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

ID:11100460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3335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_第1页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_第2页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_第3页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_第4页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议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应注意问题摘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一种创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教学管理部门和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注意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校企合作应该侧重于区域合作;校企合作应该注意行业对应、专业对口,应该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应该制订有效的奖励政策推动企业的积极性。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1-02一、前言7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类型,同时,它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所以,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培养的人才具备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改革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消除学校与职业之间、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校企合作则是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也是主要的途径。二、校企合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总的纳领性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实践模式。有些院校实行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交叉进行的方式;有些院校采用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授课的方式;有些院校则把企业直接搬进校园;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校企合作可以以专业为对象实施,也可以以课程为对象实施。以单次企业实习时长论,一般而言,以专业为对象实施的综合性企业实习时长相对以课程为对象实施的企业实习时长要长。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需要的单次企业实习时长不尽相同,制订校企合作模式时,需要把行业、专业和课程的特性予以充分考虑。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最终目的是在实际岗位上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7 2.应该侧重于区域合作。国务院和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本着这一原则,校企合作应该侧重于区域合作。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小学习和就业之间的距离。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区域,同一行业,同一专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态势各异。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发达区域的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公司规模较大,分工较细,岗位所需技能比较细化,落后区域则正好相反,更需要多面手类型的人才。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精神,毕业生应该大部分就业于本省份、本区域。所以,选择本区域的企业合作更有利于培养适合本区域需求的人才,更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 3.行业对应,专业对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二是在企业里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巩固所学专业技能,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了解实际工作流程。为了更好达到这一目的,校企合作应该选择对应行业或者专业对口的岗位实施顶岗。由于区域行业发展的差异,加上院校对外联络能力的差异,有些院校某些专业可能无法联系到足够数量的对应岗位,为了应付检查,可能会出现有些专业与一些不相关的行业不相关的岗位合作的现象。比如,网络安全课程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去做网线;财会专业女生多,可能出现让学生当礼仪小姐、到酒店做服务员等现象。这样的顶岗实习,学生沦为了简单的劳动力,完全违背了校企合作的精神和初衷,非但没有起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还耽误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学校的人力物力,而且浪费社会的教学资源。对于社会教学资源不足的院校、专业,可以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可以安排学生轮流上岗,也可以安排学生同时在多个企业之间交叉进行。4.顶岗实习应该有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离开学校,在一个7 陌生的并相对复杂的环境中较独立地学习职业技能、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等能力。他们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突然甩开了父母双手独自行走,对社会缺乏正确、稳定和全面的认识,容易受到诱惑,容易相信别人从而上当受骗;同时,部分学生在家里父母受到父母过度的呵护,在学校有老师的管教和约束,突然间从学校路踏入社会,对于角色的快速切换可能在心理上无所适从,容易产生茫然、紧张、心理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不能把学生交给企业了事,企业也不能单纯把学生当成普通员工使用。这需要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有效分工,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全程跟踪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并对学生在此期间出现的心理障碍、技能学习低效、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和有效指导,以帮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同时,学校如何和企业合作管理学生以使学生安全有效地完成顶岗实习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另外,在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可以通过简单的笔试或者实验衡量学习效果,但顶岗实习的效果除了对技能的掌握外,可能还包括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等等其他内容。所以,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制度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究的课题。7 5.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和企业都有各自的社会属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教书育人、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而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需要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责任并付出相应的成本,如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而取得的利益却是长远的,并且是社会性的,从短期来看难以获利,从企业个体来看,这是一件外部经济的活动。所以,目前的校企合作容易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在长远效益与短期效益之间权衡时,往往对校企合作采取消极态度,或者流于形式。要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中来,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鼓励和保障政策,以起到调节、规范和推动作用。应该明确学校和企业在校企使用中的权利和义务,对校企合作领域、方式和模式和考核标准等事项制定具有可执行性的法律法规,同时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如建立和完善对培养人才有贡献的企业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税费减免、投融资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和保障制度,以激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没有完成校企合作基本任务如有条件接收实习生而拒不接收的企业予以处罚,以敦促企业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一种创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已经得到教学管理部门和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教学管理部门已经把校企合作作为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指标之一。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各院校、专业能够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和要求。通过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培养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生产、建设、服务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专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文.[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3]吕一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4]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使用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1).7 作者简介:陆秀团(1979-),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系教师;伍德雁(1975-),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教师。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