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学2

中医养生保健学2

ID:44439886

大小:1.8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22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1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2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3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4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5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6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7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8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9页
中医养生保健学2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保健学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保健学(二)内容提要:第一节 绪论第二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发展简史第三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理论第四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保健学中医养生保健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保健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一节:绪论一、概念养生保健: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

2、,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最早见于《庄子》内篇,认为养生保健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保健学: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人类生命生长发育、寿夭衰老的成因、机制、规律;阐明如何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以达到更好的生存状态、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养生保健学”。第一节:绪论√√二、目的和意义目的:长寿(社会+医学+个人)。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

3、保健事业服务。学习的方法:整体观念、理论联系实践。学习的要求: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意义:适应当前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符合医卫服务重心前移的要求为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第一节:绪论三、基本特征中医养生保健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它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特征:1)独特的理论体系: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2)和谐适度的宗旨: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3)综合、辨证的调摄:综合调养,因人而异4)适应

4、范围广泛:不同的人群,个人的一生第一节:绪论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第一节:绪论四、养生保健的基本方法√1)各自的目标: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思想: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医院扩大到社会。2)相同点:中医养生保健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思维方法是一致的,中医养生保健学将在今后

5、人类防病保健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生保健日益显得重要起来。第一节:绪论五、中医养生保健学与现代医学关系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上古时期(萌芽)---源流:养生保健原始思想的萌芽1)人类先祖已经注意到改善居住和衣着条件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

6、生)“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3)劳动促进上古时期人类社会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规律支配、改造自然界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寿命第二节:中医养生保健学发展简史(二)、先秦时期:中医养生保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提出了有关养生保健思想观点。1)先秦养生保健思想(1)《周易》:“变易观”.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2)道家养生思想:代表人物:老、庄子。“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贵柔”、“返朴归真”、“形

7、神兼养”。(3)管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存精以养生,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精神调养。(4)儒家养生保健思想:精神调摄、身体护养、饮食卫生。(5)先秦杂家养生保健思想:《吕氏春秋》。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动形以达郁。(6)先秦杂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故有其独特之处。第二节:中医养生保健学发展简史2)先秦时期的养生保健实践:(1)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出现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2)注意饮食调养:创造了“食治学”、注意五味调和。(3)导引健身:呼吸、动形和自我按摩融为一体的传统健

8、身术。(4)敬老养老:礼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伙食忠养之”。(5)优生优育与胎教:同性不结亲、成年而婚配;有身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6)环境卫生:“陶窦”(下水沟)、“井匽”(厕所)。(7)药物养生:《山海经》中收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