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

ID:40163633

大小:1.0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4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_第1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_第2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_第3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718·广东医学2013年9月第34卷第17期GuangdongMedicalJournalSep.2013,Vol.34,No.17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现状吴森泉,邱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省深圳市病原微生物及细菌耐药监测重点实验室(518020)[1]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碳青霉酶包括OXA-48,能水解青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烯类抗生素作为广谱的抗生素,为治疗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菌素,但不能水解氨曲南、广谱的头孢菌素,主

2、要存在于鲍曼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7]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的首选药物,有时甚至成为唯一可用肠埃希菌等。D类碳青霉烯酶由于只是轻微受克拉维酸的有效药物。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和EDTA的抑制,所以目前常规实验室方法很难鉴定D类碳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出现限制了该药对某些[10]青霉烯酶。碳青霉烯酶可以由染色体或质粒携带的基因[11]危

3、重感染患者的应用,导致CRE感染的相关病死率升高。编码合成,其中A类的KPC、D类的OXA以及B类的因此,CRE的出现及流行将是抗生素治疗及感染控制的一大VIM、IMP、NDM为质粒编码碳青霉烯酶,而A类的SME、难题。本文就CRE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2]IMI、NMC-A为染色体编码碳青霉烯酶。1CRE的流行病学资料虽然CRE在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均有报道,但各基因型有一些明确的流行区,如KPC多见于美国、希腊、以色列在20世纪90年代,CRE只是零散的报道。然而近10等,VIM多见于希腊,O

4、XA-48多见于北非和土耳其,NDM年来,由CRE(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引起感染的患病率显[12]多见于印度次大陆、巴尔干地区。著增加,2006—2007年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HSN)的数据2.2膜孔蛋白改变或缺失合并AmpC酶或ESBLs酶高表达显示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2]当革兰阴性菌携带ApmC酶或ESBLs酶同时合并膜孔蛋CRE占10.8%,大肠杆菌中的CRE比例为4%。而在纽白改变或缺失时,可获得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膜孔约临床上分离的所有肺炎克雷伯菌中

5、竟有21%的菌株对碳[3]。在中国上海,碳青霉烯类耐药株肺炎蛋白允许抗生素通过扩散方式穿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菌的细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胞内,膜孔蛋白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导致膜孔蛋白的合成受克雷伯菌检出率从2005年的0.91%上升到2009年的12.87%[4]。目前在许多国家如以色列、希腊、土耳其、埃及、阻,使得这一跨膜扩散途径受阻,是革兰阴性菌常见的耐药[2]沙特阿拉伯和黎巴嫩等都有CRE的报道[5-7]。显然,CRE机制。常见的膜孔蛋白有OmpK35、OmpK36、OmpK37,在[4,9]已从原来的

6、散发状况过渡成为目前国际流行的耐药菌株,需多个研究中均见报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3CRE的实验室检测方法2CRE的耐药机制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表型筛查实验、碳青霉引起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包括产碳青霉烯酶、膜烯酶确认实验、PCR及DNA测序等,具体描述如下。孔蛋白缺失或改变合并AmpC酶或ESBLs酶的高表达以及3.1耐药表型筛查试验外排泵[8]。其中产碳青霉烯酶是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3.1.1K-B法操作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其次是膜孔蛋白缺失或突变,存在碳青霉烯类抗

7、生素外排泵版常规方法进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的菌株较少见[9]。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2012年最新的药2.1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酶是一类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物敏感性判别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如美罗培南(10μg纸片)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目前其最常见的分类方法为Amb-或亚胺培南(10μg纸片)抑菌圈直径≤22mm,该菌株有可ler分类,按照碳青霉烯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子结构特能产生碳青霉烯酶。点分为A、B、D3类。

8、其中A和D类碳青霉烯酶属于丝氨酸3.1.2MIC法在CLSI的最新的实验标准中,下调了检测酶,而B类属于金属酶。A类碳青霉烯酶包括KPC、IMI、CRE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折点:美罗培南(MP)SME、NMC-A等,其中KPC最为常见,该类碳青霉烯酶能水和亚胺培南(IP)≤1μg/mL,厄他培南(ETP)≤0.5[12]解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μg/mL,这将提高CRE的检出率。有报道用厄他培南能单酰胺菌素,但仍保留对头孢他啶及头霉素的敏感性,可以更好地检测产碳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