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ID:9806410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0

上传者:U-3266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_第1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_第2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_第3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_第4页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社会学院《社会调查方法(含SPSS运用)》期末考试作业题目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专业社会工作班级社工111姓名陈园园学号20112137482013.6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摘要:手机在大学生中已有相当高的使用率,与此同时,手机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现象引起了媒体和学界的关注,手机依赖便是其中一种。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力求全面、客观的展示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一、导言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为人们所广泛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感。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思维迟钝,甚至影响学习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近来行为学家关于“行为成瘾”的相关论述。所谓“行为成瘾”,是指一部分人身上存在着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现象,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体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导致个体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等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东南传播》2009年第3期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行为成瘾”,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本文对手机依赖的定义是使用手机作为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久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邵蕾蕾、林恒:《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9—10期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抽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师范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抽样调查中,发放11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样本构成状况如下:性别,男性30%,女性70%;年级,大一7%,大二55%,大三27%,大四8%,大五3%(医学五年制);专业,文科71%,理科14%,工科9%,医学6%。文章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其中借鉴了手机依赖程度测试量表,结合结构式访谈并查阅相关文献。全部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社会统计软件包SPSS17.0版本进行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一是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二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三是手机依赖的成因分析。(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据调查显示,目前杭州师范大学的手机使用率达到了99%,与10年前相比,这个数据已是相当的惊人,手机已不再是影片中身份象征的“大哥大”,而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其中很多大学生接触手机比较早,6%的学生在初中前就拥有自己的手机,28.3%的学生在高中前就使用手机,67.7%的学生在大学前就使用了手机。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手机已不仅仅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者通信工具的角色,有83.8%的被调查者表示使用手机玩QQ、MSN、人人,有77.8%的学生使用手机的拍照、摄影功能;有59%的学生使用手机看电子小说;有59%的学生用手机玩游戏;有71.7%的学生表示用手机学习······ 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大学生的生活与手机密不可分,当代的手机已不仅仅作为通讯工具而存在,已成为大学生交友、娱乐、学习的重要平台。(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对手机的依赖,其中少部分已达到严重依赖。根据量表,对依赖程度的等级分为无依赖、轻度依赖、一般依赖、重度依赖、严重依赖,其中无依赖量表分值为0~25,较轻依赖为26~50,一般依赖为51~75,较重依赖为76~100,严重依赖为101~125,。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一般依赖占62.1%,较重依赖占31%,严重依赖占6.9%。下面我们一次从性别、专业、年级三方面分析和依赖程度的关系1.性别整体而言,女生相对于男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低,但同时存在少数手机依赖严重的现象。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男生中一般依赖16人,占总男生人数的59.5%,女生中一般依赖达38人,占总女生人数的63.3%,而在较重依赖上,男生有10人,占总男生人数的37.4%,女生有17人,占总女生人数的27.3%,男生明显比女生高出接近10%。在严重依赖上,男生有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3.73%,女生5人,占总女生人数的8.33%,比男生高出了接近5%。(由于杭师大本校男女比例3:7,所以在问卷中对男生的调查也比较少,可能会造成数据的误差)表1:手机依赖程度与性别交叉表依赖程度性别合计男女一般依赖163854较重依赖101727严重依赖156合计2760872.专业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容易陷入严重依赖的状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文科的一般依赖有40人,占文科生总人数的68.3%,理科生一般依赖有5人,占理科生总人数的41.7%,工科一般依赖有4人,占工科总人数的66.6%,医科一般依赖有5人,占医科总人数的83.3%;下面我们重点描述一下,严重依赖的分布情况,其中文科2人,占文科总人数的3.2%,理科4人,占理科总人数的33.3%,工科、医科均未涉及(由于杭师大文理个专业分布比例不协调有可能调查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呈现出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理科生陷入对手机严重依赖的可能性比文科生高得多,这方面的原因也许有很多,其中有一点,相关研究表明,手机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和人的孤独与否以及人际交往有关,也许这源于理科相对独立的学科特色使理科生易于产生孤独的倾向,但这只是猜测,有待后人查证。表2:手机依赖程度与专业交叉表依赖程度专业合计文科理科工科医学一般依赖4054554较重依赖2132127严重依赖24006 合计631266873.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会随着年级的增长严重依赖呈现抛物线状况。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在一般依赖上分别为100%、56.75%、68%、50%、100%;在较重依赖上分别为0%、33.3%、28%、50%、0%;在严重依赖上分别为0%、10.4%、4%、0%、0%。这种数据表示大学是学会自我管理的时代,刚进入大学依旧会记挂着父母的管教,随着一年的大学生活下来,似乎大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于是渐渐放松了警惕,但伴随着自己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便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逐渐提升。图表1严重依赖变化趋势图(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分析1.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在资讯爆炸时代中,信息更新较快,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信息压力,它促使着人们不断地寻求信息,大学生更是不例外。由于手机信息量较大,传递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送,所以在重大事件上往往能够抢先一步。手机的这一特性,足以能刺激21世纪大学生的时代嗅觉,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降低大学生由于信息缺乏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并消除自我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手机能获得大学生的青睐。2.从众心理的驱使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心理冲突。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当前各高校中出现的手机成瘾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部分家庭较优越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这就容易感染周围的人,使周围的人为了种种需求或愿望去模仿他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甚至有攀比之风,这种风气更加重了一些大学生患上严重的手机成瘾症的可能性,整天沉溺于短信所创造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在调查数据中,出现大二手机依赖倾向加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明,经过大一的一年熏陶后,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日趋加强,在大二就出现攀比现象。而随着自我认可度的提高,逐渐跨出了攀比的阴影。3.大学生的情绪迁移 手机成瘾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不合群,具有封闭心理的以及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现,还有就是各方面压力比较大的人也极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症。大学生时期是青年学生的“第二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情绪起伏波动很大,,刚迈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完全卸下了高考的重担,充分享受着大学生活给他们带来的自由,由此感觉学习索然无味。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理科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手机依赖现象,理科生一般投入课程研究的精力较多,忙于各种实验,相对缺乏人与人的交流,易于产生心理的孤独感,无处寄托,只有与手机为伴。四、总结与讨论过分地对手机产生依赖,在某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附带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境。但手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上它是一个必要的通讯工具,对大学生来说,手机的功能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可能的危险而因噎废食。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要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其不过分依赖、过度滥用。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尝试着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重新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发现生活的乐趣,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同时大学生要主动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养成健康地使用手机的习惯与观念。大学生可以在闲暇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努力地使自己主动地与人交谈,要不断地尝试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努力建构自己的交际圈,而不是通过依赖手机代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参考文献:[1]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7):0026-03[2]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3]顾镁,陈硕:大学生手机消费研究概况及展望,人类工效学2010(02):008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