施]烟草是需锰量较多,又较敏感的作物,当土壤中有效锰属于低水平供应时,就要补充锰肥。①作为大田基肥施用,一般用硫酸锰,每667米2用1千克与干细土或与有机肥或与酸性肥混合后施用,以减少土壤对锰的固定,提高锰肥肥效。②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硫酸锰是矫治烟草缺锰常用的方法,通常配成0.1%~0.2%的溶液,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一次,每次每667米2用液量30~50kg,但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以免锰中毒抑制生长;③在南方稻烟轮作地块,对落干后稻田,土壤处于好气条件下,锰呈4价,有效性下降,要及时诊断,便于补施锰肥。 锌素营养失调症Zincdisturbance[症状]烟草缺锌症状常发生在生长初期,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叶面皱褶、扩展受阻,叶片变小畸形,叶脉间褪绿呈现失绿条纹或花白叶,并有黄斑出现,严重缺锌烟株的下部叶片脉间出现大而不规则的枯褐斑,枯斑先自下部叶片的叶尖开始,呈水渍状,而后枯斑逐渐扩大,同时组织坏死。有时沿叶缘出现“晕轮”。有时易与缺钾症状混淆,但钾素缺乏症常局限于叶尖及叶缘部分,一般不腐烂。 [缺锌诊断]①形态诊断:烟株缺锌的外部症状如上述。②土壤诊断:由于土壤酸碱性不同,测试时提取剂不一样,所以其丰缺指标各异,见下表。PTPA浸提(石灰性土)0.1摩尔/升HCl浸提(酸性土)土壤有效锌(微克/克)锌营养水平土壤有效锌(微克/克)锌营养水平<0.5很低(严重缺乏)1.0很低(严重缺乏)0.5~1.0低(潜在性缺乏)1.0~1.5低(潜在性缺乏)1.0~2.0中等(正常)1.5~3.0中等(正常)2.0-4.0丰富3.0~5.0丰富>4.0很丰富>5.0很丰富 [防治措施]①石灰性土壤有效锌小于0.5微克/克,酸性土壤有效锌小于1微克/克,都要补施锌肥予以矫正,锌肥品种很多,硫酸锌最为常用,施用方法可采用基肥施人。生长期发现缺锌症状,可采用叶面喷施方法补给,锌肥用量随各种施用方法而不同,基施每667米2用1~1.5千克的硫酸锌,喷施可用0.1%~0.2%的硫酸锌水溶液,每667米250千克,喷2~3次,每隔1周喷一次;②要根据土壤中磷素供应的情况适量施用磷肥,不能盲目多施,以防磷---锌间的拮抗作用而诱发缺锌。 钼素营养失调症MOlybdenumdisturbance[症状]缺钼的烟株较瘦弱,茎秆细长,其缺乏症状往往先出现在中、下部叶片上,叶片呈黄绿色、变小且厚,为狭长型,叶面有坏死的斑点,叶间距比正常烟株的叶片间距长。严重缺钼时叶子边缘向上卷曲,呈杯状。 [缺钼诊断]①形态诊断:外部症状如上述,由于缺钼表现与缺氮症状相似,当难以判断时可结合土壤分析诊断进一步加以确诊。②土壤诊断:土壤有效钼含量是判断钼营养丰缺较好的指标,采用pH3.3草酸一草酸铵溶液浸提,用催化极谱法测定,土壤有效钼与钼营养水平的关系是小于0.1微克/克,钼含量很低;0.1~0.15微克/克钼含量低;0.15~0.20微克/克钼含量中等;0.2~0.3微克/克钼含量丰富;大于0.3钼含量很丰富。作物叶片中含钼量小于0.1微克/克时,就可能出现缺钼症状。 [防治措施]当土壤有效钼含量在0.15微克/克时,为缺钼的临界值,此时要补施钼肥加以矫正。钼酸铵和钼酸钠是常用的钼肥,效果相仿,基肥为每667米2用量10克,拌细土10kg,拌匀后施用。也可采用叶面喷施,通常将钼酸铵或钼酸钠用少量热水(50℃)溶解,然后配制成0.01%~0.1%溶液,喷1~2次,每667米2每次用量为50kg。 硫素营养Sulphurdisturbance[症状]硫素在烟草营养中的作用与氮、磷、钾同样重要,缺硫症状首先在嫩叶片及生长点上表现出来,即嫩芽及上部新叶失绿发黄,叶脉也明显失绿,叶面呈均匀的淡绿至黄色,一般呈上淡下绿。随后黄化症状逐渐向老叶发展,以至全株,叶尖下卷,叶面有时有突起的泡斑。烟株后期缺硫症状,除上中部叶片失绿黄化外,下部叶片早衰。 [缺硫诊断]形态诊断,烟株一般为均匀褪绿、黄化,与缺氮症状相似,易混淆,但缺硫症状幼叶较老叶明显,而缺氮则老叶重于新叶。植株诊断用无机态硫作为诊断指标,但为了方便,一般氮硫比值作为硫营养状况的指标,当氮硫比值>15时就易出现缺硫症状。土壤诊断,一般是以土壤有效硫作为诊断指标,其缺硫土壤有效硫临界范围为10~15微克/克。[防治措施]可施硫酸钾、硫酸锌等硫酸盐或过磷酸钙或石膏等。施了上述含硫肥料后。一般不需再补施硫素营养;温暖湿润地区有机质少时,增施硫肥,一般可用石膏和硫磺,硫磺必须作基肥用,下一年可以不再施硫。 氯素营养失调症Chlorinedisturbance[症状]通常在大田中很少发现烟株缺氯症状,这是由于我国烟区大部分土壤中氯营养供应充足。在生产过程中氯素营养过多往往会影响烟叶质量,从而影响产值,氯素过多是由于烟田选择不妥,施肥管理不当等所引起的。烟株氯中毒的症状是叶片叶色浓绿、肥厚、较脆,叶缘向上卷曲,叶面平滑。 [氯素失调诊断]①形态诊断:氯素过量的外部症状如上述,另外烤烟在含氯量高时,烟叶色呈杂色斑驳,或整体暗淡无光泽,叶脉呈灰白色,质地疏松,降低烟叶燃烧性,严重时产生黑灰、熄火等现象。②土壤诊断:测定土壤中可溶性氯离子的含量可判断土壤中氯营养供应的丰缺。土壤含氯量在30微克/克以下为适宜区,而在超过30~45微克/克时就不宜栽植烟草,此数据可为我们选择适宜土壤栽植烟草作参考。③灌溉水诊断:灌溉水含氯量以25~40微克/克为宜。④烟叶诊断:烟叶中含氯量与烟叶质量密切相关,因而诊断烟叶中含氯量在生产上有现实意义。烟叶中含氯量一般认为<0.3%含氯量过低,0.3%~0.5%比较理想,而在0.6%以上时烟叶质量开始下降。 [防治措施]①不在盐渍土含氯量高的地区种植烟草;②适宜种烟区应根据土壤中氯含量丰缺进行施肥管理。我国烟区地域分布广阔,土壤类型复杂,肥料施用要因地制宜,黄淮烟区土壤中含氯量高,存在着氯过量问题,对烟叶质量有严重威胁,应禁止含氯肥料的直接施用,并应研究加速氯的淋失、降低氯积累的方法;对平原及低洼谷地的灌溉用井要加强监测,含氯量偏高的水不宜灌溉;东北及西南区土壤中含氯量低,导致烟叶含氯量偏低,也影响烟叶质量,特别是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烟区土壤中含氯量很低。因此,为进一步改善烟叶品质,增加单叶重,应允许施入一定数量含氯肥料,但必须通过试验,合理施用,不要盲目滥用。 钙素营养失调症Chlorinedisturbance[症状]钙在植物体内最难移动,因此缺钙首先在新叶、顶芽及新根上出现症状。嫩叶卷曲,畸形向下弯曲,叶尖端及边缘开始枯腐、死亡,停止生长,在叶片没有完全枯死之前呈扇形,同时卷曲,较老的叶片虽可保持正常形态,但叶片变厚,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枯死斑点,在钙严重缺乏时顶芽可能枯死,在其枯死后,叶腋间长出的侧枝及顶芽也同样会出现缺钙症状。 [缺钙诊断]缺钙形态症状如上,但缺钙与缺硼某些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不过缺硼叶片及叶柄变厚、变粗而脆,内部常生褐色物质,维管束变深褐色,而缺钙无此症状。植株诊断,在干烟叶中含钙1.30%~2.30%或以下时为缺乏,含钙3.5%~4.0%为中量,含钙5.8%以上为高量。土壤诊断,以交换性钙为指标,一般认为交换性钙小于0.05~0.06毫克/克土壤时,烟株可能缺钙。[防治措施]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强酸性土壤(pH4.5~5.0)每667米2施石灰50~150kg,酸性土壤(pH6.0)每667米2施石灰25~50kg;碱性土壤施石膏,一般每667米2施石膏25~30kg。 铜素营养失调症Copperdisturbance[症状]缺铜烟株矮小,生长迟缓,顶部新叶失绿,沿主脉及叶肉组织出现水泡状黄白斑点,呈透明状,无明显坏死斑,连片后成白色,最后干枯呈烧焦状,易破碎;上部叶片常形成永久性凋萎。土壤中铜达到150~200微克/克为正常,高于200微克/克就可能出现毒害,而小于4微克/克时就可能出现缺铜症状,在我国缺铜现象较少。 [防治措施]只有确实缺铜的土壤才可施用铜肥,如南方发育于花岗岩的赤红壤、红壤及沼泽泥炭十、冷浸田和北方烟区的楼上和黄绵十等有时易出现缺铜。常用的铜肥品种为硫酸铜,作基肥用每667米2l~1.5千克,一次施用可持续2~3年叶面喷施,硫酸铜浓度为0.02%~0.05%,为了避免毒害,最好加入0.15%~0.25%的熟石灰,配成波尔多液农药施用,可避免叶面的灼伤,又可以杀菌防病。 烟蚜Greenpeachaphid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又名桃蚜。属同翅目科。我国务烟区均有分布。[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5~2.0毫米,长卵圆形,体色有绿、黄绿、暗绿、赤褐等多种颜色。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约2毫米,头部黑色额瘤显著,向内倾斜。胸部黑色,腹部绿色或黄绿色。烟蚜具有明显的趋嫩性、避光性。有翅蚜对黄色有正趋性,对银灰色和白色有负趋性。烟蚜吸食幼嫩烟叶汁液,受害后烟株生长缓慢,叶片变薄、皱缩,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造成烟叶品质下降;有翅蚜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毒病害。 [发生规律]烟蚜一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而异,自北向南逐渐增多,西南烟区30~40代,东北烟区、黄淮烟区24~30代。烟蚜一般以卵在桃树上或以成、若虫在温室或越冬蔬菜上越冬。春季有翅蚜迁往烟草、早春作物和蔬菜上。迁入的有翅蚜胎生无翅蚜繁殖为害,秋季产生有翅蚜迁往十字花科蔬菜上。10月中旬以后产生有翅性母迁往桃树,于10月底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枝条的顶端、花芽和叶芽处。 [防治方法]在孵化后,桃叶末卷叶之前,防治桃树上的蚜虫,或在蚜虫向烟田迁飞之前喷药防治其他作物如蔬菜、油菜及马铃薯等上的蚜虫,以减少迁移蚜的数量。苗床期可用纱网阻隔蚜虫进入苗床。药剂防治可采用20%功歼1500倍或20%烟虫净1200倍主喷心叶,便可达到良好效果。 烟青虫Tobaccobudworm烟青虫学名烟草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田间多与棉铃虫混合发生。烟青虫属多食性害虫,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以黄淮烟区、华中烟区及西南烟区的四川、贵州等发生为害较重。[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虫体长15~18毫米。雌蛾身体背面及前翅为棕黄色,雄蛾为淡灰略带黄绿色,腹面淡黄色。卵半球形,高0.4~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数小时后变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紫褐色。初孵幼虫体长平均2.0毫米,老熟幼虫31~41毫米,头部黄褐色。幼虫体色因食物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夏季为绿色或青绿色,秋季多为红色或暗褐色。烟青虫在烟草现蕾以前为害新芽与嫩叶,吃成小孔洞或缺刻,但随叶片生长孔洞增加,严重日寸几乎可将全叶吃光;留种田烟株现蕾后,为害蕾和花果,有时还能钻人嫩茎取食,造成上部幼芽、嫩叶枯死。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代数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南方烟区4~6代,黄淮烟区3~4代,东北烟区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一般在4月底至6月中旬羽化。成虫多集中在夜晚活动。卵多散产在烟株中上部叶片正、反面绒毛较多的部位,也可产于嫩芽、嫩茎、花果及萼片上。[防治方法]①冬耕灭蛹②在发生量较少时可捕杀幼虫,于阴天或清晨,检查嫩叶,如发现有新鲜虫孔或虫粪时,随即找出幼虫杀死;③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成虫盛发期挂置诱芯,诱芯有效期20天左右,每667米2设置1~2个诱捕器;④药剂防治:20%功歼1500倍、20%烟虫净1500倍与发生初期主喷心叶。 斑须蝽SugarbeetStinkbug斑须蝽又名细毛蝽。属半翅日,蝽科。在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近年已成为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形态特征与为害状]雌成虫体长11.3~12.5毫米,雄成虫体长8.9~10.6毫米。体长椭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全身密布黑色刻点及白色细茸毛。腹部侧缘外露,可见黑白相间斑纹。卵粒长筒形,高1.0~1.1毫米,直径0.7~0.8毫米。卵粒整齐排列成块。初产黄白色,数小时后变为赭黄色,后变赭灰黄色,并出现一对红色眼点。孵化前为橘红色。若虫5龄。暗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白色绒毛和黑色刻点。腹部黄色。在烟草上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顶部嫩叶、嫩茎等汁液,常在叶片被刺吸部位先呈现水渍状萎蔫,随后干枯。严重时上部叶片或烟株顶梢萎蔫。 [发生规律]斑须蝽一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而异,在东北一般发生1~2代,黄淮及以南地区3~4代。斑须蝽成虫产卵前期是为害最重时期。具有微弱趋光性。一般产卵于烟草的叶片、叶基部、嫩茎、花序枝梗、花萼、花冠和蒴果表面。尤以上部叶片正面、嫩茎、嫩果上较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卵壳上,不食小动,经2~3天蜕皮1次后分散为害,有群居性。一般以成虫在杂草下、屋角墙缝、树皮缝隙等处越冬。冬季低温干旱不利于成虫越冬,春季当月均温达到15℃时成虫开始大量活动,一般在日均温24~26℃,相对湿度80%~85%的情况下,最适于其生长和发育,长期阴雨不利于该虫发生与繁殖。麦烟套种的烟田内发生较早。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在烟田捕杀成虫以减少烟田落卵量,同时采摘卵块和捕杀若虫;②及时打顶和保护天敌,均可减轻斑须蝽的为害;③化学防治: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久马复合剂1000倍液。 烟粉虱TobaccoWhitefly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福建、台湾等烟区,以云南、广西等发生较普遍。寄主种类多,主要为害烟草、棉花、番茄、茄子、西瓜、黄瓜等。[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虫身覆白粉,体淡黄色,体长1毫米,2对翅休息时呈屋脊状。翅脉简单。卵长约0.2毫米,弯月状,卵柄插于叶背组织中。卵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黑色。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灰白色。以后体灰黄色,很像介壳虫。成虫若虫均能为害,幼虫为害严重。刺吸烟叶及嫩茎汁液,使受害叶出现褪绿斑,并分泌蜜露,污染烟叶,形成煤污病。是烟草曲叶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 [发生规律]烟粉虱一年发生10代左右,春季在十字花科蔬菜及一些杂草上为害,5月上旬部分迁入烟田,温湿度适宜,烟粉虱即对烟草造成严重为害。秋季又回到蔬菜及杂草上为害。成虫多在温暖无风的天气活动,有趋嫩、趋黄绿和黄色的习性,还有强烈的集聚性。孤雌生殖时只产生雄虫,有性生殖时产生雌虫和雄虫。卵散产或排列成环状,多产于植株上中部叶片背面,卵柄插入叶片组织中。在21~33℃的范围内,产卵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高温高湿适于烟粉虱的发生和繁殖,暴风雨可抑制其发生。一龄幼虫多在孵化处取食。[防治方法]开始发生时,喷洒内吸及触杀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500倍液、90%万灵粉剂2500倍液等。 烟蓟马Tobaccothrips烟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为世界性害虫。我国各产烟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在北方为害较南方重。该虫还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等。[形态特征与为害状]烟蓟马成虫体长1.0~1.3毫米,淡黄色,背面黑褐色,细长扁平,复眼突出、红色。雌虫前翅狭长,透明,淡黄色,翅脉退化,雄虫无翅。卵乳白色,侧面看为肾脏型,长约0.3毫米,若虫体淡黄色或灰色,体形略似成虫,无翅。4龄若虫有明显翅芽,不活动,称为伪蛹。以成虫、若虫为害烟草叶片、生长点及花。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吸取汁液,造成组织失水,生理代谢失调。烟草苗期受害,轻者叶背呈现银灰色斑点或下陷的小斑,俗称“白脉”,重者叶片变形。生长点受害,造成叶片肥大,形成无头烟或多头烟。烟草团棵期受害,叶片皱缩、变形。现蕾开花期受害,使种子发育不良。 [发生规律]烟蓟马发生的代数因地区而异,黄淮烟区6~10代,东北烟区3~4代。在长江以南各烟区一般10代,无明显滞育现象。多以成虫、若虫潜伏在土缝、土块、枯枝落叶下及未收获的大葱、大蒜的叶鞘内越冬,或以“蛹”在这些植株附近的土内越冬。栽烟后转移到烟苗上为害。成虫性活泼善飞能跳,借助风力可作远距离迁飞;怕光,白天在叶背面及叶腋间取食;对白色、蓝色有强烈的趋性,有趋嫩取食产卵的习性;不耐高湿,较耐低温,高温不利取食和成活,一般在低于25℃,相对湿度60%以下时发生较重。雨水冲刷、浸泡均能使蓟马大量死亡。[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杂草、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虫源;②喷洒内吸及触杀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乳油l000倍液,90%万灵粉剂4000倍液等;③春季及早防治葱、蒜上的蓟马,减少虫源。 地老虎Lutworms地老虎类是为害烟草的主要地下害虫,在我国烟区发生的有7~8种,其中小地老虎分布面最广,为害最重,其次是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仅在东北烟区发生为害较重。均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形态特征与为害状]小地老虎成虫头部及胸部褐色或灰褐色,头顶有黑斑。前翅雌虫黑褐色,雄虫棕褐色,肾形斑外有一黑色楔形斑与两个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相对。后翅灰白色。老熟幼虫体色较暗,灰褐色至暗褐色,体表粗糙,有龟裂状皱纹及黑色小颗粒。腹部末节的臀板黄褐色,有两条对称的深褐色纵带,有时不甚明显。黄地老虎成虫前翅黄褐色,其上散布小黑点,肾状纹、环状纹及棒状纹明显,各斑纹边缘为黑褐色,中央暗褐色。老熟幼虫腹背面4个毛片大小相近,臀板中央有黄色纵纹,其两侧各有一黄褐色大斑。大地老虎雄蛾前翅前缘黑褐,环形纹、肾形纹、外横线明显,肾形纹外有一黑色不规则斑,雌蛾前翅暗黑色,幼虫黄褐色,表皮多皱纹。各种地老虎为害状基本一致,如小地老虎主要以第一代幼虫为害移栽至团棵期的幼苗,造成缺苗断垄。1~2龄幼虫取食嫩烟叶成小孔或缺刻,3龄后昼伏夜出,在近地面处咬断茎。 [发生规律]一般以幼虫越冬。卵多产于土块、枯草或多毛的叶子背面。成虫飞翔力强,有较强的趋化性和趋光性。耕作粗放、地势低洼及杂草较多的烟田受害重。[防治方法]①深耕细耙,清除田间杂草;②黑光灯或糖酒醋水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新鲜泡桐叶诱捕幼虫(每667米260~80片);③20%功歼1500倍、20%烟虫净800倍喷洒烟株及周围土壤,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加水2.5~5.0千克喷在50千克粉碎炒香的豆饼或麦麸上并拌匀,于傍晚撒到烟苗附近或于栽烟时封于烟窝中,每667米2用量15~30千克。 蝼蛄Molecricket我国烟区为害烟草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全国各烟区均有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台湾蝼蛄也有发生,均属直翅目,蝼蛄科。[形态特征与为害状]华北蝼蛄成虫黄褐色,全身密牛黄褐色细毛,体粗壮。雌虫长45~66毫米,卵椭圆形,乳白色至黄褐色。东方蝼蛄成虫淡黄褐色,全身密生细毛,雌虫体长3l~35毫米,体较小。台湾蝼蛄,亦称小蝼蛄,体长25~30毫米,浅灰色。蝼蛄成虫和若虫在烟田及苗床活动时,在土表层形成纵横交错的隧道,致使烟苗枯萎,还可取食播下的种子,幼根、茎基部被取食后呈乱麻状。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约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若虫在土F越冬。越冬成血、若虫春季开始活动为害,卵喜产在潮湿的轻盐碱地上。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地区1年1代,长江以北约2年完成1代,以成虫、若虫在十下越冬。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为害。蝼蛄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昼伏夜川,初孵若虫具群居性,对香甜物质和未腐熟的厩肥也有很强的趋化性,喜欢在潮湿、质地松软的土壤中生活。当旬均温和20厘米土温均达到16~20℃左右时为猖獗为害时期。[防治方法]①冬春季节耕翻土地,毁坏蝼蛄窝室,冻死越冬蝼蛄;②黑光灯诱杀成、若虫;③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④傍晚于苗床或田间撒施毒饵(毒饵的配制方法参见地老虎)。 金龟甲Chafer金龟甲幼虫通称蛴螬,杂食性,在我国各烟区为害烟草的金龟甲主要有10余种,其中分布较广的有大黑鳃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和铜绿丽金龟甲属鞘翅目,丽金龟科。[形态特征与为害状]在大黑鳃金龟甲中以华北大黑鳃金龟甲分布最广。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长椭圆形,有光泽,黑至黑褐色,体长16~21毫米,宽10.8~11毫米;每鞘翅上有4条纵肋;小盾片近半圆形,臀板隆凸,顶端圆尖。幼虫头部前顶毛每侧3根。老熟幼虫虫体多皱,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暗黑鳃金龟甲成虫窄长卵形,无光泽,前胸背板最宽处位于两侧缘中点以后,臀板呈三角形,稍钝,幼虫头部前顶毛每侧l根。铜绿丽金龟甲体长椭圆形,具有铜绿色光泽,两鞘翅具有3条纵肋;雄虫腹而黄褐色,雌虫为黄白色。幼虫头部黄褐色,密生刻点,头部前顶毛每侧6~8根。金龟甲幼虫静止时都呈“C”型。成虫取食烟叶、烟花成缺刻、孔洞,幼虫取食烟根,严重时造成死苗。 [发生规律]华北大黑鳃金龟甲一般2年完成1代,以成虫、幼虫在土下越冬,成虫趋光性弱,飞翔能力不强。暗黑鳃金龟甲1年l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有趋光性。铜绿丽金龟甲1年1代,以幼虫越冬,趋光性强。上述金龟甲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对未腐熟的厩肥趋性也较强。初孵幼虫初食腐殖质,后取食烟根。[防治方法]①秋春耕翻土地,铲除杂草,局部发生时可人工捕捉;②每667米2用20%甲基异柳磷粉剂2~3kg拌细土2kg,栽烟时施人烟窝中;③成虫出十盛期用50%敌百虫500~8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400~5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2500倍液等喷雾或灌浇根部。 金针虫Clickbeetle我国烟区为害烟草的金针虫主要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属鞘翅日,叩头甲科,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和西北烟区发生较重。[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沟金针虫成虫体深褐或棕红色,密布黄色红毛,雌虫扁平宽阔,雄虫细长瘦狭。初孵日时体乳白色,头及尾部略带黄色,后渐变成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5~30毫米,金黄色,体形宽而扁平,背面中央有一条细纵沟;尾节两侧缘有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各叉内侧均有—小齿。细胸金针虫成虫体暗褐色,密布灰色短毛,并有光泽,体细长。老熟幼虫体长约23毫米,淡黄色,有光泽,较细长,圆筒形。尾节圆锥形,其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近基角两侧各有一褐色圆斑。金针虫食性很杂,多在烟苗移栽后至团棵前蛀食地面及土中嫩茎,留有残缺不齐的孔洞,有时为害侧根和须根,使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苗。 [发生规律]沟金针虫约3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各龄幼虫在土下20~55厘米处越冬。以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缺乏的粉砂壤土及粉砂黏壤十发生较重,土温11~19℃为为害盛期,过高和过低都潜入土壤深层越夏或越冬。雌虫不能飞翔,具假死性,雄虫活跃,一般而言,春季雨水较多,土壤墒情好,为害加重。细胸金针虫约2~3年完成l代,以成虫、幼虫在土下30~40厘米处越冬。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多发生在水浇地、低洼易涝地及保水性较好的黏重土壤巾,春季比沟金针虫活动早,土温7~11℃适宜活动为害,超过17℃,停止为害,具假死性和弱的趋光性。[防治方法]①防治苗床金针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兑细炉渣15~25千克,翻入土中;②防治大田金针虫,可用90%敌百虫500~800倍液灌根,或用50%辛硫磷乳油75克加适量水均匀拌入30千克细土中,于移栽时施人烟窝内。 烟草潜叶蛾TobaccoSphtworm烟草潜叶蛾又名马铃薯块茎蛾。属鳞翅目,麦蛾科。烟草潜叶蛾大约于1937年传人我国。现除上海、浙江、福建、青海、天津五省(直辖市)外各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为对内对外检疫对象。[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虫虫体灰褐色,微带银色光泽,体K5~6毫米。前翅狭长,黄褐色或灰褐色,其上布黑褐色斑点。后翅烟灰色,缘毛较长,头顶有较发达的毛簇。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黑褐色,有紫色光泽。老熟幼虫体长10~13毫米,体白色或淡黄色,背部粉红色,头部棕褐色,取食叶肉后为绿色。幼虫潜食烟叶,孵化后即钻人烟叶的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㈠色丝状弯曲的隧道。随着叶片的生长,隧道逐渐扩大,最后连成一片,形成透亮的大斑,称为“亮泡”。 [发生规律]此虫无严格的滞育现象,在南方主要以幼虫在枯枝落叶下或在马铃薯块茎内越冬。在北方只有少数蛹可以越冬,主要以幼虫在马铃薯块茎内越冬。北方1年发生4~5代,云南、贵州5~6代,湖南6~7代,四川、重庆6~9代。成虫白天潜伏在烟草脚叶下、土块间、杂草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在烟草上卵多散产于基部1~4片叶的背面或正而中脉附近,在幼苗上则多产于心叶的背面。老熟幼虫入土,幼虫有一定耐饥能力。雌蛾有孤雌生殖能力,其后代仍可正常繁殖。烟草潜叶蛾喜温暖干燥的气候。[防治方法]①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杜绝从疫区调运马铃薯,尤其是种薯和烟苗;②在以烟草种植为主的地区,应不种或少种马铃薯,避免烟草与马铃薯轮作或邻作;③烟草移栽时,选用无虫健苗;及时清除底脚叶及有虫叶;⑤低龄幼虫期用25%的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 斜纹夜蛾Tobaccocaterpilla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淮河以南常年发生较重,而淮河以北烟区,为间歇性发生为害。[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虫体长16~21毫米,翅展31~42毫米。头部、胸部各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内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内外横线之间有灰白色宽带,白内横线前缘斜伸至外横线近后缘的1/3处;后翅白色,有紫色反光;卵半球形,初产时黄白色,渐变成灰黄色,孵化前呈灰黑色。卵粒排成块状,其上覆有黄白色绒毛。成熟幼虫体长35~51毫米,呈圆筒形,通常呈黑褐色、暗褐色、土黄色或淡灰绿色,但均散布白色斑点,各体节亚背线上缘各有1对较大的新月形黑斑,腹部腹面暗绿色且散布有白色斑点。幼虫取食叶片,轻则食成孔洞和缺刻,重则可将叶片吃光,也能为害花及果实。 [发生规律]此虫为喜温性害虫,最适发生温度25~30℃,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如在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可终年发生,长江流域5~6代,黄淮烟区4~5代。在长江以南烟区以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长江以北烟区越冬问题尚不清楚。成虫昼伏夜出,趋光趋化性强,喜食糖醋及发酵物,卵常产在烟株中部叶片背面,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啃食下表皮及叶肉,4龄开始避光且进入暴食期,咬食叶片成缺口和孔洞,仅留叶脉,一般傍晚出来取食。[防治方法]①及时冬耕,减少越冬蛹;②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当初孵化幼虫集中为害时,及时采摘被害叶片,并集中处理;④药剂防治必须在3龄前进行,可选用20%功歼1000倍或20%烟虫净800倍与发生期整株喷洒。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90%万灵粉剂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等。 烟草蛀茎蛾Tobaccostemborer烟草蛀茎蛾又称烟草瘿蛾,云南、贵州等地称“大脖子血”;属鳞翅目,麦蛾科。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及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分布。[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虫灰褐色或黄褐色,体长5.5~7.0毫米,前翅狭长铜红或棕褐色,散布黑褐色鳞片,略带银色光泽,翅尖有长缘毛;后翅呈梯形,灰褐色;卵长椭圆形,表面有粗糙皱纹,初产时乳白微带青色,后变灰黄色,近孵化前有明显黑点;初孵幼血灰黄色,头部棕褐色,后虫体渐变成黄白或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0~13毫米。初孵幼虫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有潜痕。叶脉受害后生长畸形,皱缩或扭曲,蛀茎时虫体可达髓部,被害处肿成虫瘿,即“大脖子”。受害烟株生长停滞,新叶簇生,叶片小而厚,烟株牛长缓慢低矮。 [发生规律]广西每年6代以上,江西5代,云南4~5代,贵州3~4代,常有世代重叠。以幼虫、蛹在烟株或烟茎内越冬。成虫白天隐蔽在烟株下部叶片背面或草丛中,无明显趋光和趋化性,但有趋嫩性及趋向弱小植株等,卵多散产在叶背、嫩茎及叶耳等处。初孵幼虫蛀叶取食,然后进入支脉,再蛀入主脉及茎端,引起烟茎肿大。老熟幼虫在为害处咬一羽化孔,吐丝封口,并在孔的下方结白丝薄茧化蛹。高温低湿抑制羽化,初孵幼虫抗湿性较低。[防治方法]培育无虫苗,在移栽时剔除被害苗,不从有蛀茎蛾为害烟区调运烟苗;育苗时采取措施防止成虫飞人苗床或大棚;②采收或移栽结束后,及时清理烟秆、烟茎及剩余烟苗,并立即耕翻;③及时拔除有虫株;④药剂防治必须在幼虫钻蛀之前进行,即在成虫产卵盛期可用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喷雾。 野蛞蝓WildgardenS1ug野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四川、重庆市等地常见其对烟草的为害,黄淮烟区偶有为害。食性杂。[形态特征与为害状]成体体柔软,无外壳,黏液无色,体黑褐、灰褐或暗灰红色,伸展时体长25~30毫米,宽4~6毫米;体背面前段具外套膜,边缘卷起,内有一退化贝壳。卵椭圆形,透明白色,有弹性,可见卵核,近孵化时变为黑色。初孵幼体似成体,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4~7个月发育为成体,全身淡褐色。雌雄同体。主要在苗期、移栽后还苗期至大田前期为害,食叶呈孔洞、缺刻,严重时食尽子叶和生长点,返苗期可仅剩叶脉。取食烟叶时所爬过的地方留有白色痕迹。 [发生规律]据室内饲养,云南省玉溪全年可发生2~6代。多以成体及卵在潮湿土块缝隙间、草丛或石块下越冬,亦有少量幼体越冬,春季气温回升时出土为害。每个成体均可产卵,成体产卵期平均160多天,隔1~2天产卵一次,卵产于潮湿土块下,土壤缝隙或作物根际,卵粒黏附成堆,产卵最适土壤温度是旬均温9℃左右,超过25℃时停止产卵,干燥或过湿不利于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野蛞蝓发生最适温度10~20℃,高于26℃时活力逐渐减弱,最适土壤湿度为80%~90%,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野蛞蝓喜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对光有明显负趋性,白天栖息于阴暗处,夜间或阴天出来活动取食。[防治方法]①冬季深翻,消灭越冬虫体;②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无野蛞蝓的地块作苗床;③诱杀:傍晚在苗床周围放置蔬菜等鲜叶片,清晨检查捕杀;④石灰粉围杀,傍晚在苗床周围撒一圈生石灰封锁;⑤用6%密达颗粒剂每亩500克,撒施。 茄二十八星瓢虫Twenty-eight28starladybeetle我国为害烟草的二十八星瓢虫主有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马铃薯瓢虫主要分布于北方及其他高寒山区,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长江以南各省比较普遍。[形态特征与为害状]马铃薯瓢虫体长6.6~8.3毫米,体瓢形拱起,体背黄褐至红褐色,有黄灰色细毛,黑斑上的毛为黑色,鞘翅基部3个黑斑与4个变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会合处的黑斑有1对或2对相接触,卵纺锤形,初产鲜黄色,后渐变成黄褐色,常20~30粒排在叶片背面,但较散开,与其他瓢虫卵块密集排列一起有显著区别,末龄幼虫体长7.5毫米,纺锤形,头淡黄色,体被黑色分枝刺状突起。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体长5.2~7.4毫米,半球形,体背黄褐或红褐色,有金黄色细短毛,翅基1个黑斑和后方的3个变斑常在一条斜线上,两翅会合处黑斑不相接触;卵长纺锤形,与马铃薯瓢虫相似,但卵块中卵粒较密集。末龄幼虫体长7.0毫米,体白色,体刺亦为白色,基部环纹为黑褐。初孵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箩底似的网纹,较大幼虫及成虫吃食叶片,仅留叶脉。 [发生规律]马铃薯瓢虫每年发生1~2代,茄二十八星瓢虫在华南及东南沿海3~6代,这两种瓢虫都以成虫在杂草根际、墙缝、树皮间隙、松土、屋檐等处越冬,都有假死性,互相残杀,夜间静白天活动为害,初孵幼虫群集为害,随后分散为害;适宜活动温度马铃薯瓢虫为22~28℃,茄二十八星瓢虫为25~28℃。[防治方法]①捕杀采卵:成虫越冬及迁移期间,捕杀并采卯块;②在马铃薯近成熟期间,喷药防治,不与马铃薯等茄科作插花种植或间作套种;③在发生为害时喷洒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液或40%氧化乐果等1000~1500倍液。 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烟草主要的病虫害约有40多种,本资料前面已对各个病害和虫害分别介绍了主要防治方法,而烟田生态系统中病虫实际发生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病虫交错发生,协同危害,故应该从烟田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考虑治理策略和措施,才有可能把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这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合理利用抗性品种做到合理利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和掌握本地的主要病虫种和小种及其分布和发展趋势,做到知已知彼;二是弄清各品种的抗性性能,所谓抗病品种并不是抗所有病虫,而仅是对某一个或几个病虫具有一定抗性,而同时对另外一些病虫又可能是易感的;三是了解抗性与品质的关系。据此,选用品种的原则是:抗本地主要病虫害且对其他主要病虫也有一定的抗性水平,又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对品种抗性进行的综合评价表供参考。 二、减少初侵染病原生物和害虫的数量在烟草开始生长后引起最初的侵染,叫做初侵染。引起初侵染的病原生物叫初侵染源。初侵染是病害再侵染的基础和前提,初侵染源的数量多少对于烟草多数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早晚及为害的轻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初侵染源数量。[合理轮作]主要防治对象为以土壤传播的病害及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虫,如黑胫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根黑腐病等及某些单食性或寡食性害虫。大多数土传病原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年限都在3年以上,故轮作年限以2~3年为宜,若烟稻轮作一般只需1年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轮栽作物以非寄主作物最好,而实践中只能选用与烟草共生病虫害较少的作物,如禾本科作物、棉花、甘薯等,而不能与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作物进行轮作,至少烟的前茬不能种这些作物。 [清理病残]烟草大多数病原生物都是在病株残体上于各种场所越冬,这是主要初侵染来源之一,除根茎病害外,炭疽病、赤星病、蛙眼病、野火病、角斑病、灰霉病、破烂叶斑及烟草花叶病(TMV)等,也都是以在病残上越冬为主,彻底清除病残体可有效减少初侵染源。主要措施有:采收结束后,立即拔除烟秸,清除田间烟株残体,并尽快深耕灭茬,然后用圆盘耙深耙,以便将残留在田间的根系及其他残体切碎,加速腐烂,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原生物和某些害虫(如地老虎类、金针虫类、蝼蛄类等)越冬存活的环境;彻底处理堆放在各处的烟秆、烟根及烤房、晾棚等场地的残体及碎屑;控制农家肥的使用,尤其是不能使用混有烟株、茄科等作物的残体沤制的肥料。 [建立无病留种田及种子处理]良繁基地的建立为获得无病种子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可以选择无病或少病的田块作为繁种田,定期轮作,一旦某病害发生亦可采取果断防治措施,剔除病株。其次,对种子带菌进行检验。若干种病害可在种子或混在种子的碎屑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之一,同时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些病害有炭疽病、赤星病、野火病、破烂叶斑病、烟草环斑病和烟草花叶病(TMV)等。第三,包衣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其主要方法有:筛选、风选和水选以去除混在种子中的碎屑及不饱满的种子;温汤浸种,筛选后的种子在50~52℃温水中浸5~10分钟,晾干备用;药剂处理用0.1%硝酸银或2%硫酸铜溶液浸种5~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晾干备用或包衣。 [清除杂草和阻止病虫向烟田扩散]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许多病毒只能在杂草及蔬菜等上越冬,这是惟一的初侵染源,近年蚜传病毒病逐年加重与大棚蔬菜等有直接关系。为阻止其为害,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布局,苗床要远离蔬菜大棚,烟田与马铃薯、油菜等要合理布局,避免邻作;二是铲除苗床及大田周围的杂草,避免从发生马铃薯Y病毒病或烟草潜叶蛾发生地区调运种薯(PVY和潜叶蛾的主要越冬场所);三是在蚜虫迁飞前防治大棚周围及马铃薯、油菜及其他留种菜上的蚜虫,减少迁入烟田有翅蚜的数量。 [播种前的准备]许多病虫可随移栽苗传播到大田,这也是田间主要初侵染源之一,如病毒病(TMV、CMV、PVY等)、黑胫病、青枯病、低头黑病、炭疽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病、赤星病及蛀茎蛾、潜叶蛾等都可在苗期发生侵染,多不显症状,不易发现。培育无病虫烟苗的主要措施有:选择苗床地和大力推广大棚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育苗棚要远离蔬菜大棚及其他集中的菜地,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方;土壤消毒目前仍以溴甲烷最为有效,具体做法是,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调成含有一定湿度标准,手握成团,放下即散(约为最大持水量的60%),堆成20厘米高,100厘米宽,架上支架后,按40~60克/米2溴甲烷加入棚内,密封处理24~72小时,时间因温度而异,气温低于IO℃不能进行处理,然后揭膜散毒24~48小时,即可播种或装盘,若暂时不用必须堆好单独存放;若用旧托盘在使用前亦要用溴甲烷或福尔马林消毒大棚准备好后必须使用消过毒的或包衣种子。为对苗床土中的病毒消毒,宜在播种后或假植后用抗病毒药液代替第一次浇水浇施。 三、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根据烟草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将按几个生长发育阶段来考虑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但又不能截然分开,要灵活掌握。[苗床期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黑胫病、低头黑病及野火病等,害虫有蝼蛄、蛞蝓等。首先,要控制人为传播病毒病,最好采取大棚育苗或集中育苗,专人管理,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大棚或集中育苗区,苗床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严禁吸烟,且在进入苗床前要用牛奶或肥皂洗手;其次,不用池塘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浇烟苗;第三,藻类是大棚育苗常发生的有害生物,它不仅与烟苗竞争营养,同时还分泌一些有毒代谢产物,阻碍烟苗健康生长,对此可通过控制营养土和苗床湿度,注意通风排湿,必要时喷灌1:1:160~200的波尔多液或绿得保200倍液、25%甲霜灵500倍液加以控制;第四,要经常喷药防治苗床周围的大棚和露地蔬菜等作物上的蚜虫,尤其是通风排湿前,以减少进入苗床的蚜虫数量;第五,剪叶炼苗时工具及手必须经常用肥皂或抗病毒剂消毒,在叶片上无水滴时进行剪叶,剪叶后4~6小时方可浇水;第六,药剂防治:各种病毒抑制剂必须从苗期开始使用,尤其是移栽前,加强炭疽病防治,在黑胫病较重的地方或较感病品种,在移栽前l~2天浇灌一次25%甲霜灵或58%甲霜灵锰锌300倍液,若有低头黑或根黑腐病也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一次。 [移栽至旺长前期的病虫害防治]此期主要害虫有以地老虎为主的地下害虫、烟蚜及烟青虫等,病害主要是病毒病(TMV、CMV、PVY)、根结线虫病、黑胫病、根黑腐病等。这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时期之一,尤其应注意根茎病害的预防,主要措施如下。(1)移栽时用毒饵等防治地下害虫;并每667米2穴施5%涕灭威600克防治烟蚜,若有根结线虫发生的田块可每667米2施2000~3000克,可兼治蚜虫和根结线虫,但涕灭威仅限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和新疆烟区使用。在移栽时严格剔除病苗、弱苗,病害严重的苗床的烟苗一般都不要移栽到大田去。(2)返苗至团棵期,这个时期是各种病毒侵染的关键时期,除每7~10天喷洒一次病毒抑制剂外(如植病灵2号、金叶宝、菌克毒克等),还要注意蚜虫的防治,清理烟田周围及田间杂草,喷药防治油菜、土豆及其他蔬菜上的蚜虫,以减少向烟田迁飞的有翅蚜数量防治烟青虫和地老虎地膜烟田要密切注视黑胫病、青枯病等根茎病害发生动态,以便及时防治。(3)团棵至旺长前期,除继续防治蚜虫及病毒病外,由于推广地膜栽培后,黑胫病、青枯病等发病始期有所提前,野火病也开始发生,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要密切注意这些病害的发生情况,不失时机地采取防治措施。发现黑胫病、青枯病等病株时,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切不可随地乱扔,同时开始施药防治,黑胫病用25%甲霜灵或58%甲霜灵锰锌等;青枯病和野火病用链霉素或叶霜青或DT等;根黑腐病和白粉病用甲基托布津等。 [旺长后期至现蕾打顶期的病虫害防治]除继续注意黑胫病等发生发展情况外,开始进入赤星病为主的叶斑病的始发期,是这一类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主要措施有:及时清理底脚叶,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以减少田间再侵染菌源数量,并有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清理底脚叶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叶面喷施钾肥提高烟株的抗病性,即在团棵、旺长及平顶后喷施1%磷酸二氢钾或绿旺钾(绿芬威1号);适时打顶,合理留叶,使烟株呈筒形或微塔形,避免伞形出现。 [成熟采收期的病虫害防治]此期的主要病害为赤星病,也时有局部暴发野火病和角斑病。其主要防治措施是适时采收和喷药防治。适时早采下二棚烟叶,在底脚叶摘除后,下二棚叶片就成为赤星病菌、野火病菌及其他叶斑病菌侵染和积累菌源的主要场所,发病率开始迅速上升,对于病叶烘烤时适当提高变黄期的初始温度,减少病害继续为害,点火后迅速将温度升到38~40℃,多数病原菌都停止生长,抑制病斑继续扩展;加强田间病情观测,若病害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就应喷药防治,最好在每次采收后当天开始喷药,第一次喷药重点是中下部叶片,当前防治赤星病的主要药剂有40%菌核净、10%保利安等,野火病和角斑病用农用链霉素、50%DT、20%乙霜青等。 四、加强烟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其目的在于加强对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预见性和防治工作的计划性,避免盲目性,是保证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基本措施。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技术农药使用是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安全合理川药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烟草病虫害的作用,而且可以尽量压低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从而保证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或国际上规定的农药残留极限,保证烟叶优质、安全。 一、禁止在我国烟草上使用的农药凡在我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都应在烟草上禁用。我国禁止使用的农药包括两人类,第一类是从未经国家批准登记的农药,包括国外正在使用而未在我国登记的农药;第二类是曾经进行农药登记,后因安全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而被取消登记的农药。在烟草上,易引起药害的农药品种也列入了禁止之列。这些农药品种(或化合物)有: (1)艾氏剂、(2)狄氏剂、(3)异狄氏剂、(4)六六六、(5)林丹、(6)2,3,4,5—双(2—丁烯)四氢—2—呋喃醛(忌避剂)、(7)溴苯腈丁酯、(8)含镉化合物、(9)敌菌丹、(10)四氯化碳、(11)四氯对醌、(12)杀虫脒、(13)毒杀芬、(14)乙酯杀螨醇、(15)三环锡、(16)三丁基锡化合物、(17)二溴氯丙烷、(18)二溴乙烷、(19)开蓬、(20)滴滴涕、(21)2,4,5涕丙酸、(22)滴滴滴(TDE)、(23)2,4,5—涕、(24)二硝丁酚(地乐酚)及其盐类、(25)桃小灵、(26)苯硫磷、(27)溴苯磷、(28)速灭磷、(29)内吸磷、(30)久效磷、(31)苯硫磷、(32)八甲磷、(33)甲胺磷、(34)对硫磷、(35)甲基对硫磷、(36)磷胺、(37)乙基己烯乙二醇、(38)六氯苯、(39)氯丹、(40)七氯、(41)氯乙烯、(42)五氯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