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

ID:58019115

大小:489.32 K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9-04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_第1页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_第2页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_第3页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_第4页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脑病二科田立泻心汤类方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泻心汤类方(11方)1、大黄黄连泻心汤2、附子泻心汤3、半夏泻心汤4、生姜泻心汤5、甘草泻心汤6、黄连汤7、黄芩汤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0、旋复代赭汤1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提要】论热痞的证治【释义】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无形邪热壅滞于心下。——中焦有热(关主中焦,浮主热)【主治】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

2、一两病机:无形邪热壅滞于中焦。【治法】泻热消痞。泻热和胃开结服用法:以麻沸汤(沸水)渍之——取其轻清宣泄之气,以泻热消痞。——清泻心胃之火【临床应用】本方多用于治疗各种血证、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口腔溃疡、糖尿病、急慢性胃炎、结肠炎、急慢性结膜炎等。【释义】主证:心下痞恶寒汗出【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提要】论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邪热壅滞于中——表阳不足,肌肤失其温煦。——卫阳不固,津液外泄。病机:热痞兼表阳虚。【主治】热痞兼表阳虚证2、附子泻心汤【方药】附子泻心汤大黄二两

3、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泻热消痞——扶阳固表服用法:三黄以麻沸汤渍之,取其味薄以泻热,附子单煎,取其味厚以扶阳。【临床应用】凡前面所述大黄黄连泻心汤后【临床应用】中所列病证而属阳热内郁,表阳不足者,皆可用本方治疗。【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①,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②,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提要】论胃虚食滞水停痞的证治。指嗳气中带有食物的酸腐气味。即肠鸣音亢进。【词解】①干噫食臭:②腹中雷鸣:【主治】寒热错杂痞兼食滞水停3、生姜泻心汤主症:

4、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气机痞塞,兼食滞水停。——水食不化,中虚气逆。病机:寒热错杂于中,兼食滞水停。【治法】和中降逆,散水消痞。水饮内停,水气相击。——运化失职,水气下趋。【释义】生姜四两半夏泻心汤——散水止呕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四两,减干姜二两,重在和胃降逆,宣散水气。【临床应用】本方可用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但以其证兼有食滞水停为辨证指征。【方药】生姜泻心汤——和中降逆消痞【提要】论误下中虚,痞利俱甚的证治,【原文】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鸣,心下痞

5、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词解】①谷不化:大便排出物夹有未消化的食物。【主治】寒热错杂痞,胃气虚,痞利俱甚4、甘草泻心汤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脾虚气陷,运化失职。——水谷不别,水气相击。——中虚气滞,气机痞塞。胃虚气逆主症:复下之(下利、肠鸣、干呕、心烦等证也必加重。)其痞益甚——胃气更虚,痞满更甚。【释义】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中虚邪陷,寒热错杂于中。【临床应用】本

6、方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相同,故可用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范围,然更适用于脾胃虚弱较重者。另据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白塞氏病,疗效显著。病机:胃气重虚,气机痞塞。【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利。【方药】甘草泻心汤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四两),意在补虚健脾,余义相同。(原书本方无人参,是属遗漏。)【词解】①蒸蒸而振:【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①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7、,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蒸蒸,形容热势由里向外蒸腾。振,指周身振颤。蒸蒸而振,是形容内热由里向外蒸腾,身体振颤,即战汗的前趋表现。【提要】论柴胡证误下后的三种不同转归。【主治】寒热错杂痞5、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邪郁少阳,治宜和解,不可攻下。误下转归①柴胡汤证仍在—邪未内陷—复与柴胡汤,必战汗而解。③但满而不痛—邪热内陷,中虚气滞(痞证)—宜半夏泻心汤。【释义】(1)误下转归②心下满而硬痛—邪热内陷,与水相结—大陷胸汤主之。(2)半夏泻心汤证治主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逆下利

8、肠鸣——寒热错杂,气滞于中。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寒滞于下。病机:寒热错杂于中,气机失降失职。传导失司【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干姜三两黄连一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治法】和中降逆消痞。——降逆止呕开结——温中散寒辛开苦降法泻热消痞补益脾胃煎服法:七味同煎,去滓后再煎,取其寒热补泻药性相合,以除寒热错杂之痞。【临床应用】1.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肝炎、慢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