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

ID:23359863

大小:8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源性猝死58例临床分析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700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发生心源性猝死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伍括:发病的病因,诱因,年龄,临床表现等。结果: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病因,猝死常见的直接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诱因及病因,尤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及时发现猝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积极的心肺复苏是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和减少死亡的关健。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指健康人、病情稳定或处恢复期的心脏病

2、患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也有24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意识丧失,未及时救治发生生物学死亡。往往发生于即刻、数小时,一般不超过6h。其发生具有自发性、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接诊心源性猝死患者58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探讨其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共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29岁,平均56.5岁。1.2猝死前主要疾病冠心病2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

3、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高心病8例,肺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心病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例,糖尿病心肌病2例,健康人4例。结果显示,冠心病是SCD的第一大病因,在冠心病性猝死中,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最为多见。1.3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31例,平均年龄58.7岁,平均病程12年,高胆固醉23例,平均年龄55.3岁,平均病程10年,糖尿病10例,平均年龄57.5岁,平均病程6年,动脉粥样硬化43例,平均年龄60.7岁,平均病程16年,吸烟22例,平均年龄55.7岁,平均病程19年,饮洒9例,平均年

4、龄54.4岁,平均病程17年。1.3猝死诱因情绪激动11例、运动3例,排便2例,酗酒史6例,饱餐3例,睡眠中死亡5例,感染2例,原因不明26例。1.4猝死发作前心电图58例患者中平时有室性早搏者40例,冇室性早搏者的猝死率为无室性早搏者的2.2倍。平时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缓慢心律失常者6例,Q-T间期延长1例,心肌明显缺血8例。平吋正常范围3例。猝死前心室颤动23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致心室颤动7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丨例,心电静止34例。1.5猝死前的临床情况猝死患者发病前有症状32例,其中喘憋16例,10例在1小吋内发生,2例在2小时内,1例在

5、4小吋内,1例在12小时内,1例在1天内,1例在2天内;胸闷8例,1天以上4例,2小吋以内4例;胸痛6例,发生于1小吋内3例,10小吋到1天3例;心悸2例,发生在4小吋内。2抢救结果本组猝死5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例,死亡54例。3讨论3.1病因和发病机制:SCD的病因:SCD70%奋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只有不到20%是由于缓慢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非心律失常猝死如心脏或主动脉夹层破裂、急性血流动力学衰竭等约0.56%[1]。我国冠心病是最常见的SCD原因,SCD发生于运动性猝死多由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

6、心脏瓣膜病和心肌传导病变引起。中青年SCD几乎全部由冠心病引起。其直接原因可能为: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剧烈运动吋机体需氧量剧增,当冠脉存在病变或其他原因影响冠脉氧供而引起心肌缺氧、出血或坏死。②相对缺血。运动吋肢体血管扩张,冠脉相对供血不足,当心肌肥厚达•一定程度吋,引起心肌缺血.③冠状动脉急性栓塞或阻塞。剧烈运动时可由于冠脉内膜、间质出血或粥样硬化物破裂阻塞冠状动脉。④心肌代谢障碍。剧烈运动吋产生大量儿茶酚胺,植物神经系统平衡失调及心肌电解质钟一钠离子的变化,引起心肌代谢性坏死.⑤心肌传导系统的急性紊乱,运动员中常见的窦缓、Q-T间期延长等也会激发心律

7、失常的发生。3.2危险因素: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冇20%-30%初发症状为猝死。AMI若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常在发病48h内出现猝死。心梗急性期出现VF有6%-25%发生猝死,一旦发生持续性VF,Id内复发率为14.5%,2d为21.1%.AMI后ST-T持续抬高,常并发室壁瘤或室壁纤维化,前者一年内死率为49%,无室壁瘤者仅为14%。不稳定心绞痛44%-70%发展为AMI,16%猝死.陈旧心梗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低血钾者,猝死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40%者,猝死增加5.1

8、倍,LVEF<30%者,3年内30%-50%死亡[2].心功能不全(L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