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

ID:46073714

大小:59.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1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3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王晓琳王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01)【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7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釆用密切观察、及时处理等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果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改善。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保证患者牛命安全。【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预防护理近几年,冠心病发

2、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治疗(以下称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方法,并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冠心病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并发症,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我院依据文献,观察并釆取有效措施,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行护理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

3、7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58.9±4.8)岁;所有患者均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牛。1.2护理方法患者术后进入病房,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予以制动,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牛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的临床症状,穿刺部位是否有血肿、渗血及足背动脉减弱、消失等问题,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以采取有效的处理;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

4、,防止感染;监测患者体温;给予患者输液处理,患者术后一般会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但不可单纯地依靠饮水维持患者正常体液量,必要的输液是必须的,但输液量要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及手术造影剂的用量确定。术后4〜6小吋后,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拔管,一般术后患者全身足量肝素化不宜立即拔管。拔管前应做好思想工作,拔管吋保留静脉通路,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必要时使用里多卡因及局部麻醉措施;拔管吋可采用分段减压,压迫止血,按压伤口的力度以触摸足背动脉为准,患者两侧股动脉有伤口时严禁按压,按压过程事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一

5、旦发现异常反应,如血压下降、心率变慢等,应立即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必要吋行雾化吸入,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褥疮。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与沟通,减少患者术后疲劳、紧张感,心理护理一般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以达到树立治疗信心,促进康复的目的。给予一定的饮食指导,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食物营养丰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结果本组护理过程中,有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改善。3讨论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

6、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由此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并发症发生预防是关键。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监测情况,注意心脑血管方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因疼痛及紧张,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此时要注意拔管前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准备,本组患者护理过程中,1例患者于拔出动脉鞘管、自行排尿5分钟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在给予5%GC250ml加入多巴胺80mg静脉滴注,给予阿托品等药物,吸氧等综合措施后,患者症状好转。严密观察患者症状后,于进食吋再次出现恶心,引起迷走神经反射,采取上述综合性抢救措施后,患者病情趋于稳

7、定,且未再发生类似情况。另有1例患者在插管和注入造影剂时发生心律失常,给予静脉利多卡因,电击除颤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造影过程中,连续给予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做好除颤、临时•博起等准备,患者未再出现类似情况。术后当天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给予静脉快滴多巴胺,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及时发现脑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及局部皮肤温度,如发生搏动异常,应立即通知手术者放松绷带,重新包扎,采取溶栓处理。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有长时间操作、较大号血管鞘、穿刺位置不当、抗凝药物使用、压迫

8、止血不当等。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是否有渗血现象出现,如发现穿刺点出血应立即重新压迫,本组中2例患者顺动脉鞘管有出血现象,拔出鞘管压迫止血30分钟后出血现象消失;3例患者穿刺点周围出现淤血、淤斑现象,给予重新压迫穿刺点30分钟后,淤血、淤斑无扩大;5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未采取特殊护理。一般来说,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主要是由于动脉压迫不当引起,压迫止血应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