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

ID:55854544

大小:39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例谈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隆昌县金墨职中郑万彬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今年4月份我们学校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主题,面向惠山区举行了公开课展示活动,我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堂展示课中是这样设计练习的。一.讲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我设计了基本性练习:1.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有_______;在其所在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有_______

2、_.2.若关于x,y的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3.甲乙两地相距10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把汽车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y(h)表示为汽车的平均速度x(km/h)的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二.为了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变式练习:4.对函数当x>0时,y__0,这部分图象在第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5.对函数  -  当x<0时,y__0,图象在第__象限.设点P1(x1,y1),P2(x2,y2)都此函数图象上,且x1).6.

3、已知点A(x1,y1),B(x2,y2)且x1<0<x2都在反比例函数(k<1)的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7.已知点A(-2,y1),B(-1,y2),C(4,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与y3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三.为了触类旁通,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我设计了拓广性练习:P1、想一想:Q(1)S1、S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S1、S2、S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R2、做一做:(1)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若阴影部分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2)如

4、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D⊥x轴于D.则△POD的面积为.我们教师都明白习题具有“教学、教育、发展、反馈”等功能,但不同的习题功能有差异的。因此,练习设计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使练习设计取得最佳效果,本人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这是指练习设计必须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2、层次性原则:这是指练习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要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获得练习的最佳效果。3、启发性原则:指的是练习设计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4、多样性原则:指的是练习设计必须形式多

5、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5、少精活原则:指的是练习设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少而活,具有典型性。6、量力性原则:指的是练习设计必须“依纲靠本”,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此外,练习设计还要注意设计方法:1.设计复习性练习:这是指课始复习,其目的有三点:一是熟练旧知,二是查漏补缺,三是预作铺垫。前两点是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来确定,第三点目的必须考虑设计与新知最邻近的旧知识。2.设计准备性练习:这类练习与课始复习不同点是有很强的指向性,完全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架桥起作用,是铺垫练习,导入过渡练习,以上两种练习时控在5分钟为宜。3.设计形

6、成性练习:这是围绕新课的顺利展开,有助于学生探求新知并且能获取新知而设计的练习,是根据教学内容、方法的需要和新知的形式规律来设计的。4.设计基本性练习:这是学生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模仿性的练习,书中“想想做做”就属于这类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技能。这类题通常分三个层次:一是复述新知原理和方法,二是模仿性的个别训练,三是单项集中练习。重点应放在对新知的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但有的老师不太重视这类练习,认为太简单,没练习价值,课内一带而过,不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其实这是教学的失误,因为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5.设计变式

7、练习:这是变换非本质属性设计的,目的是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式练习有图形变式、语言变式、运算变式,把同一个问题设计成不同练习形式:判断、选择、填空都可看作变式练习。6.设计判断性练习:这是由问题的正反穿插编排设计的练习,目的是预防和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化错为利,培养判断能力。可设计三种题型①判断正误;②判断并改错;③判断、改错并且说理。7.设计混合性练习:这是由多种单项练习穿插编排设计而成的练习,形式有对比穿插,任意穿插。8.设计综合性习题:这是把几个单项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

8、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9.设计拓广性练习:这类练习是知识的纵向引申,横向扩展或者解题思路的拓广设计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