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

ID:28129049

大小:5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_第1页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_第2页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_第3页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_第4页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摘要:半夏泻心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为伤寒误下所致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心下痞而设。是集辛开苦降、寒热补泻于一体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只要切中病机,均可获效。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06-0046-02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经方,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1半夏泻心汤证的渊源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倶,而以他药下之.

2、.....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这些条文,明确地提示上呕、中痞、下肠鸣等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要特征,干呕或呕吐是胃气上逆;所谓“心下痞”就是胃中痞闷;肠鸣就是肠中漉漉有声;下利即腹泻。泻心,乃输泻心下气机之意,仲景先师运用本方是治疗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其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本方以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散结消痞,臣以干姜温中阳而散阴寒;芩、连苦寒降泻,清热和胃;以人参、大枣、甘草为佐,甘温益气,补脾胃助运化以复其升降之职,甘草

3、更有调和诸药之用,兼为使,诸药相合,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补消兼施,和胃消痞。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运一纳,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输布及生化气血功能。凡肝郁气滞、痰湿阻滞、饮食积滞、湿热壅滞,均可壅阻胃气,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升降失司,脾失健运,湿由内生,又进一步阻碍气机,逐渐形成胃痛、痞满之证。脾胃受损,运化失常,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脾胃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在于脾胃虚弱,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脾胃病时兼顾了痞塞不通、气机不利、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方面,辛开苦降,散痞泄热与补虚相结合,本方清上温下,既能顺脾胃气机之升降,又可

4、调脾胃阴阳之虚实,使升降复、清浊分、虚实调,对证用之,令0—不效。2临床运用2.1调和脾胃,降逆止呕,治呕吐、呃逆等胃气上逆之证常与藿砂平胃散、保和丸等合用,治疗饮食不节而致之干呕或呕吐、呃逆、以及神经性呕吐等,若伴有嗳腐吞酸,食少纳呆,可加焦三仙、竹茹、苏梗、佛手、鸡内金;腹胀肠鸣,大便下泻甚者,可加木香、葛根、薏苡仁、乌梅等理气止痛,除湿降浊药,使之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呕吐自消。2.2清热涤痰,开结除痞,治痞症、咳喘、喉痹等常与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温胆汤等合用。症见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胸闷纳少,恶心欲吐,身重倦怠,咳嗽气短,或咳痰不爽,咽喉肿痛,小便黄涩,舌苔黄腻,脉弦数。

5、可酌加桔梗、前胡、枳壳、芦根、蒲公英、银花、射干、旋覆花、薤白之类,以调气机升降,止咳平喘,清热利咽,化痰降浊。2.3辛开苦降,升清降浊,治各种腹泻常与左金丸、葛根芩连汤等合用。症见恶心嗳气,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大便窘迫,伴有黏液,便后痛减,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或弦。多为寒热互结,气不升降所致。若腹泻甚者加河子、乌梅;纳食少者加鸡内金、苍术、白术、佩兰、木香、山药、神曲;大便溏黏者加败酱草、马齿苋;里急后重者加瓜蒌、薤白;腹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乌药等调和肝脾。2.4调畅气机,清热利胆,治各类肝胆疾病常与茵陈蒿汤、枳术丸、左金丸、芍药甘草等合用。症见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肢体困重,恶心呕吐

6、,右胁疼痛,或胁部不适,头晕失眠,腹胀便溏等。佐以金钱草、虎杖、板兰根、白花蛇舌草、鸡内金、延胡索、佛手、川棟子、郁金等,清利肝胆,缓急止痛。2.5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治各种胃病常与六君子汤、四逆散、补中益气汤等加减。症见胃脘胀痛或隐痛、腹胀、痞满不舒、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肠鸣、大便稀少或腹泻等。配以砂仁、苍术、扁豆、木香、苏梗、薏苡仁等理气健脾,化湿醒脾之药,使之土中泻木,和脾络而止胃痛。隗继武[1]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病位虽在胃,但其病机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其病机多为寒热互结,虚实错杂,升降失常,上下不能交泰。在治疗中,不可忽视肝脾功能的调整。谨守病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

7、巧妙化裁,效如浮鼓。临床如见胃脘灼痛、痞满不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一般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2.6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治胸痹、眩晕、不寐常与柴胡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四逆散等合用。症见彻夜不眠,伴有脘腹痞闷不适,口苦咽干,时有嗳气,烦躁不安、头晕目眩、心悸健忘、体倦乏力,大便溏或不成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惊悸失眠加生龙骨、生牡蛎、五味子;胸痛甚加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脘腹胀满、气滞明显者加枳壳、厚朴、炒三仙;兼有痰热者加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